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贾平凹散文中的哲理思考

2018-09-14王泾丞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

王泾丞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散文界涌现出了一批充满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散文新秀。贾平凹在这一时期的成就无疑是卓越的。贾平凹的散文立足于生活之中,其间既充满了对生活的回忆,又包含了对自身独特经历的反思。而这种反思自然而然地贯穿其散文之中,风格诙谐而充满禅意,又能引发读者哲理思考。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哲理思考

贾平凹散文中的哲理思考是丰富的,这种思考既在于对人性本身的思考,也包括着对于周遭事物、生命意义的思考,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统一为整体的观点无疑是高明的、深刻的。贾平凹的散文,给人的阅读感受是他与自然的亲和、相通相融,在物我的对视互感中,达到了一种物我的统一境界。他的文章是自我性情的书写,心态的外观,才思的挥洒。不得不说,贾平凹将禅意与哲学反思相互交融,给人们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活场景。与此同时,他也以幽默和讽刺将社会黑暗的一面摆上台面,直击现实,追求一个自己心里的纯净世界。归根到底,贾平凹的哲理思考是建立在他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纯净社会的向往上的。

一、贾平凹散文哲理思考的特征

(一)源自生活的生命意识

贾平凹的散文源于生活,虽然其中不乏日常往事,平淡言语,但却并不做过多的理性阐述,反而更切合于人生而有之的直觉,通过本身强大的发现力和观察力,深入生活的细微之处,去发掘扣人心弦的神秘场景。但是,就是在这种神秘与朦胧中,却依旧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内容,一种需要深入体会,细腻感悟的哲理内容。诚然,这份神秘与朦胧给予读者极大的阅读快感,但贾平凹亦从未将文字作为宣泄情感的工具,反而将文字的魅力发扬光大,用最质朴的语言、最深切的情感隐含着最超然的哲理。贾平凹散文的语言造就独特的艺术气韵。其所以充盈正来自他顽强的主体精神和强烈的生命意识。从本身出发,缘生命而行,贾平凹朴实的言语间支撑起的是一片天地,一片由人类原本的生命思考组成的一片天地。生命意识正是贾平凹散文的高明之处,不局限于文字,不局限于题材,而是在其强烈的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以及深入地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中将散文的张力发挥到极致。

(二)內在的禅意美学

禅意是贾平凹散文之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哲理思考的重要内涵。就如他的文章《月迹》,出发点月光就已经作为标志性的符号将其禅意美学的思考体现出来。而纵看全文,以月为题的文章都富含着禅意。可见,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正作为不可或缺的给养,不断地供给着贾平凹的散文发展成长,而禅意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禅意给予了其散文超然的境界,这种超然于事外的态度,绝不是随笔写成的,而必是经历了作者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后得出的。不得不承认,禅学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无数文人墨客都在参禅的道路上体悟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深刻见地。深入禅意美学的超然境界带给贾平凹更高层次的视角,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他都能从更高一个层面去窥探事情的本质,或者说,禅意美学给予了贾平凹一个上帝一般的视角,让他可以静静地抽身世外的对待生活。这才是人生本应拥有的意义。超然物外来自于一种对于生活本真的绝对信服,只有将生活真真切切的接纳,才能做到在平淡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更加趣味的故事。贾平凹的超然便来源于这种对于生活的全盘接受。以不变应万变,无论生活给予自己什么,皆是泰然自若。

(三)本质上的归真意识

贾平凹的散文美学追求还源于对自然、对人类、对生活的纯真、真挚的热爱,源于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不懈追求以及土生土长、养育了他的黄土高原。家乡的一切:一滴水、一轮月、一首歌、一个人都是他创作的源泉,那便是他的归真意识。他散文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那种充满了真情的主体精神,以一种生命的冲创力抒发着作者的精神自由。他的每一篇创作都是源于内心的呼唤,是普通生活哲理的自然梳理和折射。不做作,不刻意,将普通社会中的凡人凡事,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平淡无奇的一次回忆,写出诗意,反思出哲理,映射出不平凡的光辉。与其说贾平凹的散文是一种文学创作,倒不如说其本质上是生活的再现。贾平凹散文对于生活的契合程度是远超想象的。哪怕是生活之中再细微而渺小的事物,到了贾平凹的笔下都将会发挥出生活本真的神秘力量,以最细小的事物吸引读者全神贯注于其作品之中。归真的背后是一种极简主义的普通与平凡,而在这种普通与平常的背后却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情感,人世韵味。就好比《五味巷》《十字街菜市》《秦腔》几部作品,最朴素的生活中反映着最真切的哲理。极其平常的事物下蕴含着丰富至极的情感,或是对家乡,或是对亲人,或是对自然万物。其本身所蕴含的归真意识赋予了平凡以不凡,赋予了朴素以灵动,赋予了普通以神趣。

