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洁文化管理浅析
2018-09-15祝占魁
祝占魁
【摘要】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的需要,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是完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需要。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持久探索和深入实践,使廉洁文化深深溶铸在企业的生命力,主要表现为强化以人为本,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构建廉洁文化运行机制等。
【关键词】新形势 国有企业 廉洁文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具体案例剖析和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态势,但在迈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进程中,还有手段单一、实效不强等短板需要补齐。
一、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国有企业从文化层面、制度层面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抓手,它的建设、发展和落地可以净化企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发挥国企的政治优势。
(二)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盈利不是唯一目的,还必须持续深化廉洁建设,净化政治生态,厚植我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三)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王岐山同志说:“人不自信,谁人信之。我们的自信来自于历史、哲学和文化的思考。”深化廉洁文化建设,企业就会呈现组织领导有力、经营管理运行高效、上下一心廉洁有为、履行使命转型发展的文化自信。
(四)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完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需要
邓小平曾总结,“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实质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一方面,优秀的廉洁文化成果可以通过执行者的认可或立法程序固化为制度;另一方面,运行良好而恒定的制度也可内化升华为文化的高级形态。建设廉洁文化必然要配套相应的廉洁制度。
(五)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改革发展及参与竞争的需要
廉洁文化也是生产力。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体现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和改革方向。廉洁文化进班子、下基层、上岗位,加强对企业领导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廉洁从业的素质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始终与党中央步调一致,全面灌输“淡泊名利,慎权守职”的廉洁理念,以廉洁文化建设为抓手,发挥媒体力量,创新教育载体,拓宽宣教领域,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辐射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这方面神宁集团走在了前列。从长远看,要适应“永远在路上”“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决心,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还需要继续挖潜。
(一)从国有企业廉洁建设大环境看
1.思想政治教育落不到实处
有的企业、单位对学习教育重视不够,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学习教育只是党组织和政工干部的事,与其他部门和行政干部、技术骨干无关,使教育难以形成合力;有的把学习教育当成“软指标”,认为学习教育浪费生产经营精力,可有可无。
2.廉洁教育的形式手段单一
有的廉洁教育只是念文件、贴标语、谈体会,偶尔看看影片、搞搞讲座、走走警示教育基地,没有把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总体规划,极少投入精力去精心设计和组织,方法手段单一,内容缺乏新意,不易触动受众的灵魂。
3.缺乏党风廉洁建设骨干人才
受体制和干部指数限制,有的纪检机构“三转”不到位,干部配备魄力不足,人手缺、人才少、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在监督执纪过程中需要跨业务多部门合作时,有的部门专业人才支持不力。
4.廉洁文化建设机制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廉洁文化推进机制不健全,宣教资源整合难度大,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廉洁制度配套不及时。
(二)从职工对廉洁文化的认知程度看
1.职工群众认识不到位
有人认为廉洁文化建设是领导的事,是纪检部门的事,针对的是领导和管钱管物管人的关键岗位,与大多数同志无关,认识不到党的建设和纠治“四风”是所有人的事,是事关稳定、发展、党心、民心的大事。
2.推进廉洁文化落地有偏差
实践中,廉洁文化宣贯对象往往是一般党员和职工群众,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却参与较少,甚至落马的诸多领导干部忏悔时都后悔从不听党课,从不参与廉洁警示教育,只是在大会上唱唱高调罢了。
3.对廉洁文化认识有偏差
有的同志认为,廉洁文化枯燥乏味,加之忙于生產没有时间去记条规、背理念,能应付考核就行了,没有真正入脑入心。
