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蕴深远 回味绵长

2018-09-16张亮周俊根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千里马伯乐韩愈

张亮 周俊根

《马说》中,韩愈托物寓意、借题发挥、针砭时弊,虽文字简约,但构思巧妙。尤其是作者一反常规,在文中慷慨淋漓地使用了11个“不”字。在古代汉语中,“不”表示一般的否定,与现代汉语的用法一致。韩愈在文中运用这些“不”字难道只表示简单的否定吗?它们有没有特殊的作用呢?请看下面的解读。

一、传递作者的呼告,抒发作者的愤懑之情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一个“不”字表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暗示能掌控千里马命运的人根本不是伯乐,而是碌碌平庸之辈。这个“不”,流露着作者对伯乐的强烈呼求,对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深深不满。

2.“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这里的“不”斩钉截铁,千里马的“不幸”“不甘”“不情”“不愿”全因伯乐稀缺而导致。作者以沉痛之情激荡起读者内心的涟漪,使读者对千里马的遭遇产生同情。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不果腹,千里马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它那种天生的高贵感与尊严感丧尽。看到千里马沦落至此,怎能不让人满心悲凉?三个“不”连用,感情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愤懑,越来越不平,难怪作者以反问作结。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这个“不”字一语道破天机!“食马者”的本职工作就是喂马养马,结果却根本分不清楚千里马与常马的区别,这是多大的讽刺。正是因为食马者的“不”,才导致千里马努力无路,报国无门。作者的满腔怨愤流淌在这个“不”字里,对食马者的痛斥之情溢于言表。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个“不”一气呵成,构成排比,活画出食马者驱使不得法、喂养不足量、嘶鸣不解意的愚妄与浅陋。暗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强烈不满。

6.“其真不知马也!”

作者的不平而鸣,不单单是为自己而鸣,亦是为天下寒士而鸣,为知识分子的理想而鸣,为国家社稷的发展而鸣,因此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喊出这声“不”,写下不平而鸣的文字,剖白内心。

二、反复使用,铿锵有力地表达主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否定语气集中在句子后面)——“不以千里称也”(否定语气集中在句首)——“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否定语气集中在句子前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否定语气集中在句子中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否定语气集中在句子后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否定语气连续集中在句子前面)。

这样看来,文中的否定语气有的在句前、有的在句中、有的在句后,朗读起来,有着强烈的回环反复之势。

深谙音律变化的作者知道,读音可以是情感的外化,他这样安排“不”字,就是为了铿锵有力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

三、前后呼应,结构上深化自己的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用9个“不”字写出因食马者的浅薄愚妄而导致千里马被埋没的事实,论证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观点)——“其真不知马也”(得出结论,强调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观点)。

文章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在论证结构中,引论和结论的意思相近,且处于文章首、尾的位置,这一“前后呼应”的写法,在结构上深化了作者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

由此看来,初登仕途就很不得志的韩愈在《马说》中所用的11个“不”字,除表示否定之意外,还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气,营造出铿锵有力的朗读效果,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形式,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不”字除了让我们为怀抱利器而不得重用的韩愈的不幸际遇感到悲哀、惋惜之外,还能让我们为韩愈高超的写作技能和娴熟的文字处理技巧而感到惊讶与赞赏。韩愈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迁移训练

1.回忆并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回答问题。

作者开篇用了两个“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后文用了两个“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在结构上有何妙处?

2.下面两个句子哪一种说法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2)“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我认为 句好。因为: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已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视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列子·说符》,有删改)

[注释]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的意思。

A.臣之子皆下才也( )

B.穆公见之( )

C.已得之矣( )

D.召伯乐而谓之曰(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通过对千里马难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本文通過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马说》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马”。

D.本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其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见本期中缝)

猜你喜欢

千里马伯乐韩愈
伯乐一顾
挑剔的千里马
车伯乐
其实你不是千里马
爱跳的“千里马”
“马相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