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族神像画的功能

2018-09-14程晖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瑶族功能

程晖

摘 要: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一定的功能。瑶族神像画在体现崇拜信仰、庇佑家族興旺、沟通人神世界、指导科仪规范等历史文化价值功能价值彰显方面的效果。瑶族神像画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既是瑶族宗教信仰的文化符号,又包含着各种功能和意义,在瑶族社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瑶族神相画功能进行梳理,以此丰富瑶族神相画资料。

关键词:瑶族;神像画;功能

功能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的一部分,神相画也不例外,同样具有其功能。

一、体现崇拜信仰

神像画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神灵的力量,它与瑶族的过去、历史、起源、发展等密切相关,让人感到与祖先、神灵同在的感觉。其承载了信仰的记忆,体现了其信仰崇拜。瑶族的宇宙观一般把象分为天府、地府、人间三界。天府是上天神灵存在的地方,人间是现世世界,地府是冥界,人死了之后如果不得上天堂就是下地狱。在神灵系统中,瑶族的信仰也非常复杂,除了自然崇拜、鬼魂敬畏、祖先崇拜以外,还受到佛教、道教等教义影响,呈现出复杂和多样性。但无论是哪一种信仰,人们都习惯对其进行祭拜,在以前远古时候,人们只能凭空对天地进行祭拜,逐渐用各种牛头等物品祭拜,后来,随着人们的想象和具象思维的出现,人们开始将自己的崇拜绘画出来,比如说皇帝、祖先崇拜等。

瑶族神像画中正是将其信仰崇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画像形式体现了出来,使得神灵更具有亲近感和现实感。而其神像画的内容包括了道教的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本民族信仰的花仙、太尉、把坛帅、海旛等。同时还有区域神灵系统,如土府、灶王、库官等,还有十殿阎王等。特别是总坛当中,绘制了神像,也就是几乎将神像画中所有的大小神灵都汇集于一身,包括三清、玉皇、王母等,还有老虎、蛇等自然界的崇拜。

由此可见,神像画就是瑶族神灵信仰的直接表达,瑶族将信仰的神灵绘制于纸上,更为直观,更易引起共鸣。

二、庇佑家族兴旺

一般给家里置办新的东西都希望是吉利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瑶族神像画也不例外。在神像画中大多会写上题记,我们可以从瑶族神像画题记中,看到瑶族人置办神像画的目的。

【题记】摘自狮东村白虎小组凤水成家中神像画

平乐府贺县信都乡尚稅山管入磉头埇居住······植福家主赵复通合家诚心请匠彩画行司大······共二堂工资银陆两叁不正彩画完成吉日点相之后保佑家门清吉人物安宁添丁进契耕作生成与人方便利济人间在家护屋出外护身传与日后子孙永远不替

梧州丹青钟敏海提

咸丰元年五月十六日点相

从上述题记我们可以发现,置办神像画无一例外都是希望保佑瑶人生活平安、六畜兴旺等庇佑作用,同时希望师门显应,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瑶族人的精神支柱,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让人想到会有神像画的庇佑而有勇于去面对困难。

三、沟通人神世界

神像画是神灵的外在直观表现,在仪式中是沟通人与神灵的媒介。在现今如此发达的社会,宗教文化在瑶族地区还如此盛行,丝毫没有随着生活的改善而影响神像画在仪式得使用以及在瑶族人心中的地位,主要原因是神像画在仪式中是沟通人神世界是不可或缺的媒介。

瑶族跟一些制度化的宗教不同,他们没有教堂、佛堂,举行各项仪式均在家主房子内进行,看起来相对随意和简陋,而通过神像画按神灵的尊卑主次一次悬挂,首先有营造宗教氛围的功能,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增强仪式气氛。其次还具有教化的功能,在如此强大宗教氛围下,人们有一种被神灵监控的感觉,自然不敢做一些对神灵不恭不敬之事,从而达到教化人们为善、敬畏的效果。神像画还是人神沟通的媒介,仪式上,师公通过神像画向各界神灵告知做法事由,恳请神灵下坛庇佑,只有通过神像画,师公才能“面对面”与神灵对话和邀请其下坛座坛,其他妖魔鬼怪才不能破坏仪式,才能保证整场仪式顺利进行。

