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的景观构成要素探究

2018-09-14张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可持续

摘 要:以可持续作为前提,从景观要素的基本构成入手,分析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景观各要素的特性进行阐释,从而对可持续景观的诸多构成要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景观构成要素;景观材料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6SJD760030)]

在景观设计学的领域中,可持续的景观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中的景观模式使人类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受到伤害的程度降至最低。因此所有的景观构成要素共同发生作用,才能最终决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出发,探讨了可持续的景观构成要素。

一、景观的构成要素

对于景观的解释,在不同的领域、文献资料中也各不相同。从广义上来讲,是对具有审美、资源价值、文化意义和生态功能的事物的概括。由此可见,景观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复杂概念。一般来说,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和工程设施景观三大类。每一大类下又会有详细的分类,层层规整下去也就知晓了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景观的构成要素很难一一赘述。譬如自然景观就可以再划分为山岳景观、水域景观、气候天象景观、生物景观。山、水、气、光、动物、植物等就是自然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些自然要素的巧妙结合,就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

(一)要素

组成系统中,最小的结构部分就是要素,也称为构成元素。

元素是构成客观事物存在并维持其运动的最小单位。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是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系统生产、改变和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个系统的基本单元,元素是分层的,相对于系统它是一个元素,相对于构成它的元素是一个系统。该系统是独立的和支柱的。在一定的结构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性质。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系统中的性质、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如果系统中一个要素与其他要素有过大的差异,那么便会自行脱离或被清除。正如社会制度是一个由个体构成的系统一样,人是社会动物,以人为本才可以形成一个社会系统。但人也可以被看作是基于细胞的系统。细胞没有社会属性,不可能把社会系统分割成细胞。要素还具有与系统不同的明显特征,即个别性,多样性,不可分割性。

(二)景观构成要素

景观是由景观系统的各个结构部分组成。所有景观小的部分相结合,也就是所有的景观构成要素共同发生作用,各个构成部分的效果也就决定了整个景观的质量和效果。景观这个有机体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便是景观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履行其各单元的职责,形成了每一个空间系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印象,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使命。景观材料也可被理解为是景观构成要素中的重要组成,无论是人工,亦或是自然资源,只要其能够应用于景观的设计中,那么都可以称之为景观材料。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的日趋丰富,以及景观设计的观念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景观材料的设计和应用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向创新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完善。所以,其设计在技术、构造以及材料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改变。因此,景观材料在景观设计这一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设计的概念实现与形式,最终落实到材料上,所以材料便是设计所使用的语言。

1.景观自然材料

景观自然材料顾名思义是自然存在于景观之中的资源,能够应用于景观设计之中。譬如水景材料、山石材料、植物材料等。

中国园林擅长应用植物题材来表达造园的意境,用花木作为造景主题来创造风景点或着是建设主题花园。譬如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首先体现主题思想——柳浪闻莺,柳树以一定的数量配置于主要位置,形成柳浪景观。为了体现闻莺的主题,在闻莺馆的四周,种有多层次的、与假山结合的乔灌木,如南天竹、山茶、玉兰、鸡爪槭、香樟、垂柳等,使闻莺馆隐蔽于树丛之中,建筑色彩比较深暗,加强了密林隐蔽的感觉,周围还种有许多瑞香、腊梅、桂花等香花植物,增加了鸟语花香的意趣。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位于三岔路口,三面环水,一面邻山。在植物配置方面,基本上选用较高大的乔木,如垂柳、榔榆等,其中以垂柳为主,灌木以迎春为主,四周皆荷,每当仲夏季节,柳荫树密,荷风拂面,清香四溢,体现荷风四面之意。由此可见,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化观赏价值及艺术水平的高低。

在中国漫长的造园的历史进程中,奇石在园林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有具象之美和抽象之意的造园元素,是具有灵性的语言符号,因此成为营造园林意境的理想元素。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庭无石不贵,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奇石的引用要追求自然之美,增加其野趣,奇石需形象化,做到“片山多致,寸石生情”。

奇石在形式上讲究的是“丑、瘦、漏、皱、透”。在安置这些奇石时,根据它的体量大小、形貌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去匹配周围的空间环境。譬如苏州的冠云峰体量很大,就必须安置于空阔显豁的空间中。冠云峰因其形又名观音峰,它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

2.景观人工材料

景觀人工材料主要包括了混凝土景观材料、石材景观材料、木材景观材料、烧结景观材料、金属景观材料、玻璃景观材料、塑料景观材料等。

譬如景观石材类地面铺装材料主要有三种。一是花岗岩类:如芝麻白、芝麻黑、芝麻灰等,多采用火烧板。二是片岩类:如青石板。三是卵石类:如河卵石(包括碎石米)。

二、可持续景观

于2009年12月,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人们开始关注生态、节能、低碳等方面。在人口增加、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等问题严重的当下,可持续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恢复、湿地保护等在整个景观行业受到热议。

