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涵及解决路径

2018-09-14卢云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路径转化

卢云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还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的转变,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解决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乎全局历史性的转变,在延续原来需求与供给间对立统一认识的框架基础上,顺应新时代要求,从需求方面看,人民已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衍生出一些级别更高、层次更深的需要。从供给方面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已经不那么落后,发展过程中日益突显的矛盾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面对新问题,化解新矛盾从根本上讲,只有从“供给”和“需求”上共同入手,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

(一)转变中的改变

1.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变

(1)行业发展不平衡

首先,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业之间不平衡。随着虚拟经济的盛行,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有些滞后,主要表现在大量金融资本都涌向了房地产行业,更有甚者,实体经济经营过程中保证正常经营的存量资金也抽离出来投入到虚拟经济里,虚拟经济诸如房地产业,房价持续上涨,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使得资金继续投入这些行业,导致实体经济运行乏力。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我国供给体系大多只能满足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制造业产业结构还处在较低水平。比如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并长期存在。 市场仍存在相当数量的“僵尸企业”,它们靠政府的补助混日,或者濒临破产边缘。优质企业尤其是世界一流制造企业数量较少。“规模指标占据市场优势,而在创新能力、品牌、商业模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产品结构档次偏低,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够。”[1]根本满足不了社会需要。导致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之间供需结构性失衡。

其次,工业和服务业之间不平衡。发展现阶段,存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服务业发展迅速而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的“结构失衡”,这种结构失衡造成的影响一是服务业资本深化程度不够,占比增长太快会降低全社会人均资本,进一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近些年,服务业占比提升过快而经济增速反呈下降趋势。二是服务业发展对知识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的专业化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会使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加大,同时,占比重增长过快还不利于经济的包容,可持续增长下降,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风险[2]。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第一,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东高西低的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沿海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外加地理环境的优势使这些地区优先发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东西部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集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的贡献相对较大,而西部地区要素生产力低,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程度慢,先天的地理劣势使得西部地区贫困县较多,发展包袱重,经济增长缓慢。导致东西部发展差距越拉越大。第二,城乡发展不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但是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生产力低下,要素配置不合理,工农业失衡现象依然存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城乡收入分配仍然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越大,农民收入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

(3)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

当前,我国仍然还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不够强,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仍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实现了极大飞跃,很多工农产品社都进入了世界前列,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大生产仍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要,各行业、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

(4)民生事业保障不充分

从社会基本保障体系看,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总体偏低,多层次、全覆盖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在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方面发展滞后。社会力量与主体承担的多层次补充体系不发达。灾害事故发生救助体系还存在明显缺陷。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充分,高品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及养老服务在农村地区还远满足不了需求。公共服务资源更多集聚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福利明显偏低。公共服务水平太低和社保制度不健全对居民的预期消费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使居民不愿意把消费意愿转化為消费需求导致供需失衡。

2.矛盾次要方面的转变

(1)人民需求多样化。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面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实现小康,不久的将来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群众不仅有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还有其他更多方面的需要。在物质生活方面,期待物品更丰盛,对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神文化方面,期待精神文化产品更丰富、更多元化,能满足不同层级人民的精神需要;在政治方面,期待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当家做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经济方面,期待财务自由,有更多的货币满足生活开支;在社会民生方面,期待各种保障机制更健全,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无后顾之忧;在生态环境方面,期待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协调发展,能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和谐的环境。

(2)人民需求升级化。民众对需求不再简单停留在物质文化上,而是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在既有的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上。从 “硬需要”层面看,既有的需要没有消失,并呈现升级态势,在原有需要的基础上,民众对社会环境、居住条件、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不断升级。在“软需要”層面,精神文化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转变中的不变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带来的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并没有改变本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社会发展规律呈现出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与之相适应。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还只是阶段性、部分质变,还只是从低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的一个过程,新社会主要矛盾延续了原社会主要矛盾,矛盾对立统一体仍然是“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居于这个历史阶段,我国的根本任务还是要落实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个重点上,从“生产方”和“需要方”共同入手,一方面,大力发展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生态生产在内的“大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大生产”供给方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从需要方入手,树立科学合理的需求观,鼓励正当需求的同时适当限制或抑制人们过快的需求增长,特别是要坚决抑制日益盛行的不合理的、病态的消费行为,如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

二、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矛盾累积隐患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新问题,化解新矛盾从根本上讲,只有从“供给”和“需求”上共同入手,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推动产品升级与质量提升

首先,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一是要升级企业主体,在经营管理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产品生产方面,重视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增值,不断生产品种齐全、功能多样的个性化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二是要努力满足中高端需求。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在提升消费品品质、增品种、创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要。三是要积极打造品牌经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创名牌和引进名牌政策扶持,搭建高水平的载体,强化企业品牌营造能力,突破品牌化发展的能力瓶颈。培育多层次产品品牌,塑造多元化企业品牌[3]。

(二)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改革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必须落实在企业层面。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去产能、化僵尸,加快实施国有企业调整。把减税降费作为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改革,突破自然垄断,降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在一些重要的新兴领域要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消除一切隐形障碍。“三是切实加大去杠杆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通过债转股等市场化方式,大力推动企业债务重组,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4]民营企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激发民企活力。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企进入竞争性领域,破除各种影响民企进入的隐性障碍,确保“非禁即入”政策落实落地。二是加大服务支持力度。为了降低企业成本采取减税降费,针对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问题,要制定有利于民企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提振民间投资活力。三是推动民企业去库存。房地产市场是去库存的攻坚领域,国家调控多年,但成效仍不显著,长期积累的矛盾问题已经逼近临界点,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三)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难题,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结构性问题就是要推进区域和国内资源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其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首先,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要分别把握发展重点,抓住地区比较优势灵活发展。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化的区域开发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其次,以东部地区为龙头, 横向带动中西部省市发展,将东中西三大板块连接起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分工协作,形成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区域格局。打破省际无形障碍,降低区域间交易成本,提升统一市场效率。最后,要着力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面制定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四)提高中低人群收入水平与合理控制高收入人群收入水平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环节。在收入分配方面,要增加中低群体收入水平,控制高收入群体收入,就要采取系统改革和政策调整。对中低收入群体,要提高个税起征点,要完善工资制度,及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针对农民,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促进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要提高贫困人口标准线,完善对贫困人口的补助政策。对高收入群体,严格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最后,要逐步缩小行业及区域工资收入差距。

(五)完善民生福利与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方面,要坚持多层次、全覆盖方针。一是要完善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把财政资金更多投向有利于民生保障项目建立,增加政府在社会民生福利诸如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健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全民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全体职工个人与单位共同负担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二是要完善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要经常性的公布调整各个地方的“贫困线”,保障社会成员遭遇各种灾害变故时能得到有效救助。畅通“失业-培训-再就业”通道,解决各种结构性失业。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9).

[2]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9).

[3]江苏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四个层面同时发力[J].决策参阅,2016(20).

[4]马海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五个层面发力[J].行政管理改革,2017(3):57.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路径转化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