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科技大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

2018-09-17张彬崔然周俐军王冬梅吴宁李岩

中国教育网络 2018年8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青年教师信息化

文/张彬 崔然 周俐军 王冬梅 吴宁 李岩

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信息化已成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工作成绩显著,在信息化推进和保障机制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设立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政策措施。但是要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还需要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来保障学校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其中,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升保障体系建设尤其重要。

山东科技大学是山东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单位。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建设内容

学校积极建设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发展保障体系。包括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协助教师基于教学设计的原则,将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集成到日常教学中。开发特定教学技术的潜能,探索、改善现有教学实践有效性的策略。图1展示了从教学方法到教育教学变革。

学校的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保障体系建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学校的政策体制建设、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软硬件设备投入等。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1 从教学方法到教育教学变革

图2 学校混合教学探索的思路

1.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机制建设情况

教师的信息技能每隔一个阶段就要更新,否则就要被淘汰。为此,要制定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

为了最大效率地培训信息技术人才,学校建立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首先选送部分人员到校外进行计算机维护、网络维护、数据库系统维护、最新多媒体技术等专项培训。其次,安排本校的计算机老师、专职信息化工作人员对全院教师开展讲座,举办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培训班,在全校推广信息知识,共同提高信息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如教育管理材料、教学课件等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或媒资管理平台上,让教师随时学习、检索与使用各种信息,共享各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学校混合教学探索的思路如图2所示。

信息化技术支持能力依赖于信息化技术支持团队。目前学校信息化技术支持团队包括专职团队(网络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兼职团队(各院部信息员)和学生团队(实习生、学生管理员)。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和服务规范化培训,也有助于提高对教师的服务水平。

2.教师信息化应用激励、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情况

(1)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评比、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论文评选等活动。并把评比结果纳入教师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 树立典型, 并予以奖励。

(2)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 将精品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起来, 制定措施与办法, 集中推出一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精品课程, 并在教师中组织观摩、交流, 有力地促进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3)制定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 规范教师行为,激励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效率。

3.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建设情况

(1)建立和完善教师数字化教学支持中心。即通过配备办公电脑、网络改造、技术培训、创新管理机制来确保教师能够在校内通过电子备课室进行集中网上备课、教学资源集中存储,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从学校数据中心调用。

(2)建设和完善教师远程移动办公系统。确保教师在校外能够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移动终端能够方便地使用学院特色网上应用系统。通过技术培训、激励考核机制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推广信息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育教学在线培训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教育教学在线培训情况

建设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学校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精准化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显著。线上培训完成情况如图4所示。

几年来,学校组织各级各类教师教学比赛和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成绩斐然。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者获各级奖项60余项;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22项、省级奖项152项、市级各级各类奖项8项、校级奖项36项;获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01项。组织教师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1名教师获全国二等奖,3名教师获全国三等奖,3名教师获全国优秀奖;7名教师获山东省一等奖,3名教师获山东省二等奖,5名教师获山东省三等奖。学校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组织教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

学校通过邀请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等开展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拓展教师视野。实施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导航计划、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结合评估整改工作,学校在2017学年进一步强化、规范“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导航计划”。学校为参加导航的每位青年教师建立“培训档案”,通过集中培训、全过程跟踪指导、观摩教学及随机听课、专家讲座、参加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系(教研室)教研活动、新进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导航考核等环节,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导航成效。本次导航计划共邀请专家举办7次讲座,参加培训青年教师40余人、300余人次。同时,为促进优质教学成果的应用与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每学期分别组织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全校青年教师100余人次参加了精品课程网络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青年教师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