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活动型课程,为课堂注入活力

2018-09-14韩亚楠

青年时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

韩亚楠

摘 要:21世纪以来,国际竞争日趋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思想政治课在近几年来受到各方关注,尤其高考3+3模式试点以来,思想政治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关键词:活动型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评价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说教”一直是这门课的标签,学生参与度不够、内容固化、形式僵化、路径单一等弊端制约着思想政治课的发展,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识不够,死记硬背成为常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走出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困境,在基于对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之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建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目标,将学科知识和活动有机融合起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活动型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单纯说教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利用议题式教学,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参与到课堂中来,把理论知识教学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活动型”课程,促进知行合一,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各级学校纷纷响应新课标的要求,不同程度的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建设,效果也异常显著。经过实践证明,活动型课堂的确更能带动学生参与进来,重新吸引了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思想政治课也不再跟以往一样那么“爱说教”了,学生能在课堂上学习除知识以外的东西,通过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将知识活动化,还能将活动融入知识,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尽管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同样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过于注重活动形式,课堂效率不高

活动型课程的初衷是想打破思想政治课传统枯燥的灌输模式,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更好的理解知识,相信知识,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课堂上过于注重活动,从导入开始,导入活动的情景设置太长,不仅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也容易使学生沉浸在活动当中,热衷于参加活动,忘记了活动与课堂知识点的联系,教师在此过程中也没有及时进行知识的点拨和引导,没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导致课堂看似热闹,但徒有热闹,达不到教学目标,课堂效率低下。

二、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开展给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学活动资源的选择,不仅要契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并且在选择活动资源时还要贴近学生生活,旨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体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与知识的融合也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备好课,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设,将每一环节的设置都提前准备好。不仅如此,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的将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融合,例如在讲授中华传统文化时,可以截选我国传统的诗文选段,让学生感情充沛的朗读出来,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在讲授生活与哲学模块时,可以试着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知识,如在讲授量变和质变时,举水烧开变成水蒸气的例子。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这无疑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活动型课程受评价模式的制约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它直接影响者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在实际评价中,有些教师看重学生在活动中的认真态度和努力程度,还有一部分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可见,大部分教师在评价方面都能掌握活动型课程的基本理念。虽然这与活动型课程的评价体系相吻合,但是仍然发现不少问题。

(一)评价过于关注活动结果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之下,教师和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习压力,丝毫不敢放松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重要标准,甚至常常是唯一標准。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主张在活动过程中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这种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显然与活动型课程注重活动过程,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原则背道而驰。

(二)评价主体与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很多教师采取活动后进行相关的知识性测验来验证学习的效果,以考试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参与活动型课程的质量,仍然没有摆脱学科课程评价的阴影,且评价的主体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学生的参与。评价的方法亦缺乏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很难在书面考试中充分的展现出来,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方式的考核对学生的是片面的、不公平的。

四、基于活动型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几条解决路径

(一)活动导入要注意科学性。

情境导入时内容要简单明确,活动资源不能占用太多课上时间,例如视频剪辑不能过长,要有针对性;ppt展示字数不能太多,太多会使幻灯片字体变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也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活动情境的设计主要为课堂服务,达到知识点的导出和生成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备好课,预计好活动占用的时间,保证活动导入的科学性,真正使活动导入为课堂添彩。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一堂课。

首先,教师应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教学反思,将指导学生活动的课程意识优质地体现于活动实践中。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正确把握活动型课程的本质,促进其发展。例如,教师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正确的价值观要意识的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对于错误的思想观念及时指出。

其次,教师应自觉培养组织活动的能力。有些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会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诚然,书本知识与现实思维能力相结合是不可短时间建立的,书本知识与活动的融合也需要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涉猎,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多学科的视角,培养自己的文学、艺术、思维等修养,自觉积累广博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贮备。另外,教师可以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不仅与本学科的教师互补,还有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充分发挥群体力量,激发集体智慧,综合活动资源,设计出更好的活动型课程。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