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幼儿专注力发展的游戏式阅读策略探究

2018-09-17郭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小猫动作儿童

郭玲

摘 要 专注力,心理学上称为注意力,是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阅读活动是促进专注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读图式游戏活动、预测式游戏活动、续尾式游戏活动、命名式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式游戏活动等集体阅读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听觉专注力、视觉专注力、动作专注力和感官动作混合式专注力。

关键词 阅读 游戏 专注力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天才,首先是专注力。”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曾这样描述专注力的重要性。专注力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儿童的专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培养才能获得与提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3-6岁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有效资源,注重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阅读是所有认知行为中能有效促进专注力的方式。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促进其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专注力的发展。幼儿通过调动所有的感官感受与理解图片与文字内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游戏是能有效集中儿童专注力的动作活动。在幼儿园游戏式阅读活动,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重要平台。

1游戏式阅读策略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指向和集中与某一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并且兴奋中心有稳定的节奏。在游戏式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引起儿童的注意,并将儿童的注意稳定地持续到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使儿童在各种游戏交替中,始终保持适度的情绪兴奋、智力振奋的状态。

1.1读图式游戏活动

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预先遮挡文字,首先引领幼儿进行图画阅读。在图画阅读中,教师可以设“4W+1HWhat, When, Where, Why, How)”问句,以开放的问题引领幼儿想象与思考,带领幼儿走进图画内容,进入专注观察与思考状态。

1.2预测式游戏活动

假设故事情节具有可预测性,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預测未知的故事情节。如集体阅读绘本《好饿的小蛇》,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预测:“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它最初发现了圆圆的苹果,接下去会发现什么好吃的食物呢?吃下去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会根据情境逐步进行预测和想象,并不断验证故事情节与自己的预测是否一致,在有趣的活动引导中,幼儿会乐在其中,进而更为专注。

1.3续尾式游戏活动

在进入故事高潮以后,教师可以暂不讲述故事原文内容,而是预先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的结局。如开展绘本《咕噜牛》阅读,在小老鼠为躲避狐狸、猫头鹰、蛇的抓捕,瞎编了可怕的怪物“咕噜牛”的存在,结果森林中遇见了真正的咕噜牛。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小老鼠要怎样逃脱?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想象,编造小老鼠的结局。此时,幼儿在紧张的情绪带动下,进入专注思考,想方设法创编故事解救小老鼠。

1.4命名式游戏活动

故事命名,需要教师与幼儿阅读故事前,预先遮盖故事的名字。在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完故事内容以后,请幼儿结合内容,给故事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此时幼儿需要进行回忆、归纳、总结、概述的脑力活动,进入高度集中的专注状态,同时会对自己拟定的成果产生自豪感。

1.5角色扮演式游戏活动

给幼儿读书时,让幼儿表演出故事情节,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故事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代入情境,充分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其注意力也能有效地维持较长时间。

2游戏式阅读活动对听觉与视觉专注力的培养

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在集体阅读中,结合儿童的游戏发展特点,从平行游戏、独立游戏逐步过渡到合作游戏,在互动式游戏中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品质。一般而言,阅读活动中可以从听觉训练、视觉训练、动作训练以及多感官混合训练的方式设计互动式游戏。有效的游戏训练,能够帮助幼儿在注意广度、注意集中、注意持久、注意分配以及注意转移各方面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2.1听觉专注力阅读游戏

听觉训练阅读游戏,儿童通过听文字、段落或故事文章,根据游戏规则做出相应的反应,听觉训练在注意集中、注意持久方面能得到良好的锻炼。

2.1.1听读拍手游戏

教师读一段文章或一篇故事,幼儿认真倾听,当听到关键的词语时立即做拍手动作。如教师读《乌鸦喝水》的故事,当幼儿听到“乌鸦”一词时,必须作出拍手反应。幼儿因此感觉非常有趣,便会凝神静听,以最快的反应拍手。

