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高中科技创新驱动教学策略分析

2018-09-17陈景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陈景奕

摘 要 中学科技创新驱动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生综合性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手段,也是提升学校品质、彰显学校优势的重要支撑。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和倡导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应用科技创新驱动策略,改变一直以来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式和僵化模式,让教学更具创新性、灵活性,通过教师教学辅助与服务作用的发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调动起来,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诠释了科技创新驱动教学的内涵,结合实际对当前山区高中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区高中科技创新驱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山区高中 科技创新驱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科技创新驱动教学的基本内涵

科技创新驱动教学的核心要义就是创新与整合,从整合的角度来讲,其基本要求就是,坚持教育创新这一基本导向、坚持科技引领这一基本思路,坚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这一目标,以学校日常开设的课程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基本需求和特点为依据,在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创新思维的引入,开发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广泛组织课外科技实践教学活动、创建科技創新文化体系等,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开放性、系统性、自主性、个性化内容与形式的充分整合,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界定、教材的处理等方面精心构思,认真编制和设计一整套相关的程序和制度,努力将学生的优异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创新的角度看,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创新传统课程学科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知识教授、轻技能培养的问题,将教学培养的重点由学生的知识获取与认知逐步转变为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创造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科技活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即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定式的教学思路和固板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活动“自生自灭”的问题弊端,综合实施“学生活动型”“学科渗透型”等融合式的科技辅导创新方法,强化学生系统性潜能和创造性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强化学生创新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引领,让学校办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支撑。

2山区高中科技创新驱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硬件基础设施薄弱

山区中学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硬件基础设施明显不足,一些学校在多媒体、电脑、实验室、活动室等基础条件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开展创新科技教育的一些先进的、前言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更是少之又少,造成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难以实施。

2.2教育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偏差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山区高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概念和内容认识不清、对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认知不足,仍旧采取传统的办学思维和理念,重视高考所考察的学生文化课程成绩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足,甚至一些学校进行忽视或忽略,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申报上重视不够、对学校特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

2.3宣传引导力度不大

山区高中往往对科技创新教育实施的认识不够,在相关内容的宣传上、在科技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上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学校的校园宣传栏、文化墙等对该项内容基本没有体现,在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交流中也缺乏对这一内容的引导,导致学生及家长对科技创新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普遍较低,在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组织上不配合、不平衡。

2.4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山区高中在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课程不规范、课程特点优势不鲜明、课程衔接不够紧密、课程内容与高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在基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不系统、不合理,导致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徒有其名,在教学实施上步履维艰。

3山区高中科技创新驱动具体教学实施策略

3.1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体系框架

体系框架的构建是科技创新驱动教学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家长、学生、教师和学生全部纳入进来,对各个群体在科技创新教育的角色进行充分明确,明确相互之间分工、协作以及科学合理的反馈关系。一是构建平台职称层,将所有能够为科技创新教育实施的资源、单元、内容、手段和方法进行全面整合,支撑起科技创新教育的大厦。二是构建平台层,即在多方资源的有力支撑之下,对于各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进行多维度科技教育平台的搭建,搞好针对每一类、每一个学生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立体式顶层设计。三是构建主体活动层,主要是以科学、稳健的平台为支撑,为每个学生提供接受科技创新教育的机会和载体,让学生在创新教育中获得应有的体验、收获和发展。

3.2构建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开发是实施山区高中阶段科技创新驱动的基本支撑,以个体差异性发展理论为依据,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强化教学策略、教学措施精准性的提升,在基于高中新课程科技创新实验成果进行完善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三个维度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对学习内容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合理性拓展,充分考虑学校软硬件设施、师资状况、学生学习认知所处的阶段和能力。其次,强化学科内容之间的调整与整合,确保其整体性和开放性。再次,搞好学段内容整合,对每一学段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细化,并且努力实现各个学段学习之间的有效衔接。

一是基础课程,是面向学校全体学生所提供的,重在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与积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基础。在校本课程上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主要包含两个类型的内容。

一个是学科拓展类,在内容上突出综合性和拓展性;另一个则是社团活动类,重点对于创新性和实践性进行清晰界定。这两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在于为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需求以及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与提升的机会和平台。