三、对国有企业深化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结合自身特点持久探索和深入实践,使廉洁文化深深溶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及和谐力之中,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主动对标国内外廉洁文化建设样板
不同的法律制度,形成不同的廉洁文化。如新加坡的严刑峻法、丹麦的政府公信、芬兰的早教普法、瑞典的全民监督、美国的道德立法等等,都是他们成功的廉洁文化。但有的不适合中国国情和国企需要,要对标学习,还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自身实际予以取舍和再创新。比如:借鉴丹麦信息透明公开的廉洁文化和美国的政府道德立法,创新推进全民普法普廉,以“法”的形式变道德行为准则的“软约束”为“硬制约”,从而扎牢公权力的笼子。再比如:新加坡把贪污受贿的公职人员看作是社会的公敌,芬兰认为受贿、侵吞社会财富的行为是最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如果在国有企业营造以贪为耻的正气氛围,那么廉洁就会成为文化自觉。
(二)强化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理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像这样只靠少数人推动很难形成大众共识。廉洁文化的养成要以人为本,合力推动,长期积淀。以真诚、动情、贴近心灵的名言警句、小说、诗词等文学载体和戏剧、歌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报刊、网络、影视、廉洁墙、廉政教育基地、廉洁书画展、廉洁微信等多种传媒,宣传、倡导、推行廉洁生活方式,吸引职工人人参与。激励党员干部取信于民,职工群众勇于监督,师徒相教,家庭互勉,工友相鉴,同志警示,打造出一个对不正之风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时代风尚、舆论环境和廉洁氛围。
(三)突出重点,狠抓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
最终实现“不想腐”,除了制度的笼子和监督的篱笆,心灵上的修炼是首要环节。企业工点众多、倒班频繁、人员分散、素质各异,全员、系统、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较大,要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必须突出“五类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内容。大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工匠精神、企业文化、廉洁理念教育,扎实宣教党纪国法、八项规定精神、企业制度规定,精心组织学习国学经典、先进典型事迹、业务技能知识。二是突出重点节点。抓住入职培训、重大庆典、节前教育、专题会议、集中整顿、总结表彰、班前会等时机,集中开展教育。三是突出重点对象。对主要领导、执纪人员、关键岗位人员、高风险人员、意志薄弱人员进行专门谈心、提醒教育。四是突出重点手段。在“两个责任”基础上,创新党政同责、立体宣教、人人讲课、结对助廉、重点包干、权威解读、心理疏导、定期谈心、“互学互帮互管”帮教等手段,把日常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五是突出重点民生。让职工共享企业建设成果和廉洁建设实惠,关怀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注重素质能力提升,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保障职工群众民主权利,帮扶救助困难职工,让职工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而调动职工群众参与廉洁建设的积极性。
(四)着力构建廉洁文化运行机制
“不敢腐”离不开铁腕惩治的法纪,“不能腐”必须把制度“笼子”和监督“篱笆”扎紧扎牢。一是建立廉洁文化领导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系统培育与合力推进、考核评估与激励问责,防止党建虚化、教育软化、权力运行随意化。二是细化责任机制。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的部门各负其责、业务部门联动协作、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纪委专责监督”的要求,修订完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准确分解,清晰划界,着力解决“谁来做”和“怎样做”的问题。三是构建大监督机制。运用“四种形态”,持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改进民主决策机制,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落实民主评议、会员评家、领导下访、党代表和职工代表巡视等制度。推进党务、厂务公开,不断扩大公开覆盖面。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网络信箱、公示栏,保障职工群众监督权,形成大监督的格局。四是建立制度建设及执行机制。指定专门人员、明确建设任务、细化考评标准,确保财务审批、基建和招投标、物资采购、工资及奖金发放、選人用人等制度能够紧跟形势,及时完善。通过强化领导带头、部门负责、明查暗访、问卷调查、考核激励、定期通报、过程留痕等机制,确保各类制度的落实。
(五)建立企业各岗位廉洁风险库
参考安全风险源辨识的经验,查找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廉洁风险,并建立健全相对稳定的廉洁风险库。针对阶段性、突击性、专题性重大活动,辨识出动态的廉洁风险,建立廉洁风险清单。在制定规划方案、安排部署工作、检查督导进度、考核验收工作时,前置廉洁风险的防控关口,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出防范应对和惩戒纠错措施,从而实现廉洁从业全时、全程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