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王佐良《论读书》翻译过程中的显化与隐化

2018-09-14邓倩

青年时代 2018年17期
关键词:翻译

邓倩

摘 要:王佐良翻译的《论读书》可谓是一篇完美的译作,在翻译过程中,王佐良先生充分运用了显化与隐化的翻译方法,使得原作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再现。本文研究并总结了王佐良所译的《论读书》中翻译语言的显化现象与隐化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论读书》;翻译;显化;隐化

一、显化与隐化的概述

翻译中的显化和隐化是近年翻译界刚刚注意到并作理论性研究的翻译现象。最早对显化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是Blum Kulka,她认为“译者对原文进行解译的过程可能导致译语文本比源语文本冗长”,而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译语中提高了衔接上的外显程度造成的”(Blum-Kulka 1986: 19)。

所谓显化,指的是“目标文本以更明显的形式表述源文本的信息,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增添解释性短语或添加连接词等来增强译本的逻辑性和易解性”(Shuttleworth & Cowie 1997: 55)。

与显化现象对立存在的是翻译中的隐化现象。“隐化”这一概念最早由Vinay于1958年提出,是指目标文本通过概括信息或删除连接词等有意忽略或省译源语文本中的某些部分。由显化现象的普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如果目标文本以显化的方式表述原文本,那么在将目标文本回译为源语言时,准确的回译将不可避免地运用隐化处理。事实也正是如此,由于汉语与英语在指称形式、连接词、造句结构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两种语言在互译过程中会发生隐化现象。

二、显化与隐化产生的原因

导致翻译中的隐化和显化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语言方面。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和汉藏两大语系,在具体语言结构上差异巨大。英语句式强调的是“形合”,即造句讲求句式完整、合乎语法,其逻辑严密性要求连接词使用到位、人称指代准确清楚。而汉语句式更多的是“意合”,只要意思连贯通顺,形式上的考虑是次要的。因此只要逻辑思维中可以“意会”的,在汉语中是无需反复指出的。二是文化差异因素。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不同,通常情况下,承载内涵越丰富的文化,语言文本的隐化程度越高;而承载内涵越贫乏的文化,语言文本的隐化程度越低,在表达上多用解释性词语。翻译的目的首先是“信”,所以译者需要通过加注、释义等方法将不同文化承载的内涵以及文化缺失的部分进行显化表达。

三、王佐良《论读书》翻译过程中的显化及原因分析

分析发现,汉译英时显化运用的较多,而英译汉时意义上的隐化则普遍存在。即便如此,由于中西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差异,王佐良《论读书》的翻译中也存在一些显化现象。

(一)重复

中国人是环形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则是线型思维方式。英语中较少使用重复,常用代替词或省略等方式。而汉语喜欢重复,在语言使用中经常运用相同、相似或相对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英译汉时,在原文省略的地方可以进行显化处理。

如,在翻译“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時,王佐良先生译为“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原文只用了一次“their chief use for”,避免重复,而译文将其重复三次,保持语义完整,结构对称,读起来充满韵律与节奏感。

(二)代词的显化

中文多用名词或名词省略,而英文多用代词。所以在英译汉中,经常将英语的代词显化,替换为具体指代之物。

如,王佐良先生将“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译为“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将代词“they”进行显化处理,指意明确,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三)文化负载词的显化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存在很多文化空白现象,而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理解原文的观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加注法或释义法对原文进行显化表达。

在《论读书》中,有一句“Bowling is good for the stone and reins”,王佐良先生将其译为“滚球利睾肾”,“bowling”是一个文化负载词,保龄球是西方一些国家很流行的一项运动,而在中国也有类似保龄球的运动,称为“滚球”。鉴于此译文的文体风格偏向古文,所以王佐良先生直接用“滚球”这一符合译文风格的词去表达。同时,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显化手段,也可以称之为异化,有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原文。

四、王佐良《论读书》翻译过程中的隐化及原因分析

王佐良先生《论读书》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化手法,最明显的有逻辑关系词的隐化、人称代词的隐化和词汇笼统化。

(一)逻辑关系词的隐化

汉语重意合,行文多用隐性连贯,着重表现功能意义,以神统形。而英语重形合,多用显性连接,行文依赖词语本身的形态进行标记,词语和分句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因此在英译汉时需要适当地将一些逻辑关系词隐化,借助句子隐含的逻辑来实现局部之间的连接,使各句衔接自如。

如,王佐良先生使用隐化法,把由if引导的三个并列条件句“if a man write little,...if he confer little,...and if he read little,...”译成了前置定语:“不常做笔记者…,不常讨论者…,不常读书者…”,而没有译成源语中状语的形式,读起来更加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主语的隐化

上文提到过,英文中多用代词指代,而中文则常省略,英文句子结构严谨,每一个句子必须要有主语,而中文句子则常常无主语,多流水句、松散句、紧缩句、连动句等,所以英译汉时,在适当的地方要进行隐化主语处理。

如,在翻译“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这一句时,王佐良先生驾轻就熟地隐化了主语,将其译为“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将原文简化为纯粹地道的汉语,虽未指明受事者,但不会造成任何理解上的困难,反而更加简洁明了,没有一丝累赘拖沓,形成排比句式,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

(三)词汇笼统化

出于行文需要,译者常常会将部分表具体含义的词语译成具有笼统意義的词语或意义更广泛的词语。

例如,王佐良先生在翻译“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confuse;...nor to find talk anddiscourse;...”时,将“contradict and confuse”译为“存心谙难”,而姚宗立将其译为“挑碴”和“唱反调”,虽然二者都准确表达了原文的含义,但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更加简洁明了,用词更加精准。译文读者读到“谙难”一词,便能立即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含义,脑海里会闪现出读书时与作者较劲的一些表现,如反驳、吹毛求疵、甚至无中生有的横加指责等,这一译法灵活巧妙,值得称赞。

五、结语

显化的运用让王佐良先生的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也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原文;而隐化的运用则让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节奏美,避免了英译汉过程中迁移性信息冗余的翻译腔,实现了译文和原文之间的等效。显化与隐化的相互结合,成就了一篇完美的译作,值得广大译者学习与效仿。

翻译中的隐化和显化都是十分重要的,译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现象为翻译服务,合理地运用显化和隐化策略可以帮助译者更灵活地表达原文涵义,达到“信、达、雅”的翻译结果。

参考文献:

[1]Blum-Kulka, S. 1986.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 In J. House&S.; Blum-Kulka(eds.).1986.Interlingual and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tudie.Tubingen: Narr.

[2]Shuttleworth, Mark & CowieMoira. 1997. Dictionary ofTranslationStudies.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3]刘畅.浅析翻译过程中的隐化和显化[J].科教文汇,2006(09).

[4]周果.汉英在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上的比较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5]苏伟伟.论名作Of Studies的风格传译[D].福建师范大学,2012(01).

猜你喜欢

翻译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从句子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