可持续景观的定义——景观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视觉享受、美学意义,也包括生态影响、文化内涵等。景观反映着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景观规划设计便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可持续景观就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

景观设计和可持续两者之间本来就不是相驳的,甚至可以说可持续与景观本该融为一体,是以人类自我为中心和以生态生物为中心的高度统一。就这一点来说,可持续也是景观设计的立命根本与唯一出路。

早在1993年10月份,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发表了《ASLA 环境与发展宣言》,并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环境与发展的概念。其宣言提出:景观是支持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各种自然过程的载体。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要维护和建立完善、健康的景观体系。

三、景观构成要素中可持续性的体现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融入可持续的元素。在此,以小见大,探讨景观基本的构成要素中可持续性设计的融入。

首先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节能技术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营造一种低碳又环保的绿色主题,是当下国际发展的大趋势。近几年来,随着中外交流愈加频繁,低碳环保材料在我国渐渐普及开来,相对于传统材料,新型的低碳环保材料既极大程度地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景觀设计中,景观材料举足轻重,因为新型环保材料利用节能又环保的生产技术,既节约了自然资源,又做到了不会产生污染物,低能源消耗。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不仅仅是低碳环保,也会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一)新型地面铺装材料

在谈到可持续生态时,第一想到的便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水”的城市。平时下雨时集合了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系统,当需要使用时及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中最重要的材料就是透水砖。透水砖指具有渗透水功能的砖种,起源于荷兰,是用于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隆重诞生的世纪环保建材新产品。具有保持地面的透水性与保湿性、防滑、高强度、抗寒、耐风化、降噪、吸音等特点。透水砖可以重复循环使用:城市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硬质路面会不断出现重复施工情况,不但增加市政工程费用,而且制造出大量垃圾和不可避免的噪音污染等,但生态透水砖由于产品在设计上的特性,可以重复使用,减少在城市建设中三废的产生和各种资源的浪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透水砖还具有很多特性,比如:

1.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由于其具有很高的孔隙率,特别是连通孔,其上的降水可以通过本身与地下铺垫层相通的渗水路径渗入下部土壤,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可以保证大地与大气之间水气和热能的交换,能够减小城市的热岛效应。

3.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使马路上不积水。

4.色彩丰富,自然朴实,经济实惠,规格多样化。

5.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保护人们出行安全。

6.透水砖表面有微小凹凸,能有效防止路面反光,还能吸收分散噪音,可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目前还出现了自洁式透水砖,自洁式透水砖是一种能利用太阳光线分解泥尘的智能性透水混凝土地砖。自洁式透水砖与普通铺装相比,优点在于自洁式透水砖具有良好的渗水保湿及透气功能。

(二)低碳环保太阳能路灯

低碳,重点在于“低”字,不论是生产还是使用,消耗能量低是低碳环保材料非常显著的一个特性,通过对其改造运用,达到景观设计的低碳化。外部景观重点营造视觉效果,设计和安装一些彩色节能LFD装饰灯进行搭配,但是这样设计与施工乃至今后使用与维护都会增加成本与能源的消耗。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使用新的低碳材料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例如,公园、社区道路的许多部分,现在都使用上太阳能光伏照明设备,太阳能路灯优点是既不用铺设线缆和交流供电,也不产生电费,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长、发光效果高、后期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经济实用等优势,太阳能路灯的应用确实起到了省心省事的作用,能节省后期大量的人力和能源。

(三)水能

水能是一种能源,既是清洁能源,又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现代的水能利用,主要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也就是水力发电。虽然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是水力发电效率高,机组启动快,发电成本低,调节容易。由于利用自然水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水力发电与航运、水产养殖、灌溉、防洪和旅游等组成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高水源形成动能,如河流或水库,到较低的位置。速度的压力或速度撞击涡轮以使其旋转,从而转换能量。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涡轮带。动态发电机旋转切割磁线以产生交流。通过这个原则,可以在城市公园内设计出高落差的小瀑布。水的动能和势能可转化为电能,可应用于公园内的路灯和装饰灯。 既低碳环保,又有许多新的景观设计。

四、结语

通过全文的探究,显而易见,景观材料是景观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景观设计生态低碳环保的设计思想的涌现,从景观基本的构成要素到整个景观设计都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地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6.

[2]陆伟宏,武田田,李翼翔.众生的回归——关于可持续景观设计[J].园林2010,(10):22-25.

作者简介:

张菲,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可持续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