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班化教育中实施精准+个性化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8-09-15彭龙瑞周晓云

考试周刊 2018年79期
关键词:策略

彭龙瑞 周晓云

摘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优质的教育权利”是对农村小班化教育的价值定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发展,遵循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在精准性、个性化的培育策略中健康成长,个个成才。

关键词:农村小班化教育;一生一档;精准性;策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县中小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农村学校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我们学区涌现出了大量的学生数少于25人的“小班”,而如何在小班化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精准性、个性化的培养,对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摆在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 农村开展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1. 小班化教育有助于新课程实施。借助小班化教学,相对来说学生课堂中自由支配时间更多,进而使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时间增加,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师生互动中,能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对学生精准性的培养。

2. 小班化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备课环节的实效性。因小班化教学具有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就每位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包括学生心理特征以及特长能力等。所以说,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工作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运用小班化教学,教师能够拥有更多时间精力强化个性化指导教育,发挥因材施教作用,真正落实教育管理制度。

3. 小班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运用小班化教育,教师能够拥有更多课余时间,加强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所布置的作业也能够做到面批面改,学生管理更精细到位。师生间的情感更加融洽和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二、 农村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1. 真正了解学生,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必须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深入学生内心,学会与学生交朋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熟练掌握学生知识基础,不可以高估其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属于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实质上学生知识储备基础水平直接关系到日常课堂教学水平高低。所以说,教师必须要心中有学生,并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不能够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成见。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其提出不同要求,保证其能够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最终目的。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个性化的素养。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小班化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在养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讨论、合作探究,并让每位学生定期互换小组合作组织人、记录员、汇报员的角色,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实践证明:科学、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课堂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个性化素养的发挥搭建了平台。

3. 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务实高效的课堂。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逼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学生的知识水平受信息、技术、视野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理解更加困难。在小班化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观察、分析、思考和感悟,加深了学生對所学内容的有效理解和巩固。

4. 注重课堂多元评价,激发课堂教学的正能量。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非刻意地去区别对待学生,将学生划分为优劣。不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情况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评价,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态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每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又要关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及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知识与能力得到精准的达成。

5. 建立一生一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面对学生具体存在的学习态度问题,或学习习惯问题,或行为习惯问题,或如何更好地培养每位学生业余爱好等问题,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解决的方案,逐一分步地进行培养、校正、沟通交流。学习上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和批改作业予以辅导;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问题每周通过谈心交流予以指导和纠正;家庭情况和业余爱好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家校携手予以帮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以鼓励和表扬,以促其有更大的进步,并将结果记录在每个学生的档案中,以增强其向上、向好和超越的自信心和决心。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尊重的力量、成功的喜悦,使每位学生在精准性、个性化的培育策略中健康成长,个个成才。

总之,农村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之后,将“教育”放在现代生活的广深处,利用课堂教学和业余培养这两个牢固的阵地,凝心聚力,通过精准性、个性化的培育模式,确保每个孩子受到关爱。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让每位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少华.农村小班化教育课堂讨论环节的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7(10):50-52+76.

[2]许琪.农村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条件及发展出路[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10):59-60.

[3]孙波,金雷杰,方蓉飞.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慈溪市区域推进农村小班化教育的行动研究和实践[J].浙江教育科学,2014(02):11-13.

作者简介:

彭龙瑞,周晓云,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新河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