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2018-09-15戈惠娟

考试周刊 2018年79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家长

摘 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小学是儿童成长的初始阶段,是儿童接受新鲜事物的最初时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对儿童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儿童往往对最初感知的事物记忆更为深刻,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短期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教师;家长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育人”是教育的原点,“成人”才是教育的真谛。“三观不正,自毁前程。”我校的教学目标是让所有的孩子“成长 成人 成才”,只有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成长,方可能成才。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们在小学时代就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呢?这是现代小学德育教育一直在不断努力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小学德育教育,就如同给衣服扣纽扣,只有把第一粒纽扣对齐了,扣准了,衣服才能穿服帖,整体才会美观。

一、 德育教育,教师先行

1. 强化德育教育意识。新时代教师,不可能再以“一桶水”灌溉一片田地。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不强,已无法成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师者。教师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只有教师自己的德育教育意识强化了,方能灌输给学生先进的德育教育思想。

2. 强化德育课程意识。德育教育,不是班主任一人之责,而是贯穿于每一位任课老师、每一堂课之中。新时代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狭隘的课程观,而要把德育视为课程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熟悉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常伴自己的教学,润物细无声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3. 强化德育表率意识。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的世界观、品行和他的生活,以及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乃至衣着服饰都可能是学生关注、品评、模仿的对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去做;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要首先掌握;要学生养成的行为规范,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当老师的要首先模范遵守……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教师自己要知道做什么样的人。

二、 德育教育,家长同行

1. 培养主人翁意识。家长是家庭教育课程的主人,拓宽课程实施渠道,必须激发起家长的积极性,需要用多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促使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充分认知,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有兴趣,才愿意学,才会理论联系实践。那如何培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主人翁意识,一直保持学习的热度呢?这就需要“保鲜剂”的滋润。尝试方法有:(1)鼓励家长制定一份育儿计划表,一学期对达到目标,且收到良好效果的家长进行表彰;(2)开座谈会,让有成功转变孩子的家长作经验交流;(3)制作育儿电子小报,通过微信渠道将更好的育儿方法分享给更多的家长;(4)聘请在家庭教育方面较成功的家长做导师,给其他家长上课,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时能起到较大的启发作用……家长的做法一旦被推广,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被肯定的动力,主人翁意识也就自然而然被激发、被点燃。

2.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开发手机短信家庭教育课程,每天定时给家长推送一条当天教育知识,当然内容需要之前做好系统化的制定;还可以利用快捷的现代化互联网开展课程,如通过微信、邮件或网页,开发微信家庭教育课程、邮件家庭教育课程、网页家庭教育课程,分享家长较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的小报或微视频,设置学习交流板块,让家长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在互动中学习、成长;也可以给家长推荐比较优秀的家庭教育学习平台,比如“教师心家”“苏州林老师教育团队”等。

三、 德育教育,家校共行

现代社会,讲究的不再是以往个体奋斗的模式,不管用于哪种领域,单靠一方面孤军奋战的个人作战模式已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团队赢则个人赢”的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行业。

1. 加强家校沟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就是说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相辅相成,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互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借助家长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主人,是主要行使教育权利的群体之一,他们才是德育教育开展的真正中坚力量。充分抓住家长的力量配合学校教师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家长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不失时机地拓展家长的思维,挖掘家长的内在潜能,培养家长多角度看问题,使家长学有所用,让家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家长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作用是有效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家长将所学的家庭教育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学生家长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个不同职业岗位。三百六十行,行行精英都隐含其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家长的行业特点,挖掘家长的隐性能量,做到“各尽其职,用其所长”,方能配合学校开展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只有家校携手,才能组成一支真正的教育团队,使孩子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为孩子的“成才”做好奠基工作。

小学生德育教育是一项利己利国的永久性事业,才是真正有潜力的投资!小学德育主要是习惯养成教育,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祖国的花朵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精心灌溉,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奋斗!就如同给衣服扣扣子一样,教育者只有扣准第一颗扣子,家校一齐发力,从小养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才能进一步树立其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我们的国家才能日益强大。

作者簡介:

戈惠娟,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立德树人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