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男女厕位比例,有效推进“厕所革命”
2018-09-15
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提交了一份《关于修改全国性规划规章在公厕规划时男女按一比三配置面积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由于生理特点等原因,女性如厕时间明显长于男性,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相关计算与论证,得出在公厕规划时男女按1:3配置面积为合理方案,因此建议,修改全国性规划规章重新配置男女厕所。
长期以来,中国男女厕所数量都按1:1的比例配置,事实上,我国关于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的文件曾规定,厕所的男总厕位与女总厕位比例2:3最为合理。但相对而言,按照这一比例落实的地方很少,我国不少地区的公厕面积比例仍然按照1:1的规划,而且现有建筑规范中对男女卫生间数量的计算标准也颇不合理。
多维解读
1.“厕所革命”不是小事情。“男厕空荡荡,女厕排长龙”,这是人们在购物广场或旅游景区常见的尴尬一幕。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如厕条件成为了折射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与符号。厕所问题不是一个小事情。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他还指出,这项工作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2.“厕所革命”并不简单。这当中,既要针对男女生理特点不同等情况,注重从基础性的规划规章抓起,进一步提高和落实对女性厕位的配置面积,也要根据场所、人流等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优化选择。比如,2016年北京市施行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就对男女厕位比例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女性比男性平均如厕时间多1.5倍及男女如廁人员数量来确定新建、改建公厕的厕位比例。
3.“厕所革命”前景可期,推进落实需要循序渐进。现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按1:1的比例设置男女厕所,其实是一种机械化操作。改变那些过时的做法,才能切实改变“厕所革命”中掣肘多多的状况。要彻底进行“厕所革命”,除了改善公众的如厕环境,采用一定措施增加厕位也是合理的要求。此前有报道称,台湾的一款“绅士厕所”获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奖的最佳奖。该设计的妙处在于,将男厕使用率较低的马桶间,设在男女厕中间,两侧都有门,只要一边开启或锁上,另一边就进不去,可有效缓解女厕的排队问题。在“厕所革命”中,这样的小细节也值得关注,尽管没有增加厕所的总厕位,但也客观上改善了男女厕位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