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8-09-14韩萍
韩萍
摘 要: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当前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管理薄弱等现象,使得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有的甚至流失,从而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日常运行的关键,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是利用价值形式,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报废、出售等方面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提高使用效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行政任务的完成和事业计划的实现,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存在漏洞
由于缺乏合理的、有约束力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及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建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导致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审批不严格。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时仍存在一些漏洞。
(二)固定资产普遍存在闲置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各单位往往只从本部门需要出发,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而财政部门又只注重经费的预算安排,对已形成的实物性资产如何做到管理和调剂,使固定资产物尽其用等方面考虑得不充分,导致某些部门随意购置、重复购置的现象普遍,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三)资产使用问题较多
由于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验收、登记制度不完善,定期盘点不及时,移交监管不严,定期维护不力等,这些都是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资产处置不够规范
按规定国有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但现实中仍有部分单位在处置时未办理报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更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擅自报废、违规处置固定资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五)会计核算存在滞后
一是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二是会计核算不准确,购入固定资产或改扩建固定资产只按发票买价入账,实际支出的运杂、保险、安装等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人为缩小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峻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及有关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记入当期事业支出,违反了借款利息资本化原则的;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盘盈、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和卡片登记,长期游离于账外,极易造成资产流失;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峻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只使用,不记账,有的甚至一拖数年,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应记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固定资产的有偿转让和变价收入,却记入其他收入甚至记入账外账;应据实入账的报废、损毁固定资产,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造成这些固定资产有账无物;固定资产的对外投资,本应按评估价或合同价,借记对“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账面价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而有的单位对资产不作任何账务处理,将投资收益记入其他收入或列入小金库。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加大领导重视力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促使各单位“一把手”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
(二)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消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由于现行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的是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而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可分别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行政单位可采取虚拟折旧的方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定期上报明细表;事业单位可采用按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的方法,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三)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
财政部门应健全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开展财产清查,在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在、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任务量合理调剂,不足部分再进行有计划的配置。
(四)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把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出人库应有不同的人来担任。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要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调拨、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要加强固定资产事后监控。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应当列入年度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经财政部门固定审核后,通过政府采购或者由财政部门从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同时,财政部门应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检查,将其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政绩、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六)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构成是动态的,无论是从资产的数量,还是从价值总量看。总是在不断地增减变化。为了掌握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建立起定期清查制,各行政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建立起重点抽查制,各单位的财务部门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建立起离任核查制,在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資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清产核资暴露出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资产清查不是目的,只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一种手段。只有以清产核资为契机,不断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巩固清产核资的成果,彻底堵塞固定资产流失漏洞,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陈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
[2]胡文韬.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商业,2012.20.
[3]李正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