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几何教学
2018-09-14魏兴萍
魏兴萍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基础教学内容,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關系到学生对生活中空间的认识和描述。所以,做好几何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是提升儿童空间观念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抽象思维
图形和几何作为小学生数学概念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课程中常常会发现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理解能力差等问题。对此,教师必须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几何教学中图形的特征、大小、位置关系等,引导学生感受图形变化背后的几何知识。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重视直观教学
对于儿童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学习经验是学生几何学习的起点。通过游戏儿童可以积累一定的几何经验,比如通过积木搭建某种图案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区分积木的不同形状,他们选择用球形的积木作为人的脑袋,长方体形状作为人的四肢。同样,儿童在利用积木搭建房屋的时候,他们会注意到一些图案的对称性。
所以在低年级开展几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直观物体的体验帮助他们区分几何图形。比如通过拼、搭等活动让他们利用直观物体对对象进行分类,用火柴棍构建图形来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注意经验积累
几何图形的性质还是形成具有空间观念的基础,儿童在明确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后,从具体的观察对象开展,建立关于图形形状特征的认识。必须要先经过儿童的观察才能认识图形性质,了解图形性质之间的关系。儿童观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可以直观的观察具体实物,也可以观察几何模型。实物观察可以提高学生对形状的认识,比如对正方体实物的观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正方体有6个面,12条同样长的棱等;几何模型的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对图形的性质进行观察,比如通过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学生可以直观认识到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并且底面是一个圆形。要让学生学会“虚实”结合的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物体及图形时,由于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如观察长方体时,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有时能同时看到两个面,最多同时看到三个面,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六个面,无法观察到完整的一个长方体整体,在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学生在观察时想象出观察不到的面的情况,甚至有时要想象出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什么图形,从而引导学生不仅观察形体的表面现象,更要透过表面现象观察形体的本质,学生在这样边观察边想象的活动中,才能更有效的积累空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三、强化动手操作
儿童学习几何知识更多的是直观几何,即经验几何。所以,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形成空间意识主要是靠他们动手操作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对物体的搭建、分类、组合来提高自己对几何知识的想象力,积累丰富经验。
比如低年级学生几何学习操作可以加深他们对直观特征的认识。老师通过让学生去触摸卡片来区分图片的形状所获得的经验就不如让儿童自己用小木棒去搭建这些图形所获得的经验更好。等学生经验稍微高点后,就可以开始更为抽象的几何学习。比如对长方形计算面积的学习是通过方格形式获得的。通过割补的方法来学习平行四边形或者是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四、提倡生活应用
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是学生几何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将几何知识和几何能力应用性,解决生活中的几何问题。让学生在几何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发展空间意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交流能力
儿童几何语言的学习是学生在对图形操作实验完成后,通过交流逐渐发展起来的。运用几何语言是提高学生几何概念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经过不断尝试后才能实现几何概念的准确传输,才能促进儿童空间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多利用图形描述法,让学生描述其所看到的图形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结构给另外一个学生听,使得这个同学可以准确画出原图。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几何学习对儿童来说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需要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和空间能力。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几何教学的重要性,从直观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交流、强化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度几何知识学习的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意识,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璐.“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曹翠婷.小学几何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