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式教学在“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5李光志
摘 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这门机器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从项目式教学角度提出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想法,结合本校KUKA C4工作站,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理实一体的比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项目式教学
一、教学现状分析
“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的教学现状:课程的内容不新颖,没有与机器人的最新相关知识相结合、缺少实训练习、教学方法没有与离线编程技术相结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该课程也就无法发挥其原本的教学目的。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如何改革“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课程,使其达到教学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项目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布置完项目任务后,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查资料、讨论方案、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任务,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
二、课程设计
学生应对典型的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獨立完成机器人典型动作程序的编制,如搬运、焊接等,并且能够实际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对机器人的整个控制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师应培养学生实际的编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从事机器人调试、维修等工作时,有一个坚实的理论、技能基础。
三、单元教学设计
在完成“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课程的整体设计后,教师应对知识单元进行重新划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视频、PPT教学课件等方法手段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较弱,可以结合三维建模软件对机器人的本体结构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借助离线编程软件来解决设备不足、学生管理不易等问题,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对机器人进行虚拟的编程操作,在虚拟环境下验证成功后再进行实训练习,让另一部分学生先实训练习,再在虚拟环境下对多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
本文以一个单元设计案例为例,介绍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应注意的问题(如表1所示)。
四、考核方法
第一,针对上课的学生,可以从听课状态、出勤情况等理论学习方面进行考核;在实际实训过程中,对其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加以考核;在离线编程过程中,对其完成情况加以考核。
第二,由于校外实习的学生不能来上课,可以根据实习情况进行考核。比如,是否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比赛、是否有校外顶岗实习等,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第三,从其他多个方面予以考核。比如,现场操作过程中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参加技能比赛、对机器人创新应用有想法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基础编程”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项目式教学法的改革措施:以项目为引导,通过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实际编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其团队意识。此教学方法正在本校2017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中应用,与以往对比,学生在课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实训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光志,张营.《机械制图》教学改革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7(30).
[2]李光志,梁法辉.《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
[3]赵晓凤.浅谈项目式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李光志(1986— ),硕士,助教。
(责任编辑:王 瑜 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