针对不同年龄水平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听读游戏难度。如同样听《乌鸦喝水》的故事,教师加强难度,可以设定听到“乌鸦”要拍手,听到“石头”要跺脚等游戏规则。

2.1.2听读数数游戏

教师读文章或故事,幼儿在倾听过程中认真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关键词”。如聆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幼儿第一次聆听,需认真数一数,故事中出现了多少次“大兔子”;再而听一次故事,则可以数一数故事中有多少次出现“小兔子”。

2.1.3听读想象游戏

教师读故事,幼儿闭眼倾听,一边倾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故事的画面。在故事结束以后,幼儿尝试复述故事情节,或者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故事画面。

2.1.4听读复述游戏

教师读一短句内容,幼儿复述其内容。短句内容可以根据幼儿接受程度逐渐加长。如:

小猫走独木桥。

小猫走长长的独木桥。

小猫走长长的、窄窄的独木桥。

白色的小猫走长长的、窄窄的独木桥。

2.2视觉专注力阅读游戏

视觉训练阅读游戏,幼儿在视觉阅读中全神贯注地观察阅读内容,注意客观事物的细节和本质特征,再根据教师的问题作答或者根据指令行动。视觉训练能促进幼儿仔细观察,认真记忆,游戏中训练幼儿注意广度、注意分配与注意转移。

2.2.1整体翻阅

整体翻阅游戏,幼儿首先在规定时间内整体翻阅故事,认真观察每一页的图文内容,随后盖上故事书。如翻阅故事《小猫钓鱼》,教师可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小猫追蝴蝶是哪一页内容?”“猫妈妈和小猫钓鱼是哪一页内容?”另外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发出指令,请幼儿以最快的速度翻书,如“请翻开小猫追蝴蝶的页面”“请翻开猫妈妈和小猫钓鱼页面”等。整体翻阅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注意广度、分配与转移。

2.2.2单页观察

教师首先请幼儿仔细观察单独一页的内容,随后合起书本进行提问。如“刚才的页面上有几只蝴蝶?”“有什么颜色的蝴蝶?”“蝴蝶飞在哪些地方?”幼儿仔细观察与记忆,能有效促进幼儿注意集中与持久。

2.3动作专注力阅读游戏

动作训练阅读游戏,儿童根据听到的文章内容或教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把阅读转化为动作,幼儿不仅有兴趣,还能保持持久的专注力。

2.3.1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是孩子投入阅读状态、体验人物情感、感知心理变化、理解故事内涵的非常重要的形式。教师读一段带动作性的文章,幼儿一边听一边想象动作,并同步即兴表演。如教师朗读绘本《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教师朗读中,幼儿可以即兴变成绘本中的“大灰狼乌鲁”,演绎大灰狼乌鲁一天当中经历的各种情景与各种心情。

2.3.2翻书游戏

翻书游戏需要教师与幼儿手持同样的书籍,随即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翻书游戏。如教师发出指令“请打开绘本第5页”,幼儿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翻开书籍第5页。

2.4混合型式专注阅读游戏

混合型训练阅读游戏,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做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听觉,又训练了动作。

手口一致点读游戏:在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跟随教师手口一致点读故事文字。点读游戏适宜文字内容简单的故事书籍。手口一致点读,能促进幼儿专注于手眼协调,同时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结语

幼儿专注力水平的高低,对其智力发展以及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吸收有着直接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进行培养具有可行性;生理学家研究认为: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幼儿的有意注意会逐渐发展并且非常活跃,只要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就会迅速发展起某种行为能力,其影响也是持久的。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处處蕴含着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契机,教师应该用心观察,及时把握契机,加强幼儿专注力训练,提升幼儿专注力水平,为幼儿将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勤伟.专注力,一种有力的思维——专注力对教育的启示[J].西藏教育,2015(08).

[2] 李波.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3] 杨斌.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4] 刘文娟.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思考与实践[J].幼教园地,2014(12).

[5] 张迎春.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6] 张丽珍.关于提高孩子阅读专注力的策略探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6(05).

猜你喜欢

小猫动作儿童
动作描写要具体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