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如何做好科普
2018-09-17
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科学素质作为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关注的问题。
科普是一场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在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科学普及是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一种活动。除了普及基本的科学知识与基本科学概念之外,其主要内容还包括实用技术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科学普及的内容和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当然,公众的科普需求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科学普及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科学素质所做的紧贴我国国情的定义。
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在上升,但发展依然不平衡。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近年来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總体水平略有上升,但发展依然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距离2020年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我们需要打一场攻坚战。
科普的首要问题
做好科普工作的首要问题是确定科普对象。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当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际,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科普的重点对象。
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乎全民族发展大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青少年处于知识积累的初期,可以吸收无尽的知识。抓好未成年人的科学普及,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是选择了一条阻力最小、效果较好的路径。
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科学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当前,我国农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科技对于农民自身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只有不断培育一批又一批科学素质高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内在、持久的动力。
城镇劳动者担负着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任,他们的科学素质水平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是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者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领头羊”。他们的科学素质高低,对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决定性作用。
新时代,启动科普新引擎
新时代下,科普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给科普事业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与发展任务,让科普也强起来。
摆好互联网+科普新“姿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科普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如何做好适宜的科普内容,让不同的科普群体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科普知识,需要加强科普内容建设,着眼于让生活更美好、更便利、更智慧的目标,把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内容作为科普的重点,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
精准科普效果佳。科普因人而异会受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这些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方式,给他们普及不同的内容。把要科普的内容进行分类、具体的细化,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把真正需要的科普产品推送给他们。科普对象在哪里,科普活动就应跟进到哪里,科普对象喜欢什么样的方式,科普活动就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科普更具针对性,才能使科普效果最大化。
科普也要蹭热点。热点新闻往往会引起全社会的在某个时间段的持续关注。很多时候热点新闻中会涵盖某些科普元素,在这些新闻播出后的两三天内,公众对该知识的科普需求非常强烈。比如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天眼FAST的落成、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诸如此类新闻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科普热情。此时,科普工作要抓住科普时机,提供相应的科普内容。实践表明,独立的新闻报道或是单纯的科普文章,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在新闻中穿插一些科普知识,再以短视频、小动画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呈现,效果就要好一些。科普内容与新闻发布相结合是未来科普工作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不仅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比较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也达到了科普工作“蹭热点”的效果。(整理/张波 编辑/高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