(四)形式上的幽默手法

“夜一降临, 都市里那路灯杆下必有一摊一摊围观下棋的。他们是些有家不归之人 , 亲善妻子儿女不如亲善棋盘棋子, 借公家的不掏电费的路灯, 借夜晚不扣工资的时间, 大摆擂台。围观的一律伸长脖子, 双目圆睁, 嘶声叫嚷着自己的见解,都企图垂帘听政 ,但往往弈者仰头看看 ,坚不听从,不听则骂:臭棋!骂臭棋 , 弈者不应 ,大将风范 ,应者则是别的观弈人, 双方就各持己见 , 最后变脸失色 ,口出秽言, 甚至大打出手。”真实的生活中少不了趣味的元素,贾平凹的生活中亦是如此,这种趣味也被贾平凹运用到散文写作之中,而恰巧这种趣味与他的超然物外相呼应相结合,成为贾平凹散文中难得的一部分,这份幽默与讽刺的元素也以独特的风格融入了散文创作的反思之中,将哲学意蕴展现了出来。一味地铺陈叙述或是哲理阐述带给读者的必然是枯燥和乏味,灵活地运用幽默元素、讽刺手法可以巧妙避免这种乏味。从这一点看,贾平凹十分聪明,手法不留痕迹,在不经意之间将读者引入自身的幽默理论,在灵活的笔触和灵动的叙述间抒发自身的哲理思考,而使得读者欣然接受其深入的理性思考。

二、贾平凹散文哲理思考的来源

贾平凹的散文来自于他对于生活的探索和不断思考,来自于他生命中的深入观察和往事回忆。他散文中的西部文化,在文字的简单书写中体现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的人生阅历乃至于洞悉世事的哲理思考。时代是贾平凹最充实、直接的文学素材,从每一个时代的不同生活出发,经历给人的无穷感想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文学高峰,也给予世人不断的因果反思,正是这份反思支撑起了贾平凹散文中的哲理性。

贾平凹的思考角度是十分宽广的,虽然着眼于平凡的生活,但是由生活参悟出的道理却涵盖着历史古今,方方面面。贾平凹对于生命的理解是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在这里可以将其理解归纳入其哲理思考的范畴之中。从宏观角度看,贾平凹的思考是多层面的。多数作家在思考人生时往往以个人、群体、自然中的一个作为基准点,而贾平凹却不同,上到自然万物,下到一花一木的一个立体体系,便是其思考哲理的基准单位。不局限于一隅,而是宏观去看,多层次理解,这样得到的哲理思考也必将更加深刻和透彻。贾平凹的悟性非比寻常,而好的散文也正是由一份悟性得出的。悟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知识体系都会使悟性存在差异。贾平凹的悟性正是与其哲理思考携手并进,相互扶持,相互推动。同时,以禅意美学、归真意识、生命意识为基准体系的思考方式让贾平凹的哲理思考更上一层楼, 他将禅学中的超然,生活中的平凡,交流中的幽默体验和艺术的追求和谐地交融起来,形成了属于贾平凹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特见解的、与自然相互依存而和谐的反思哲理。同时运用这种哲理思考,进一步参悟生命的本质,将哲理思考升华为对世间万物存在方式的和谐方式的寻找。贾平凹的散文始终是这样出于生活之中,在最具有泥土芬芳和生活本质的的点滴故事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三、贾平凹散文哲理思考的现实意义

这就是贾平凹散文的高明之处,在结合禅意美学和幽默元素的同时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感悟在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回归到生活的本真,用一份淡然的禅意去感悟生命的意义,用一份幽默去反思社会的现实,歌颂生命自由。贾平凹散文中渴求和称颂的自由不同于那种逃避社会现实的超然世外的自由。他将对于世界的哲理思考落在笔端的同时也将这种思考的积极意义传递给他人,传递给社会。深入研究贾平凹的哲理思考,一方面可以带给人们深入的反思,加深自己对于生命与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和对腐朽文化的讽刺,促进人们共同创造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读贾平凹,得到的是朴实、是深刻、也是超然。他的哲理思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讀者群体,引发社会深刻的反思,促使人们从本心出发,形成一种向上的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贾平凹.自在独行[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2] 侯业智.于平凡中洞见生命的真谛——浅析贾平凹散文中的哲理叙事[J].大众文艺,2010(2).

[3] 费秉勋.论贾平凹散文的生命意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4] 曹鸿英.贾平凹散文的归真意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5] 贾平凹.贾平凹散文:弈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 杨丽灵.论贾平凹散文创作个性特征[D].华南师范大学.2012.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贾平凹散文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贾平凹:那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李世南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贾平凹书法作品欣赏
西安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