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服务

2018-09-14王淑敏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王淑敏

摘 要:随着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访谈调查,了解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期望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一、问题提出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本次研究的对象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也非常复杂,不论从哪个方面研究都可能会失之偏颇。因此,从多学科的视角进行综合研究,在研究中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使对策和建议更具有实践可行性和操作性非常必要。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从某农村选取30名7-12岁儿童,N=30。被试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背景基本类似。从该村小学随机抽取一名教师,从村委会随机抽取一名村干部作为访谈对象,提前做好访谈提纲,为保证研究的可靠性,访谈记录均为无第三人干扰的环境。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认知问题——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陪伴、关爱的缺失,容易使他们产生认知偏差。因此,留守儿童对事物的看法普遍比较偏激,不易养成责任意识,不懂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又由于缺乏来自成人的正确的引导,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一定的规划,内心迷茫,行为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

(二)行为问题——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缺乏丰富的课余活动,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就仅限于在课堂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再加上自身的性格差异及心理的缺陷,容易与朋友发生冲突,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困难。具体表现在行为上会出现孤僻、自卑、暴躁易怒,容易与同学或其他人产生冲突,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情绪问题——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其情绪得不到宣泄,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焦躁的情绪。而由隔代老人看护的孩子,教养方式多为溺爱型,即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管合理与否,这样会使孩子不太顾及他人想法,形成自我中心主义。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又很脆弱,不能接受困难和失败,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乱发脾气,不能理性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且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四)学习问题——缺乏指导,成绩落后

在学习上,留守儿童缺乏指导,当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学生问题越积越多,感觉学业压力大,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课后缺乏监督和督促,自控能力又较差,孩子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很多孩子将精力放在了玩乐上,作业完成情况差,有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有的孩子接触社会上的不良人群,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很多孩子產生辍学的想法,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讨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原生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环境。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气氛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就内部因素而言,家庭教养方式越民主、家庭结构越合理,家庭环境越和谐则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就外部因素而言,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呈正相关。

(二)社会因素

是指影响留守儿童的所有社会因素的总和,主要是指社会机构及社会环境。社会机构主要指的是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的官方及非官方的机构,官方机构主要指的是县乡镇一级的与留守儿童统计与照顾相关的机构组织,如妇联等,非官方机构则是指各种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的各种协会和基金会等,这些社会机构尤其是正规的政府机构等对留守儿童的产生很大的影响。获得社会机构关注的留守儿童在生活条件及获得外部关爱上明显高于其他幼儿。

(三)教师关怀

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母亲,是学生的引路人,对留守儿童来讲,教师的关怀和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长的缺失,使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对学生学业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也是影响留守儿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支持和帮扶作用。同伴能很大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通过积极的同伴交往能使幼儿学到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促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

五、教育建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使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坚持家庭尽责。家庭是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主体责任 ,在家庭发展中优先考虑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发展需要。

3.坚持全民关爱。充分调动居委会、学校、志愿者以及各级各类社会团体及组织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4.坚持标本兼治。既要立足于当前,通过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解决目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又要考虑到长远,坚持标本兼治,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1.落实政府职责,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保护政策,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档案,确保能够覆盖所有留守儿童,并且采取动态监控,能够随时记录留守儿童的发展变化。加强对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切实达到保护和帮助留守儿童的目的。

各级社会组织应积极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可以依托一定的场所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可以利用假期为留守儿童开展生活照料、假期辅导等服务。同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的宣传指导,引导他们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并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照顾留守儿童的方法。

2.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家庭作为留守儿童保护的最小单位,也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监护和抚养的义务。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应尽量将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和父母一起生活或者由父母一方留在家中照顾未成年子女,不具备条件的应将未成年子女委托给有监护能力的亲属代为监护,不能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留在家中独自生活。另外,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可以通过现代的通讯设备如微信、QQ等与留守未成年子女视频对话,通过交流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

3.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关爱保护力度。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家长及其他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入学,并做好义务教育免费工作及教育资助政策等相关政策的监督和实施,保证適龄幼儿不因贫困或其他原因而失学。中小学校要对教职工进行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关爱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体谅父母”、“感恩父母”、体育比赛等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加,通过参加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教师与留守儿童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和交流,也能够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及时了解无故旷课留守儿童情况;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发展;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

4.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和保护的能力。让留守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情绪控制及自我管理。培养留守儿童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对于缺乏自信的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鼓励与同学交往,许多留守孩子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内心孤独,缺乏自信,不大喜欢与人交往。教师和监护者要多鼓励留守孩子和同学交往,让他们在交往中了解其他同学有心理障碍或困难时是怎么面对和解决的,还可以让他们在交流中学到很多东西。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5.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接纳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政府、用工单位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他们照料未成年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开放,为其入学提供便利条件。各地要大力发展经济,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加强劳动力的就业创业培训,对有意愿就业创业的,从资金、信息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基本情况的通报和“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说明.[EB/OL].http://mzzt.mca.gov.cn/article/nxlsrtbjlxhy/zhbd/201611/20161100887430.shtml.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

[3]田杰,方瑞芬“问题儿童”标签下留守儿童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17(11):145-149.

[4]李贺.家—校—社区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研究[J].科教导刊,2016(1):161-163.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