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走廊棉花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8-09-17张璇孙建船杨涛詹有俊杨军陈辅志
张璇,孙建船,杨涛,詹有俊,杨军,陈辅志
(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00)
甘肃省植棉历史悠久,是我国植棉较早的省份之一。据资料记载,植棉最早始于河西,早在唐五代时,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白叠子”(即非洲棉,因其植株矮小,又称草棉、小棉)传至敦煌和河西走廊等地[1]。20世纪80年代,河西走廊植棉面积在0.44万~0.75万 hm2,占全省植棉面积的 95.3%~97.5%,总产量占全省的95.2%~99.4%;90年代植棉面积在0.67万~3.15万hm2,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92.6%~97.1%和91.0%~98.2%;2001―2013年植棉面积达到3.74万~7.39万hm2,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0.1%~98.6%和86.3%~99.8%[2]。多年来,棉花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以后,棉花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棉花收购价格持续低迷,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植棉比较效益下滑,棉田面积不断萎缩,河西走廊棉花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稳定棉花生产,确保甘肃省棉花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棉花产业现状
1.1 自然条件概况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海拔1 500 m左右,南北长1 000多km,东西宽500余km,棉花集中分布在其北部和西北部热量条件较好的敦煌、瓜州、金塔、玉门、高台、民勤等县(市)。植棉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8.0~9.4℃,5―9月日较差15.1~17.5℃;无霜期140~170 d,≥10℃的年有效积温3 100~3 600℃;全年日照时间达2 550~3 500 h,光照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区内虽然年降水量仅为39.0~79.3 mm,但祁连山冰雪融水水量丰富,灌溉条件优越。因此,该地区具有发展棉花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棉花纤维色泽白、水分少、品质上乘,是西北内陆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
1.2 棉花生产现状
1.2.1植棉面积急剧萎缩。20世纪90年代中期,甘肃棉花在全国棉花生产中所占比重不足1%,一直属于分散、零星种植省份。199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甘肃棉花生产跨入了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迅速提高,产量和面积在全国的位次分别提升到了第9位和第12位,其中2005―2008年,植棉面积保持在6.39万~7.27万hm2。但2014年以来,由于棉花收购价格持续低迷,加之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植棉面积和比较效益均大幅下降。至2017年,甘肃省棉花面积降至1.68万hm2,较2014年减少了55.9%,而甘肃省棉花主产区河西走廊,植棉地区也由原来的7县(市)集中到了敦煌、瓜州等县(市),其余县市均为小规模分散种植。历年植棉大县敦煌、瓜州、金塔的棉花面积也由2014年的0.87 万 hm2、0.81 万 hm2、0.53 万 hm2分别降至 0.47万 hm2、0.69 万 hm2、0.13 万 hm2。 从全省棉花种植情况看,2010―2017年,甘肃省棉花播种面积从4.79万hm2下滑到1.68万hm2,占所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20%下降到0.60%。
1.2.2成本增加、效益下滑,植棉积极性受挫。根据全国优质棉基地项目数据调查汇总分析,2005―2017年河西走廊棉花生产总成本由灌溉、机械、肥料、种子、地膜、农药、人工成本和其他(机械仓储折旧、贷款利息、租赁等费用)构成(表1)。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平均总成本,由2005年的12 673.5元·hm-2提高到 2017年 23 151元·hm-2, 增加 10 478元·hm-2,年均增加 806元·hm-2。 这 13年的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平均收益为11 140.74元·hm-2,由2005年12 312.3元·hm-2下滑到2017年的11 214元·hm-2,下降了 1 098.3元·hm-2,年均下降 84.5元·hm-2(表 2)。可见,2005―2017 年棉花生产成本逐年增加,收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植棉积极性,是棉花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1 2005―2017年河西走廊棉花生产成本构成调查结果 元·hm-2
表2 2005―2017年河西走廊棉花生产产值、成本、收益调查结果
1.2.3 棉花收购企业收购不规范,严重影响棉花品质。河西走廊棉花品质在国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突出的优点是棉花色泽好,杂质少,回潮率、含糖量和短纤维率低。但自棉花市场放开后,某些县(市)棉花收购企业不遵从验级定价、优质优价,不按品种、品级、长度、水分等品质指标定价,哄抢混收,严重忽略棉纤维品质,造成原棉品级降低、“三丝”含量较高,含水率高等质量问题,削弱了当地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1.2.4 植棉补贴效果微乎其微。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以“稳定面积、科学投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为原则,对种植棉花的农民进行补贴,鼓励农民种植优质棉花,全面提升棉花品质,对甘肃等9个主产棉区按每吨皮棉给予2 000元的价格补助。根据对瓜州及敦煌两县市调查,2014-2016年敦煌市植棉补贴金额分别为2 296.5元·hm-2、3 105元·hm-2和 2 550元·hm-2,瓜州县补贴金额分别为 1 873.5元·hm-2、3 900~4 500元·hm-2(按产量定补贴额)和4 050元·hm-2。据民情调查,由于棉花用工费用高,而收购价格低,植棉效益低,部分棉农甚至出现亏损,补贴资金虽然能弥补一定成本费用,但尚不能达到棉农的期望水平,所以棉农对植棉前景仍不乐观。
2 存在问题
2.1 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河西走廊棉花生产从4月中下旬整地播种至11月采摘结束,大约需要7个月的时间,每公顷棉田需要225个工,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持续时间长。除了整地、播种外,其余田间作业(放苗、间苗、整枝、灌水、打药、打顶、采摘等)仍依靠人工完成,机械化程度低。
