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职学校学生评教工作
2018-09-17王鑫
王鑫
摘 要 学生评教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种方式,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分析中职学校学生评教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学生评教的实施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及时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获取教学信息,以便改进课堂教学,对于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极为重要的。
1中职学校学生评教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讲授效果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老师的细致讲解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学生评教在教学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评教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评教不仅能激励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还对教学效果差的教师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评教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学生评教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制定方針政策提供依据。
再者,学生评教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突出,基本是被教师忽略的一代人,他们希望获得老师的重视,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会普遍重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实现教学双方的共同提高。
2中职学校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在学生评教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学生对评教的意义认识不足。在中职学校,有部分学生对评教缺乏对评教的认识,他们当中甚至有部分学生把评价教学简单地看作是与老师作对的工具,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在考虑学生发展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时候,学生反而会在评教时候倒打一耙,这严重挫伤了教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其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有待健全。学校在设置对教师的评教中考核的角度应该多样化,多层次考核,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评教系统应该有所区分。教师是否优秀,课堂讲授只是一个方面,课堂讲授效果也受学生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制约。
第三,学生对待评教态度有待提高。在学生评教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导致评教结果有失偏颇。表现在:在评价实践中不乏见到这样的现象:对评价采取应付的办法,随意评; 或对任教的所有教师的评价指标都给予相同的评判; 或根据自己对课程的喜好程度评价教学,对与自己关系好的教师给予较高的评价,对严格要求学生或与学生相处不够融洽、欠缺沟通的教师给予偏低的评价。
3学生评教工作的建议
学生评教是学校教学评价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中职学校中实行的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践证明,学生评教是这些评价中最具说服力的评价。但在评教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学生评教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学双方对评教作用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向教师和学生宣传评教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评价双方的心理调适。评教的目的绝不是借学生管制教师或故意跟教师过不去。要消除教师紧张和忧虑的情绪,鼓励教师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建议,了解自己教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进行总结、改进和提高。
第二,对评教指标体系进行不断完善。鉴于学生层次的不同,专业性质有差异,对于从事不同专业的教师教务系统在设置评价内容的时候应该区分对待,分层考核。例如:对于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考核指标向知识技能目标倾斜,对于基础课的教师评教考核目标应该更多地向情感目标倾斜。随着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应逐步加大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
第三,精心组织,防止学生评教走过场。为防止这些现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要改变学生评教活动的主持人。学生作为主评者,不仅会考虑评价本身,还会揣摩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可能导致教师对自己态度的改变,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亲疏心理、得失情绪及求全效应等或多或少会影响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所以,实施评教时,教师应回避,让教学管理人员来主持较适宜。二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评价能力。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评教的结果,还可能对教学产生误导。
4结束语
学生评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管理行,它学生评教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人员决策科学化水平,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职业发展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组织和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评教工作,对于中职学校教育管理民主化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俊豪.坚持学生评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J].民族教育研究,2004(03):38-42.
[2] 夏仕武.“评教”与“评学”制度乏力的博弈论分析[J].教育科学,2010.
[3] 王静,冯军.学生评教初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2(03):33-37.
[4] 王晓怀.对学生评教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1(0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