可见,神像画如果仅仅作为一种画像,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只有通过仪式,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在仪式中刺激瑶族人内心的宗教感和神圣感,同时也建立起了鬼神与人的关系。

四、指导科仪规范

在神像画中,有许多神灵故事或者仪式过程,神仙画在宗教仪式中可以起到可以规范的作用。

在度戒仪式中,需要进行过火转、捧犁头、上刀山等高难度的仪式,一般人没有经过训练不敢贸然模仿。例如上刀梯的仪式,该仪式是在户外搭建一座刀梯,然后师男在师公的带领下逐一踩上刀梯登顶,经过这一过程实现度戒人员从身份地位低的等级向高等级跨越,在刀梯旁边,会挂着一张上刀梯的神像画,一方面是起到制造严肃气氛的作用,再者也是神灵的庇佑和见证。此时,成功上刀梯的人还可以拥有使用更多神像画的能力,并受到大家尊敬。

所以瑶族人在进行度戒时,一方面选挂海旛神像画以示请神庇佑之意,另一方面就是就是起到警示规范的意义,让师男们在师公的带领下踩火砖、上刀山,海旛神像画就像是教科书一样,正确指导师男行为。

五、职业身份标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职业人群有不同的符号标识,医生一般都穿着百大褂,老师教书用的是教科书,而神职人员,一般是比较有文化、有威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跟大家一样下地干活、工作生活,只有需要从事职能工作时,才会有比较明显的身份标识,如拥有和使用经书、穿道服,还有一样可以直接区分其为神职能者的就是神像画。

在土瑶地区,拥有神像画可以说识别神职能者的重要标识。而过山瑶则不同,在过山瑶地区,只要家里有人度戒,就拥有神像画,或者是家中有不吉利事情发生需要置办一堂神像画再用镇宅,所以过山瑶地区拥有神像画的家庭非常多。土瑶只有已经出师可以独立做法的神职能工作者,才有资格置办或者继承使用神像画。而一般村民是没有拥有神像画资格的。这是区分神职能者和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标识。

六、反应社会地位

土瑶地区,神职能者因其能拥有神像画,沟通人神世界,消灾祈福,会被认为是比较有能力和有威望的人,会获得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大家都会比较尊重他。

师公因法力和身份地位的不同,其拥有和使用神像画的数量也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一位师公可以从事大多的宗教仪式,他拥有画像的数量来判断他的身份地位的高低。在土瑶地区,只有能帮人度戒的师公才算是出师的师公,其才具备置办一堂神像画的资格。否则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置办神像画的。神像画的拥有和使用是对师公的认同得体验,其次,师公法力的高低也决定其使用神仙画的数量。当只是经过度戒,通晓一些简单仪式的师公,只能也只会使用4张行司画像,当他再经过更高一级别的度戒和学习之后,才能增加拥有神像画的数量,其拥有和使用神像画的数量,同时就划分了瑶族人宗教身份的地位高低。

七、结语

有学者说,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规范,是一种价值工具。神像画的出现和使用正是维护瑶族社会次序的工具之一,它体现了瑶族人的信仰文化,同时也指导着瑶族人进行人神沟通、规范着瑶族人的宗教仪式。如果单纯的将神像画看作是一种画像,其存在的价值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透过神像画的本身可以看到它的内涵,并从中得知瑶族人对神相画重视之情。

参考文献:

[1]黄建福.《盘瑶神像画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黄建福.《论神像画与瑶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文化价值》[J].广西社会科学,2013(07).

[3]梁宏章.《过山瑶的神像画——来自广西昭平县茅坪瑶寨的考察》[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瑶族功能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岭南苗族瑶族乡规民约述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