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油脂博物馆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2018-09-14刘亚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油脂汉字文字

刘亚东

一、静态LOGO设计

LOGO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在设计方案的伊始,首先对LOGO的设计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思维构架,主要分为设计初期、设计思路完善期和设计成熟期三个阶段。

设计初期我们进行收集资料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吸收成功标志案例的经验、洞悉成功案例的设计思路、了解油的文化背景。首先,收集现有博物馆的LOGO,并将其进一步分类,分为主题性博物馆、历史性博物馆、地方性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其次,将成功案例标志的设计分为了三个类别,第一类是文字变形的LOGO、第二类是用物体来指代其含义的LOGO(例如司法博物馆就是利用天秤来代表公平、湖北图书馆是将文字改两个文字相互融合)如图1、2。第三种就是以场馆建筑微纹样来进行设计(如上海博物馆)图3。最后,将油脂在中国的文化背景收集起来,以备之后分析。

收集资料后进行单字分析,中国油脂博物馆顾名思义是讲油脂在中国的发展过程,要将油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提炼出来。其次,将“油”和“脂”字从古至今的字义与字形以及油脂的制作工艺进行搜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成功案例中视觉效果和博物馆的性质结合最为贴切的表现方式是文字变形。同时根据单字分析,油脂在中国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制作工艺这两点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油”字从古至今的字形少有变化,但它的制作工艺与为人们带来的福利却是随着历史的变更不断变化的。

进入设计完善期。首先确立油脂博物馆标志采取文字变形的方式,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将两个汉字通过部分偏旁的重叠和合并达到合二为一的图形化理想效果。第二种是一个汉字完全包含第二个汉字的关系。第三种,将单个汉字扭曲为图形,达到以字传义。根据中国油脂博物馆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博物馆一期展区有3000余平方米,主要分为古代油脂馆、近代油脂馆、现代油脂馆、油脂科普馆等八个主题展馆,馆内设计将融合4D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来增强参观者感受度和参与感。中国油脂博物馆的主要宗旨是让参观者可以看到油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油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油对人类的意义。由此明确了一个方向,中国油脂博物馆是在阐述油脂对人类的影响。综上所述,中国油脂博物馆的LOGO采用文字变形的形式,“油脂”可以解释为“油旨”,在汉字中,“旨”这个字的含义为意义甚至有着更高的概括性。油脂的脂,发音与旨相同,所以可以将“油”字与“旨”字结合,油的右半部份和“旨”字可以融合并组成两个汉字共用的部分,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设计完善期,我们的目的是将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决,在草图绘制中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字形组合中长宽比例的问题。如果长宽比例不协调,出来的设计不仅谈不上有美感,更谈不上和油脂博物馆的宗旨契合。第二,是偏旁部首的问题,因为汉字重叠部分使用的是简体字,所以我优先使用“氵”来进行实验组和,效果不佳。所以我采用搜集到的篆体字三点水,整体效果搭配十分得体并且能达到“油”这种液体滴下来状态的感觉。

设计成熟时期,需要把我之前所有的资料和不完善的设计全面深化,完善细节。首先汉字组合过程中的笔画对齐这个问题,汉字给人的印象是横平竖直的,所以即使要把汉字变形依然要有这个特点。

我们既要汉字组合后的图形保持理解上的形状,同样也要遵循汉字本身的美观,所以在较多的笔画之中,尽量做到横竖对齐。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就是趣味性,本身如果汉字组合图形设计过于方正,会显得有些呆板,尤其是放大了之后,反复试验之后,觉得在中间下面这个部分,把原本简单竖直的笔画蜿蜒曲折,但又不会破坏原本和谐的美感,这我认为是个比较出彩的地方,还有在每一个拐角处,我都设计了和中国油脂博物馆这几个汉字相同字体的一些小细节。

最后的成稿整体使用了黄金比例的那个数据,1∶0.168这个比例来调整整体的长宽比例,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实用的数据比例,因为我们的汉字图形是比较方正的,有筋骨的,所以使用上这个比例会很得体。

二、动态LOGO设计

在设计之初,我了解到每一个GIF动态LOGO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脚本设计的问题,所以如何构思脚本成了本次设计的重中之重。我把设计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首先,了解logo设计思路,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么设计的好处在哪里。其次,搜集大量动态LOGO的资料,观察并分析这些漂亮的动态LOGO的脚本是如何设计的,取意还是取形。最后,如何构思自己的脚本,如何把每一帧画面处理得恰到好处。

在第一阶段,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通过分析确定使用汉字变形的方式来呈现最终的效果,油脂不仅是可以满足人类食用的需求,同时可以满足人类工业使用上的需求,所以简单以吃这个点来概括油脂博物馆是不妥当的。

在第二阶段,动态LOGO有一个规律,设计师往往会把静态LOGO的制作过程进行拆解,然后分布制作再加上有机的结合和过渡,画面会非常自然和谐。还有一类是反其道行之,直接呈现最终的效果,然后通过和这个LOGO相应的公司的生产工艺或是他们的产品做结合,通过轨迹运动或者是在他们的产品特点上做文章。这给了我比较大的启发,有了大概的制作思路。

在第三阶段,就是整个制作的过程。根据第二阶段总结出来的两条思路,第一条:正向思维的,整个GIF就是描绘整个汉字组合的过程,我也认为这个路线是最合适的。通过对古法榨油过程的了解,我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使用压榨这种方法,最普遍的就是截取一根长的树木,从中间掏空一部分,固定上制作好的油饼环,然后留出一个小的空隙,插入结实的木桩,然后在房梁上悬挂好结实的尼龙绳,绳子上拴好有一定重量的大石头,石头的面要平整些,方便在击打木桩时将力量傳递进去,这种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优秀智慧的榨油方法,即使是在如此发达的现代,依旧有不少企业在采用。所以我的第一帧就打算使用场景。(如图4)

有了第一帧后,之后的思路就畅快了许多。第一帧制作完成后,那么脚本的设计不可能直接跳到文字部分,肯定需要过渡,有合理的剧情推导才可以的。如图5所示:

在上述4张图片之后,油的部分成为了边旁部首,榨油的锤子加上上面的绳子成为了油的另一边,到这里为止,基本就由形转换到文字了。这一步出现另外一个汉字,油脂的脂。油和旨两个字,已经区分开了,三点水的边旁部首,在一开始就设计是多滴油组合而成,直接把它拉成这种古体的样式。

总结来说,这次制作GIF动态LOGO,我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接触到了新鲜的东西,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同时我对动态效果制作的领域颇感兴趣,总之,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者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油脂汉字文字
A taste of Peking duck
Al-Zr-CeO2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油脂环氧化性能
中国油脂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油脂》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