APP下载

论历史课堂与情感的培养

2018-09-17潘春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日战争邓世昌价值观

潘春霞

摘 要 还记得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影片《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覆灭之谜》。当影片中北洋水师的致远舰向日本的吉野舰冲撞过去,不幸被鱼雷击沉时,学生们竟带有鄙视语调“去……”。我强按心中的火气,再接着播放《北洋舰队覆灭之谜》,当学生听到“由于北洋水师兵力少,日军轻易攻陷了防御炮台,其中日军司令突发奇想,用中国海军的大炮来攻击中国海军”的时候,他们居然笑了,当看到我国海军被自家的炮弹打得抱头痛哭的时候,他们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再也忍不住,按停了视频,严厉地批评了他们。大多数学生低下了头,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不屑的眼光看我。学生们的表现刺痛了我,见着自己国家的军舰在战争中被敌国打沉,见将士们壮烈牺牲,他们竟能以此为笑点,不以为然。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对历史事件表现出冷漠无情的态度?我的历史课堂上缺失了什么?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情感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回想自己的历史课堂,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的确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尽管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标明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授课中,它要么被遗忘,要么就被一句带过。所以,这些孩子们对中国近代沉重悲痛的历史表现出冷漠和无情,怪谁呢?怪我,为了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教育。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因为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事”,“历史告诉我们不公正,无知,并通过具体而微小的例子来寻求罪恶,告诉我们简单的鼓励或单纯的智慧和光明的思想”,“历史应该是爱国主义的基石,真正的爱祖国,而不是躺在胸前的爱国主义”,“对历史的漠视不仅是无知,更是忘恩负义”,“历史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理性认识”,“历史不仅有益于我们走向文明之路,也是我们生命的真正延伸,它犹如诗歌、美术、音乐一样拓宽和深化我们的阅历”……这些观点,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必需。

想明白以后,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中,我注重加强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思考和渗透,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做法:

1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引导人,教师的言行态度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着学生。教师不爱国,如何引导学生爱国?教师缺乏真实的情感,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波动?心灵美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心灵美丽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魅力,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如:我在每周升旗时,无论多晒,我都会站在班级队伍的后面,庄重地观看升旗过程和唱国歌。在讲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时,我都要求同学们和我一起站起来,感受当时国人激动的“站起来了”的自豪情绪。

2因“情”施教、由景入情

情感是可以传递的,而且极具有感染力。明白了这点,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当老师带着笑容走进教室时,学生首先会感到轻松愉悦,课堂上,老师灵活运用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授课时,我利用图片、歌曲、 影视资料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生动、幽默、感人的话语以唤起学生相应情感,从而进行感情渗透。让学生为我国的“四大发明”和无数的创新工程“都江堰”“赵州桥”“万里长城”等,为无数巧匠制造的奇珍异宝,而感到骄傲自傲;讲述甲午中日战争时,将旅顺大屠杀纪录片进行了剪辑配乐;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集加上配乐,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除了视频之外,我还将一些具有感染力、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的歌曲融入到教学中,如《春天的故事》、《东方红》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做到情感渗透和知识点一并发展,就要学会灵活处理情感渗透在知识点的位置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如讲述《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率领将士沉着应战,当弹药耗尽,船身受损时,仍决定冲向日本军舰,一起沉没,但不幸的是,它被鱼雷击中,船上的官兵英勇地牺牲了。250多人的牺牲,刺激了北洋海军奋起还击,日军退跑,难得反击机会,却因李鸿章的私心“避战自保”而错失了,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终告失败,最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我讲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和将士们都英勇牺牲时”,我会先把自己带入历史角色,感受当事人不顾生死、同归于尽、捍卫国家的心情,然后用悲壮的语气讲述知识点;当讲到“李鸿章因私心“避战自保”,錯失了战机,导致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时,我用沉重悲痛惋惜的语气授课,并感叹清政府领导阶级的愚昧自私。讲到这里,我明显地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叹息声,并有些同学“捶桌摇头”。学生的表现,让我知道我成功地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感情渗透。一旦有了感情基础,他们也会牢牢记住了邓世昌这位历史英雄,再利用一个鲜明的对比“李鸿章‘避战自保,最终导致战败”,激起学生的愤怒,转接到学习《马关条约》的种种不平等内容,让他们产生一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感情。这样,既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也过渡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一石二鸟。

一个好的历史老师不仅可以讲述历史知识,也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历史,体会历史人物的感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上,老师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后,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得到充分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态度观,这样,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潮流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大卫·麦考劳夫.为什么学习历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5-7.

猜你喜欢

中日战争邓世昌价值观
邓世昌的『红绿灯』
人教版高中“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思考
专业阅读推动课堂教学:视角 灵感 素材——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为例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思考——以历史反思为视角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邓世昌的悲壮里带着些让我说不出的齿冷
两次中日战争之间中国发展海军的历史沉思
邓世昌是怎样牺牲的?
邓世昌抗倭战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