2.2 劳动力缺乏,生产力下降
棉花田间管理程序多,生产用工多,技术要求高。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种地“老龄化”“兼职化”“副业化”现象日渐突出,棉花生产劳动力缺乏和身体素质下降,导致生产力下降,植棉效益低[3]。
2.3 种植规模小,棉田基础设施薄弱
第一,河西走廊植棉历史悠久,但其生产方式仍较落后,大部分采用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方式,棉花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人均、户均种植面积不足0.15 hm2和0.46 hm2,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第二,粮棉争地突出,小规模、分散种植,既不利于统一品种,也不便新技术的推广,更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第三,主产棉区田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排灌设施差,抗灾能力弱。这些因素成为制约甘肃省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3]。
2.4 主体品种不突出与“多、乱、杂”现象共存
目前,河西走廊生产上种植的品种以新疆和一些自育的棉花品种为主,品种数量多,品种布局混乱,新老品种更新快,品种生产应用周期短。品种“多、乱、杂”问题突出,不仅影响棉花的产量、品质,而且不利于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这也是影响当地棉花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3 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3.1 多举措提高棉田机械化水平
机械化高效植棉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提高全程机械化水平是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河西走廊生产条件和特点建议:一要通过科技创新,选育适合机械采摘和河西走廊生态条件的棉花新品种,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研究;二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专业合作社等途径,逐步加大机采棉种植示范推广力度;三要引进和研发适合河西走廊生产实际的小型机械,降低生产成本。
3.2 扶持优势产区,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稳定优势植棉区,扶持棉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提高棉花生产规模。通过土地的流转,将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逐步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同时提高棉农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为了提高优势产区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应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改造中低产田,搞好配套沟渠建设,不断完善精量播种、膜下滴灌、棉花机械化采摘等技术服务和补贴。通过上述举措,加快规模经营的步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整体效益。
3.3 优化品种资源,提高原棉品质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加强育种攻关,改善遗传品质,重点培育品质优良、丰产抗病、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棉花新品种,研发先进、实用、高效的栽培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提高农业科研创新效果和成果转化率。……(张璇,等)甘肃省河西走廊棉花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三是强化优质优价政策,提高质量意识和原棉品质,一方面提高产棉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建议各植棉区主管部门加强棉花质量监督,既要保证质量,防止掺杂使假,又要防止收购企业不按品质收购,不论衣分定价,压级压价,损害棉农利益。
4 可持续发展思路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棉花生产面积
为了稳定河西走廊植棉面积,保护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一是针对棉花价格波动剧烈、价格过低及棉农亏损严重的情况,建议国家出台棉花最低保护价政策、扩大植棉补贴范围和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对棉花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适应棉花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种植的品种选育和高效化种植技术等的研究和示范推广。
4.2 借鉴先进经验,带动棉花产业稳步发展
新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植棉机械化,对新疆经济繁荣和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新疆除打顶外,其余棉田管理均已实现机械化,而且在一些地方尝试采用化学打顶的方法,在不断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新疆机采棉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植棉全程机械化是中国“植棉史上的又一次革命”[4]。据报道,2017年11月20日,由原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原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棉花专业组,山东和河北两省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山东和河北共建棉花全程机械化基地,基地建设将通过学习新疆经验,坚持先行先试、协作创新、农机农艺融合的原则,共同探讨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范[5]。
甘肃也应积极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经验,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创新突破河西走廊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方面的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种植模式,补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短板,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带动棉花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