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的对手们
2018-09-17丁云
记者 丁云
春秋时吴国参与的战场争霸,除去轧一脚的小国纷争及不成系统的乱战,长期战场上的对手只有两个,前有楚国,后有越国。加上内部,还未成为阖闾时的公子光与吴王僚之间的角力,大概也可以算得上一对。有意思的是,吴国对外对内的争霸,帮着出谋划策或祸国殃民的,除了孙武,全都是楚国人。
晋国联吴攻楚牵制楚国
吴国从寿梦即位开始,就做好了争霸中原的打算,要称王。自此,在吴国国君名号前面会加上“吴王”。
寿梦改革,吴国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军事不行。吴国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和冠绝一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及兵器制造技术,生产出的青铜剑更是锋利无比。可转到大规模的军事作战,是吴国掣肘。
寿梦称王第二年,楚国人巫臣来到吴国,为报灭族之仇。他向晋景公请提出联合吴国与楚国作对。于是,巫臣给寿梦带去一整套作战方法。楚国和晋国是军事强国,各自在中原称过霸主。巫臣将他在两国学到的乘车和战阵的精华教给了吴国。条件仅一条,攻楚。吴国从此以楚国为主要对象,并也对周边小国进行一连串军事打击。
两次较大的与楚军事冲突:公元前581年吴王寿梦大败楚司马子反,公元前570年楚令尹子重攻吴,却被吴攻取了楚国的地盘后,吴国把与楚国边界的蛮夷部落全部征服,由此吴国“是以始大”。
吴国的邻国
寿梦之后诸樊即位,继续和楚国过不去。两国摩擦不断,互有胜负。公元前548年,诸樊率军伐楚,战争进程顺利之时,诸樊却被楚国守将一箭射中,当晚不治而亡。馀祭慌乱中继位。
公元前544年,馀祭死于一个越国人之手,这为吴越之争埋下一个伏笔。公元前538年秋,吴王馀昧当政时,在齐国相国庆封逃亡吴国平安度过了8个年头后,楚灵王联合诸侯抓住庆封砍了头,理由是庆封屡次帮助吴国刺探别国机密。这年冬天,吴军攻打并占领了楚国三城作为报复。
公子光与吴王僚的暗战
寿梦有四子,原本授意四子季札继位,他却百般不肯。在经历了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纷纷继位之后,按制该诸樊的儿子姬光继位。未曾想馀昧之后,馀祭的儿子州于抢先夺位,是为吴王僚。
公子光誓要夺回这一切,开始了吴国王室内部的暗战。时机未到时,就韬光养晦,夹着尾巴做人,暗中派心腹搜罗人才。
吴王僚知道自己得位不正,穿了楚国产的暗甲在身,出入都有铁甲军随身护卫,让自己身为勇士的儿子作近卫军的首领,这位勇士儿子庆忌甚至能够用手接住射来的弓箭,还让两个同胞弟弟掩徐和烛庸执掌军队,才稍稍有了些安全感。同时,不断地派公子光出去打仗,提高对手的危险系数、意外指数,万一他就一命呜呼了呢。
可公子光奉命率军攻楚,在战场上虽惊险不断,好在悉数化险为夷。回到吴国后,恐怖阴影之下更是加紧了筹备。
此时,争霸的又一个关键人物楚国人伍子胥出现。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被楚平王与奸臣所害,他一路历经劫难,从楚国逃到宋国,再到郑国,折回楚国,最后来到当时朝气蓬勃的吴国。耍了手段,公子光从吴王僚手中夺下了伍子胥,与其达成同盟。
吴王僚与公子光一直处于相互的牵制与暗战中,对对方充满怀疑、警惕,想要寻找机会把对方名正言顺地干掉。这时更需要隐忍、低调,分清形势。为了投其所好,原为屠夫的专诸特地去学了一门烹鱼手艺,且达到了名厨水准。
对外,公子光波澜不惊,依旧受命为吴王僚征战,击退过七国联军;与楚展开鸡父大战,并以寡敌众取胜。
如果说吴王寿梦时,是晋国出于与楚国争霸的需要,联吴制楚,那么强大起来的吴国为进入中原,自身将楚国作为首要打击目标。寿梦至吴王僚的60余年间,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楚国日渐被削弱,吴国逐渐占上风。鸡父之战后,楚军就很少主动出击,对吴国基本采取消极防御。
但“卑梁之衅”,是源于吴楚边界两位妇女采桑叶之争,随后从妇女骂街升级到国家战争。公子光又一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个人威望也达到巅峰,吴王僚再次对他充满忌惮与不信任,公子光只得再次韬光养晦。直到机会的出现。
