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税务会计》课堂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2018-09-17牛倩
摘 要 当前,我国《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税制变化,《税务会计》课程急需改革和完善。应注重案例和实务相结合,优化课程考查方式,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税务会计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已初具规模,但也有部分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过程不合理、税务人员专业技能缺乏缺乏等问题,从而无法很好的提高会计核算技能,这对高校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税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同时也是新兴的专业交叉学科,着力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企业对税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是《税务会计》课程未来的重点改革方向。
1《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1教材编写不够务实
在高校教育中,作为一门融税务和会计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税法及税务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门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税务会计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础和依据,税务会计可以为税务部门提供丰富的税收管理信息,所以推动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通过学习多本税务会计教材可以发现,在教材内容方面,税务会计和税法、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有着较多的重復的地方,这些相似或一致的教学内容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从发展角度出发,我国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应采用适度分离方式,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设立独立的税务会计,保证税务会计正确测量、考核计算应纳税额等。这对税务会计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税务会计教材仍以理论讲解为重点,在实务操作方面内容偏少,主要表现为税务技能内容较少、纳税申报表的填列较为简单以及案例操作缺乏等方面。
1.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理论联系实际是税务会计教学的重点,也是税务会计教学的目的。目前,现代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比如“翻转课堂”、“雨课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等,和现代化接轨的新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但税务会计课堂教学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另外,从税法和税务会计的关系看,税法对税务会计的影响是导向性的。最近几年,我国税法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营改增”、“税率降低”、“开征环保税”等等,税务会计应在税法改革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的法律政策和相关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建立税务会计模拟实验室,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从而真正的把纳税业务和会计核算融为一体。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作为会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税务会计在期末考核时一般采用考查而非考试的方式,很多高校规定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是3:7。其中,平时成绩的判定依据是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而由于会计专业人数较多,大课堂的教学往往无法客观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末成绩则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来判定成绩,而老师们内容有限的考核内容一般无法客观的表达学生的真实能力。另外,很多考核方式注重理论考察,而忽视了税务会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这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1.4教师培训力度不足
税务会计是一门交叉学科,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熟悉纳税核算和申报,并精通税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相关税务处理,这对高校税务会计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几年,高校整体的师资队伍学历在不断提高,但大部分教师是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实务经验匮乏,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会计实务工作经验,难以收集到真实并对教学有帮助的企业案例,有些教师为了授课方便会跳过需大量进行案例讲解的会计事项,而把授课重点立足于理论知识。另外,即使教学内容涉及到纳税实务,但由于内容庞大,导致难度增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课堂中,很少出现老师和学生能够针对在企业税务会计中典型性的案例展开充分分析、共同讨论的课堂现象。
2《税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
2.1紧跟税制变化,推进教材改革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教材。为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应用型税务人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税制变化,起码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际情况相符合,这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各项税制改革紧锣密鼓进行中的大背景下,教材改革势在必行,基本要求是与时俱进,应根据各项税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及时传递国家的相关法规条文,体现国家最新的法律政策及其相关规定。具体要求表现为:一方面,税务会计相关理论应遵循税法等法律条文的规定,并以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为教学主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注重增加案例,教材中应包含企业纳税流程、途径等内容,提供资料并鼓励学生以模拟企业的基本信息资料和经济业务作为实训学习手段,并学习填报各类纳税申报表。
2.2注重案例和实务相结合,推广“干中学”
只注重理论学习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结合了实务的案例教学、互动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方面,案例应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任课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注重案例的时效性,避免内容十分复杂的案例,最好是教师提供一个案例的大致框架,让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往案例中添加贴合实际的数据,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主动去观察企业中常见的与课堂有关的内容,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推广“干中学”的学习模式,注重把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联系起来。学校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购买相关软件系统,为学生建立专业的实验室,扩大实务教学的覆盖面,助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3优化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改变“唯卷面分数”的考核方式,争取从课堂课下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現。不仅应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正确率,更应注重考查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情况及实务操作能力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随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其次,注重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包括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和实训作业等,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注重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据教学的需要,安排学生参加实训项目,提高实训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把实训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4重视教和学,实现教学相长
近年来,我国税制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中,作为教师,在提高教学方法和理论学习的同时,应时刻关注国家税改动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保证理论和实务结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走出去”。学校应鼓励税法及税务会计相关教师走进企业,增加教师的实践机会,去参加企业的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第二,鼓励“请进来”。在实务教学方面,应把知名企业或者事务所的相关专家“请进来”,给学生讲述真实的实务操作,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一个和社会上各类税务精英一起学习研究的机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第三,重视建设完善实习基地。学校应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保持好和知名企业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在校内经过了理论和实训学习之后,有机会去学习真实的纳税申报,缩短毕业后的学习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为提高税务会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会计人才,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多学校、教师、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
作者简介: 牛倩,广州大学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税务实务,财税理论与政策。
参考文献
[1] 白华.“税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S1):294-295.
[2] 郑玉.《税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2):179-180.
[3] 张际萍,刘燕,许新亮.以就业为导向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7(1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