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消费跃升2.0“快马”还需再“加鞭”
2018-09-15蒋雅丽
本刊记者|蒋雅丽
信息消费正在从1.0加速向2.0跃迁,由线上为主的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形态转变,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边界不断拓展、消费体验明显提升,消费理念开始转变。
企足矫首,信息社会的脚步已经临近,随之也带来了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信息消费,已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
如今,信息消费呈现出了新的特征,群体不断壮大、边界不断拓展、理念加速转变,以及消费体验明显提升,这有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壮大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
同时,信息消费对推动经济质量的变革和效率提升也起到重要作用。9月4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40号指导意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信息消费联盟共同举办了解读会,帮助社会各界进一步理解《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匹“快马”四袋“粮”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消费贡献日益突显,而信息消费又属消费组成中“跑”得最快的一匹。工信部信软司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李琰在解读会上指出,信息消费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扩大内需、稳定增长。李琰表示,近年来,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热点领域发展迅猛,服务类消费占比达到了70%,这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消费保持强劲势头,突破了传统消费增长瓶颈形成一个大型新兴市场,对于扩内需、稳增长开辟了广阔空间。
二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先以生存为主,而后非耐用消费品比重逐渐缩小,电视、相机和服务等耐用消费品比重逐渐扩大。最后,耐用消费品向更高档化方向发展,IT和通讯消费比重不断提升。从发达国家过往经验来看,消费水平和收入结构有强匹配关系,可扩展性消费是消费升级重要体现。
三是促进产业转型。信息消费能够实现供需之间的自我平衡,催生海量应用需求,为设备制造厂商、网络设备商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带来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时,这种需求反作用于产业结构,使得资金、技术等资源从低端向高端产业形态转移,带动企业发展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全面变革,最终实现产业多角度、全方位的转型。
四是改进民生和促进就业。以信息消费引领投资和激励机制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渐形成,一方面通过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直接消费带动软件、数字内容、互联网等行业快速发展,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也带来了很多就业门槛低、就业形势灵活的机会。据统计,2017年阿里在线零售平台创造了3681万个就业机会。
“快马”加鞭 改善环境是关键
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速降费深入推进、互联网和经济加速融合,信息消费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消费正在从1.0加速向2.0跃迁,由线上为主的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形态转变,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边界不断拓展、消费体验明显提升,消费理念开始转变。
当然,迎来新机遇,新挑战也离之不远。“一是部分地区的消费潜力尚未得到真正释放,像城乡之间、东西部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抑制了信息消费需求的释放;二是高端和有效供给创新不足,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三是平台支撑保障能力还需提升;四是信息消费的环境日趋复杂。”李琰表示,面对挑战,工信部将加快完善信息消费相关政策体系,贯彻落实信息消费政策文件,持续优化完善信息消费发展环境。
当下,信息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局限于消费或产品本身,而是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各行业的融合渗透、广泛应用,可以推动制造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等各领域的融合创新,孕育形成新的热点和模式,开拓更为广阔的消费空间。面对这样一匹信息消费“快马”,各方应共同努力,使其不仅“跑”得更快,还能“跑”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