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语在日文翻译中的实践应用
2018-09-14付佳楠
付佳楠
摘要:政治文献的翻译是我国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国民众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实际情况和政策的窗口。近年来,针对政治文献的翻译文本进行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也日益增多。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对等原则为理论依据,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中日文本,从形式和动态对等两个方面来探究成语在翻译中体现出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日文翻译; 成语; 对等原则
我国政治文献的内容多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政治文献翻译文本的传播不仅能让国外民众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实际情况,而且对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思想文化交流、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献中有大量的有关中国体制与文化的专有词汇,如何将其准确地理解并翻译出来,不仅要体现政治文献高度严谨的行文特点,并且还要兼顾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这是对译者的要求和考验。本文以新华社全文公布的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中共中央编译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日译本为考察范围,从三万余字的报告中的百余个成语中抽取出若干个,将之与尤金·奈达的对等原则相结合,详细分析成语在翻译中的实践应用。
一、成语在翻译中的形式对等表现
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这样的翻译中,译者关注的是诗与诗、句与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对应。从这种以形式为导向的立场看,译者更关心的是,接受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地和源语中的各种因素分别对应。这就意味着接受文化中的信息要不断地与源语文化中的信息相比较,以确定精准和确切的标准。
日文是中国文字传入日本之后创造出来的文字,日语的翻译优势就在于可以找到对应的日语的“成語”类似表达。中日成语翻译的形式对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完全对等。一种是内容上的完全贴合。表1是笔者从十九大报告翻译文本中选取的从形式到内容完全对等的成语例。
从表1可以看出,日语因为采用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有一部分成语是完全可以将中文转换成日语汉字成语来使用的,例如表1中的①-⑥。另外还有一些成语可以四字对应,但是在语序和汉字使用上会有个别的差异,例如⑦- 的全心全意的“全”在日文中改为了“誠”,“不屈不挠”颠倒了前后顺序,变为“不撓不屈”。这种翻译基本上是把四字组合的形式和成语内容完全地统一了起来。
除此之外,当有的成语并没有上文所述的形式上完全契合的四字表达时,就会采用内容上对等的方式来进行翻译。因为日语和汉语的语序不同,中文是主谓宾,而日语有谓语后置的特点,对应的日语表达就变成了主宾谓。表2是笔者从十九大报告翻译文本中选取的内容对等的成语例。
例如①和②,在中文的结构上是谓宾形式,译为日语后,谓语后置就变成了初心(宾格助词)不忘、思想(宾格助词)解放的表达。③和④这种谓宾谓宾的重叠形式同样也是把宾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采用日语的语法结构来进行翻译。最后两个成语是主谓的形式,日语的表达语序就是相同的。使用这样的形式来进行翻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成语的原有含义,并且也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和习惯。
从上文中的尤金·奈达关于形式对等原则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文本翻译时遵守形式对等原则的翻译在形式和内容上始终是以形式为主导的。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出现内容表达错误的情况,多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脚注、括号甚至斜体来给该词语添加注解。但政治文献中的成语翻译所体现的形式对等要比一般文本的翻译表达更严谨,除了要体现语法和构词等这种形式上的一致之外,还要精炼语言,达到准确地把原文文本的意义传达出去。所以,成语翻译很少会出现添加注解或者脚注的情况。
二、成语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表现
动态对等的翻译以表达方式的完全自然为目标,而且尝试将接受者与自身文化语境中的行为方式联系起来,并不坚持读者只有理解了源语语境中的文化模式才能理解信息。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里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种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汉语成语格式固定化,且出自中国本身的文化背景及语义背景,对于在中国语言环境影响下的人来说,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下的外国民众来说,如果用形式对等的方式来翻译就会引起他们的困惑,甚至会产生很大的歧义。表3是笔者从十九大报告翻译文本中选取的成语的动态对等例。
表3中列出的四个成语都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词语。①中的“應运而生”出自汉·荀悦《汉纪后序》:“实天生德,应运建立。”“运”现泛指时机,原指“天命”,在中文语境下会包含顺应时代命运而生的内在涵义。如果按照形式对等在日本语境下翻译这个成语,体现出的内在含义会非常繁琐,而且在这句话的前文中已经阐述了共产党诞生的背景,那日文只需用一个“ついに”就体现了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②的“主心骨”是三字成语,引申为可以倚仗、作为凭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在日语中“骨”这个词虽然也有骨干和要点的意思,但是表达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更多用的是“大黒柱”,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日式房屋的顶梁柱,在现代更多引申为指一家的主人、核心人物,所以选用“大黒柱”来做置换是更符合日文表达的。
“海晏河清”的“河”指的是黄河。“朗朗乾坤”中的“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两者在《周易》中的含义都是指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景象,所以这里就没有必要对“乾、坤”和“河”的意象进行解释,直接把天下太平的主旨译出来即可。④“五湖四海”同样是以我国的地理环境为背景的,指中国的疆土,但是对于不了解中国的日本民众来说并不会联想到中国的国土,所以换成对应的“津々浦々”是较合适的。
从上面的例证我们可以看出,动态对等原则相对于形式对等来说,更注重作为接受语受众的感受和理解,在文本上力求找到“与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如果不能找到对等的词汇就会像①和③一样把成语的意思简化,仅简单地阐述该成语的中心主旨即可。
在动态对等原则上,政治文献翻译和一般文本翻译的表达比较相近,都是寻找最贴近受众语言的表达词语,如果找不到对应的词来替换,就会换成接近该词意思、主旨的句子。
三、 其他的表现方式
另外还有一些比較特殊的表达方式,由于在政治文献中所占比例并不多,故在此只做简短的阐述。如在翻译中有些词语或短语在日文中反而译为成语。例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日文中直译的话就是“呼吸と運命を共にし、心と心を繋ぐ”,这样的表达就不符合政治语言高度浓缩的特点,取其主题译为“一心同体”四字熟语就更符合政治文献的精炼表达。还如“干净”这个词,在政治文献中引申为形容官员为官清廉,不收受贿赂。但是在日文中“干净”对应的“綺麗”这个词只用来形容场所或者是个人仪表干净整洁,所以要置换成“清廉潔白”。政治文献的词语是精炼出来的语言,如果不考虑两国间文化语境,只是按照词的字面意思来直译,就会导致翻译出来的文章繁复冗长甚至出现歧义。所以在翻译实践中,要牢牢把握住句子的主旨,避免误译和多译,力求用最精确的语言阐述。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成语翻译都是固定的,有时根据上下文的表述,会对同样的成语进行不一样的翻译处理。例如下面这两句话中都用同样的成语“兼收并蓄”①和而不同,兼收并蓄。②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①在翻译中译为了“多様性を尊重してあらゆるものを受け入れる”,尊重多样性,接受所有的事物。②译为“自らを主体に、他者の文化を差別なく受け入れて併せ持つ”以自己为主体,无差别地接受他人的文化。“兼收并蓄”是指吸收、招拢多方面的人才或事物。从译文来说①是最贴切的解读,在②中因为上文的“以我为主”明确了“我”为中心,所以将“兼收并蓄”译为和“我”相对应的“他者”的文化。在政治文献中政策和制度的专有名称的翻译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成语是一种具有概括总结性的词语,在政治文献翻译实践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灵活应对。
从对等原则上来看,近年来的翻译观点越来越侧重于动态对等,尤其是在文学领域,甚至还出现了对形式对等的批判观点,认为它是不自然的、不确切的翻译。但是政治文献的翻译却更加侧重形式对等原则,而且和其他的翻译类型相比,还要控制括号和注释的数量,精炼且准确地表达出成语的意思。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贴切的翻译。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