二是拓展课程,学校应当立足于学生视野的开阔与拓展所开发设计,其本质是活动类课程,旨在强化学生才艺、社会实践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一般包含:研究性学习课程,校长全权负责、设置研究性辅导员学习岗位、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活动和课程教授;社区与社会实践活动,重点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科技创新知识内容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完善与发展;艺体活动课程,旨在强化学生艺术素养的锻造与培养,通过开设各类艺术性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相关展览展示活动赋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学习平台;科技活动课程,重点展示一些学科前言的科技内容、科技手段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三是特选课程,包括:过渡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必需知识理论、知识内容和知识基础的弥补,让学生所学的课程有初步印象、形成学习认知的基础和前提;基础素养课程,重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对基本科技方法的掌握,强化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不断树立、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思维和习惯;实践课程,通常与高等院校之间进行合作开发,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科研和实验基地,赋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的机会;专业拓展课程,对选修课程中的一些科技创新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帮助和引导学生从更广角度、更深层次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基本框架理论的掌握,让学生获得一些跨学科性、交叉性、前沿性和综合性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特殊才能的挖掘与培养,强化学生学科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3.3強化教育部门的帮扶支持与宣传引导

当前山区高中条件相对艰苦,很多学校在基于科技创新教育开发与实施上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教育部门强化财政投入的倾斜,给予山区高中充分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对那些优势学科进行重点支持,从图书、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基础设备设施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并进行监督监管确保相关资金不被挤占或挪用,为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相关教育部门要强化对学校管理者的培训,重点从山区高中科技教育创新课程是什么、基本的定位在什么地方、应当发挥什么样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创建的关键环节和具体步骤是什么、核心内容在什么地方、如何搞好课程的申报与开发、目标体系的确定、教学与实施、反思与评价等,让山区高中学校领导更深入、更彻底地了解山区高中科技创新教育驱动的基本理念、明确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开发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基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申报过程中,应当强化对申报目的和初衷的分析,与山区高中学校领导进行深入座谈,从思想上对他们实施引领,让他们在拥有主观意愿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认知和理解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端正开发建设的价值观念,制定精准详实的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要求贯彻和实施。

教育部门应当要求学校制定明确的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安排和计划,协调学校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分年级、分阶段地融入和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督促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每学期、每周的课时安排、负责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教授的教师队伍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科技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等,强化对学校的日常监督监管,确保学校在完成创新创业课程的申报之后,真正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对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实施,并且督促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尝试和探索中不断完善课程的教育思维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等,促进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功能效果的有效性提升。

3.4强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和优质教师队伍的培养

当前山区高中科技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优、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质量不高。山区高中应当积极邀请、组织相关的专家深入实地就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创建的条件和基础进行充分论证,对那些具备一定资源特色优势和主观创建意愿的学校重点强化对他们的引导和帮助,辅助学校实现特色优势资源的挖掘、学校原有科学的优势的发展,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高中阶段学校的实际对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好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目标,真正将山区高中的特色资源、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充分地整合起来。学校还应与专业相关行业、企业构建校内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调机制,方能更优的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协调、督促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课堂观察等方法,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团队的意见,实现科技创新教育资源的优质开发,从开发与设计方面确保精细化,真正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办成具有鲜明学校特点的精品课程。从科技创新教育实施的标准来看,应当强化多元化理念的贯彻与实施,尽可能地将大量的知识、内容与信息充分融入进来。在开发中应充分体现其与众不同、专业性的一面,侧重实现学生某一领域专业素养的培养。从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来看,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多是纵横交错、相互交融的网状体系,即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多维度内容综合作用的结果,创新创业课程需要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起到多层次、立体化的作用。同时,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合理性拓展,充分考虑学校软硬件设施、师资状况、学生学习认知所处的阶段和能力。

3.5强化科技教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在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强化宣传力度的提升应当是应有之义,山区高中应当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基于青少年学生接受科技创新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功能与意义进行宣传引导,对学生及家长和、社会对学生教育培养成才观念上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对学校单一的“录取率和升学率”评价观念和指标体系进行矫正,以此为山区高中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舆论环境。同时,要强化对学校优势学科、先进办学理念、科技创新教育成果的宣传,强化上级教育部门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支持力度,强化学生家长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同时,要强化校园文化背景和环境的创设与布置,从科学创新教育的里程碑事件、相关学校探索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经验与历程、科学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主要步骤等方面进行精心的布置,将一些宣传标语充分悬挂在学校教学楼楼体的内外墙上,将一些名人名言有效布置在学校的楼道和走廊之中,在校园内还可以增加一些能够凸显科技创新教育的雕塑,对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活动图片、科技图片、及获奖证书等以剪影掠影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来,在校园内创设科技创新教育的优良环境和氛围,让科技创新教育文化溢满整个校园。

4结束语

当前山区高中在科技创新驱动教学中应当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体系框架,构建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的课程结构体系,强化教育部门的帮扶支持与宣传引导,强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和优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强化科技教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志军.“活动+课题”式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6(03).

[2] 侯安柱.初中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文学,2014(11).

[3] 韩影新.完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J].成功(教育),2013(09).

[4] 刘道丰.如何在中小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0(0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