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致不良反应1例

2018-09-17曹方圆

医学信息 2018年13期
关键词:查体酚酸注射用

曹方圆

中图分类号:R97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3.062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3-0191-02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中草药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为浅棕色疏松块状物,味微苦,微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临床上主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中度,为心血瘀阻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1]。此药属于中药注射液,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 [2,3]。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与其他传统剂型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迅速等特点。但随着临床使用量的增多,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未曾发现的不良反应,本文报道一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出现的新的不良反应。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2016年10月12日因“剑突下疼痛6 h”收治入院,有高血压病近20年,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6.5 ℃,BP 115/84 mmHg,R 19次/min,P 72次/min;10月12日血常规:WBC 6.46×109/L,N% 63.10%。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缓;②ST-T改变。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症,非ST段抬高性心梗,killip Ⅰ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

入院后治疗方案: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po,q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 po, qd;②扩张冠脉:单硝酸异山梨酯针25 mg,泵推,qd;③降压:培哚普利片20 mg,po,q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po,bid;④稳定斑块治疗:阿托伐他汀片20 mg, po, qd;⑤营养心肌: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批号:1507012),ivgtt,qd。10月16日9时,患者在输注丹参多酚酸盐液体组时(使用约15 min),全身发抖、发冷、寒战、无发热;查体:T 37.2℃,BP 115/85 mmHg,R 20次/min,P 72次/min,立即停用丹参多酚酸盐液体组,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推,st;12时,患者感发热、畏寒,查体:T 39℃,BP 126/80 mmHg,R 21次/min,P 89次/min,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静推,st,同时嘱其适量饮水,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给予温水擦浴;18时,患者查体:T 38 ℃;22时,查体:T 36.8 ℃。10月17日患者自诉畏寒、寒战较前缓解,T 36.8 ℃。10月18日患者无畏寒、寒战、发热症状。后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2讨论

分析患者入院后使用的药物,查阅药品说明书及检索相关文献,未发现类似不良反应报道。根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依据: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时正在输注丹参多酚酸盐液体组,有合理的时间关系;立即停药后,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症治疗,2 d后情况好转;虽然丹参多酚酸盐未再次使用,但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未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判断很有可能是由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引起的新的不良反应。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中提及的不良反应表现有:头痛、头晕、血谷丙转氨酶升高;搜索相关文献报道的新的不良反应有口唇红肿、麻木[4]。此病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全身发抖、发冷、寒战后体温升高,是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新的不良反应,但已有类似的文献报道。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虽然经过纯化,主要成分为丹参乙酸镁,但仍然含有紫草酸镁、迷迭香酸钠、丹参乙酸二钾、丹参素钾和紫草酸二钾等同系物[5],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成分复杂,仍然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全身发抖、发冷、寒战后体温升高,也有可能是输液反应中的热原样反应。热原样反应系指微粒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累加到人体阈值时发生的应激反应。患者连续使用丹参多酚酸盐5 d后出现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连续输注微粒的数量在第5天超过人体毛细血管拦截、滤过、黏附微粒的能力,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热原样反应。其发热程度与单位时间内输注的微粒在循环系统中累加蓄积量呈量效关系[6]。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是发生在用药的第5天,属于迟发型不良反应,且出现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未记载,所以医务工作者在用药之前务必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包括是否有食物、药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病等。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医务人员要沉着冷静,积极做好抢救工作。及时和病人家属就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情况进行沟通。同时,认真分析用药情况,患者病情适合丹参多酚酸盐的适应症,且用法用量合理,就要考虑出现了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任何可疑的、新的药品不良反应都要及时上报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液要有正确的认识,高度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同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及时更新药品说明中安全性的信息;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将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医生和患者;开展中药注射液安全性的研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品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湘平,朱敏文,朱小艳.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J].中南药学,2010,8(8):633-635.

[2]范碧亭.中藥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郭志伟.现代中药鉴定炮制实用技术与制剂加工工艺规程全书[M].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4.

[4]郑雪梅,温悦.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疑致口唇红肿、麻木[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5):320.

[5]王逸平,宣利江.中药现代化的示范性成果——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377-380.

[6]南海燕.静脉输液热原反应与热原样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防治[J].中国医药,2006,1(6):383-384.

收稿日期:2018-1-22;修回日期:2018-3-1

编辑/李桦

猜你喜欢

查体酚酸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