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明良:以古为师

2018-09-17倪栋梁

茶道 2018年7期
关键词:德化藏品陶瓷

倪栋梁

2015年本刊采访陈明良时,他还是省级“非遗”传人,今年上升为国家级。陈明良说道,2000多年来德化窑火相传从不问断,陶瓷文化一脉相承,对于“非遗”传人来说,更有职责将这份传统延续下去。

陈明良的父亲陈天棋也是为德化制瓷大师,1959年参加国庆十周年礼品瓷设计。而后又分别参与了国庆15周年、20周年人民大会堂用瓷的创作设计。打从父亲领着他走上陶瓷艺术之路起,收藏与创作就牢牢地嵌入了他的生活,使他徜徉流连于陶瓷世界,专注于破解它们的传统艺术密码,并汲取其艺术精华融入创作,赋予了时代精神。

清晨,一袭黑色唐装的陈明良端坐在茶桌前,开始了每天的第一杯茶,用的是他的得意作品“竹节弦纹”茶具組。一圈圈溜圆的弦纹,充满动感,仿佛在器身流动,像泛开的涟漪,又像生长的年轮。在洁白温和的釉色映衬下,茶汤呈现出瑰丽的色泽。

“这都是用手工拉坯的。”他斟茶时,用手略微比划了下。 手拉坯,手与陶泥之间的舞蹈,将手艺人的体温和思想传递给了本无生命的泥土。陶车徐徐启动,泥团在双手间有节奏地拉起、压下,如同黑白琴键上的弹奏,反复数次,泥团渐渐旋成泥柱。飞动的手指,牵引出来自不同空间的线条。线条出走、游离,再到相遇、结合,就有了器物的雏形。

1979年,陈明良中学毕业后,来到德化陶瓷一厂补员父亲的工作。 “刚开始学(机械拉坯)的时候,很不习惯,有点学不来。用石膏做模型,包括组模、翻模,都要求很准确、很精细,器物尺寸都要有精确的科学数据。相比之下,民间(手拉坯)就相对马虎一点,虽然工艺步骤操作起来会简单一点,但是如果要有量(产),就会比较粗糙。”

不过,在陈明良看来,最难的还是设计。 “机械拉坯,设计是关键,需要下大工夫,毕竟它关系到每一件产品的造型美观与否及成型。假如一件产品设计得很好很美,烧成型时出问题,也是白费功夫。”

另外,模型的制作也很重要。 “我们用精细的石膏粉做模,为了更好的成型,每一件(模)都要花很多精力。譬如,坯的‘合模问题很头疼。注浆过程中,陶泥中的元素跟水、玻璃胶混合起来,烧出来都会产生‘合缝线,。如何消除‘合缝线,至今还是有很多人解决不了。”

这些技术难题,陈明良的父亲陈天棋对付起来却得心应手。陈天棋,曾是“一厂”的技术骨干,主攻餐具(盘、匙、汤碗)、咖啡具(杯、碟、糖缸)、酒具、茶具(杯、壶)等日用瓷及陈设瓷的设计制作。他的作品,均以高白瓷制作,饰以浮雕,代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化瓷的最高水准。

呜翠壶是陈天棋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它的壶身类似一个束腰的花瓶,外观上看起来。与普通的酒壶差不了多少。但是, “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水或者酒从壶里倒出来的时候,会有鸟叫声。”如果细看,就会发现原来“机关”在壶盖。在壶钮和盖缘处,分别停着一只造型生动的禽鸟,壶钮上的“鸟”可以抽起,壶缘处的那只,在尾部有个小孔洞。 “倒酒时之所以会有鸟叫,就是利用空气压缩的原理。”陈明良解释道。巧妙的设计,可谓是酒趣诗意,相映成趣。

父亲的成就,无疑是陈明良追求陶瓷艺术的一面旗帜。除了受父亲的影响,他还得到了“瓷雕艺人”陈其泰的技艺真传,而陈其泰又师承民国瓷雕名家许友义,作品以造型匀称、雕工精细、形象生动著称。因此,陈明良的作品兼取乃父乃师的艺术风格,融合了陈天棋的简洁与陈其泰的精细,这从他90年代创作的仿生南瓜壶就可窥见一斑。

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作品风格,不太擅长言语的陈明良,带笔者上了小楼的二层。在他看来,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实物自己会“说话”。

在铁门被打开的那一刹那,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叹:“好壮观啊!”

这是陈明良最引以为豪的“瓷艺堂”,这里收藏了2000多件历代德化窑的陶瓷珍品,是他三十多年来潜心收藏的集结。妻子张丽玉说,他曾四度向县陶瓷博物馆捐献了自己的藏品,其中有些还是举世无双的孤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业瓷的陈明良就开始涉足德化古陶瓷的收藏。正如大多数收藏家一样,打眼“交学费”似乎是一条“必经之路”。“以前我没什么经验,收到的都是些残破的中下档品,花了不少冤枉钱。有人还趁机拿仿品赝品蒙我,让我上当受骗。”早年的收藏经历,他历历在目。他常常处在“苦乐与共,喜忧参半”的复杂情感中,有惊喜,也有懊悔,有欣慰,也有沮丧。

数干古瓷过眼,随着眼力的不断提高,他的庋藏也日渐丰富:大到人物造像,小到壶瓶杯盏,有名家作品,亦有民间器物,不算太大的套房里几乎藏纳了一部“德化陶瓷史”。2005年,他对自己的藏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出版了《德化窑古瓷珍品鉴赏》,将自己卅载的收藏心得经验与众分享。

每当细细赏玩藏品的时候,他的脸上总是会浮起富有成就感的笑容,就连说话也变得滔滔不绝起来。对于他来说,收藏不只是一种乐趣,更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唐代盘口执壶、宋代青白釉三系壶、明代象牙白瓷壶、清中叶五彩桃形倒流壶、民国粉彩八大山人茶壶、 “文革”大桥壶…,,陈明良将藏品中不同时期的茶器代表作都搜罗了出来,一一陈列在桌上。这些茶器从造型到线条、纹饰,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灵感。

“最能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宋代的壶,它们造型、纹饰都非常古朴,有着原始的味道,比如像这只壶。”他随手抓起一只宋代青白釉莲瓣纹壶说。 “它共分为颈、腹、足三节,按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到一步到位,需要一节一节地做。另外,流口是单独制作的,它们拼接在一起,比例很协调。再看,这上面的莲瓣纹,全是用手压印的,十分精美。”

以古为师,以古为新。他坦言,在他创作的茶具身上,可以看得到古器的影子。

猜你喜欢

德化藏品陶瓷
德化白瓷创作的传承与艺术创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趣图
德化白瓷,从地方民窑到“瓷界新星”
德化一中校长陈荣天到访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
德化一中校长陈荣天到访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