借着楚国为楚平王国丧,吴王僚想要一击成为霸主,将身边原本保护他的力量悉数调往战场,给了公子光机会。名厨专诸带着他制作的美味鱼食,在周密的计划下,以藏在鱼腹中的鱼肠剑,一举刺杀了身穿楚国三重甲胄的吴王僚。
诸樊曾对儿子公子光说,等季札过世,王位就是他的,未想一等34年。好在公元前514年,公子光终于成为吴王阖闾。
吴国北上争霸一举攻楚
随着吴国军事的强盛,吴楚两国军事冲突发展到 “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豫章之战,吴国小试牛刀,夺去楚国部分土地,楚国更不敢轻言开战,以防守为主,吴国更加强化提高其军事力量。
毕竟是曾经的霸主,对楚国开战需谨慎。通过孙武、伍子胥的策应,吴国先联合与楚国结怨的两个小国,在公元前506年通过汉水对峙,继而血战柏举,加上战术上的进退得当,“围师必阙,穷寇勿追”,吴军以3万兵力,击败楚军近20万,一举大败楚国,攻占了已成为楚国400多年的国都。
柏举之战后,楚国搬来秦国救兵,越国趁机在吴国后方伺机而动,加之王弟的叛乱称王,以及在楚的旷日持久,战场逐渐失利。多方决策后,吴国在历时近一年之久后,从楚国国都撤军。此程,吴军水陆之师跨越2000里。
此战之后,姑苏城西北方向的城门“阊门”被改为“破楚门”,永久纪念。吴国进入春秋五霸之列,为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令晋、齐这样的超级大国不禁对吴国产生畏惧。
战争进程中许多作战方针和策略的制定,是与孙武的兵法相对应的,“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孙武出山,为检验“兵法”的可行性,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他就飘然离去,不知所踪。
此后,吴楚仍有纷争,均被吴军击败,致使楚国国君决定迁都,并改变政策,休养生息,同时都城要离江较远,避免吴国强大的水军的威胁。
楚吴之战诸多作战方针和策略的制定,离不了孙武
吴越争霸吴国亡
公元前544年,馀祭在位第四年就死于一次恐怖袭击。一个越国人在一次战斗中被吴国俘获,成了吴国战船上一名看门的奴隶。馀祭在阅兵时来到这艘战船上,越国人乘机拔出藏在身上的短刀把吴王给刺死了。而到“卑梁之衅”,虽是楚吴间的战争,越国也搅和了进去。越国认为吴国阻碍了越国发展,于是联楚抗吴。当时仅有吴越两国能造大船,越国不但送船给楚国,还派兵参与保护楚王安全。而后吴国伐楚,越国不愿意协助,反倒在后方伺机攻击吴国。吴国对越国的仇恨,越来越深。阖闾曾想趁越国国丧时,一举踏平越国,却被越将一戈击中,砍断脚趾而伤重不治。
此后,夫差以报仇为人生目标,终在夫椒对阵时大败勾践,将其困于会稽山,却未听伍子胥言杀了勾践,而让其忍辱在吴国为奴三年。
勾践在吴期间卧薪尝胆
越国群臣恪守其职以保国家社稷之时,伯嚭也在吴国不断收受越国贿赂,撮合勾践回国,并极尽所能诋毁伍子胥。公元前489年,勾践回到越国。
夫差在一系列小战役,及越国对他的虚假奉承中被蒙蔽了心智,自我不断膨胀。他的越国对手却励精图治,为向吴国报仇举国发奋。越国诱使夫差扩建了姑苏台,夫差为北上争霸又开建了水利工程邗沟,大规模的征发劳役引得民怨载道。越国一计接着一计,美女西施和郑旦被送往吴国。
吴国又卷入了齐鲁纷争的漩涡,孔子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的子贡从中斡旋,使得纷争中的齐、鲁、吴、晋、越境况一一发生变化,变成“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而夫差刚愎自用,信伯嚭谗言,赐死伍子胥,成了压弯吴国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前485年,伍子胥亡,吴国气数散尽。
击败齐国,夫差北上参加盟会,与晋国一争霸主之时,传来勾践伐吴的消息。硬挺着得到晋国的勉强认可霸主之位,回到吴国,姑苏城已遭数月蹂躏,财富、粮食洗劫一空。夫差一蹶不振,吴国国力倒退。
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在吴江笠泽大败吴军。夫差逃至苏州阳山一带,想要归降越国,遭拒后挥剑自尽。
吴国自太伯开创,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473年亡。但吴国国号留了下来,之后在江南成立的政权或割据,均以“吴”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