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率團訪問大灣區, 城市競爭力“狼性”何在?
2018-09-14王定昌
王定昌
6月下旬,崔世安特首親自帶領本澳參訪團前往大灣區城市珠海、廣州、深圳、中山、江門等地進行交流,除了相關官員隨行以外,學界、商界、青年代表都有非常大的比例,著實出現了新的變化。澳門訪問團一行考察了中山中智藥業集團,並參與了座談會。之後,訪問團來到江門,在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陪同下來到粵澳(江門)産業合作示範區參觀,了解示範區的規劃建設情況。崔世安特首對粵澳(江門)産業合作示範區十分關注,希望藉助土地空間廣闊的優勢來強化合作發展。
此前,大灣區發展規劃未落地,特區政府與灣區多個城市:珠海、廣州、深圳都在強化交流合作,地緣條件決定了澳門必須緊密加強與廣東省城市的合作,才能夠改變先天劣勢,進一步在區域化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特首帶隊參訪大灣區主要城市,這是積極在大灣區戰略下的主動出擊,尋找自我發展的機會,但我們必須去思考,既然是新的時代發展策略,而且是影響中國改革進程的重要嘗試,灣區的概念與過去澳門與廣東省的合作理念有何不同?因為正視到戰略的差異,才能更好地找到自我的定位、商機與發展的機遇。
澳門與鄰近地區的合作看似無間,然而我們如何去評判效果,如何去適時調整策略,進行差異策略投放資源,精準投資與合作,尋求發展共贏的最大化,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同此次特首在中山,提及兩地中醫藥產業的合作,澳門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中醫藥發展基地之一,由國家與澳門共建的澳大、澳科大國家級的研發實驗室已有不錯的成果,橫琴的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也在穩步推進當中,但始終給人一種“深巷釀酒”的錯覺感,無論在社會上還是推廣應用領域,鮮少有大的新聞或者行動出現,具體的產業效益、科研成果讓大家有霧裡看花之感。因此我們與江門、中山等城市究竟要合作哪些產業領域、如何合作都是要不斷評估、調整和改善,直至目前相關的調研很多,然而少見專業的報告或者系統的調查,一味只強調“合作”二字,反而容易抹殺現有政府的努力,而營造出一種合作無感、成果無感的錯覺,這也是政府在施政時急需要改善的地方。我們能夠提供給大灣區城市何種資源,其他城市又能給予哪些互通資源,是人力、土地、金錢還是其他制度性的合作,每一個大的領域都需要更多的細分策略。此外,澳門目前有無這樣的常規部門來評估與調整,有無這樣的人才庫與專業團隊來處理,恐怕只有政府才能回答類似的發問。
多年來,澳門強調多元發展,維護好支柱產業博彩業的同時,更要在文創、中醫藥、會展業、旅遊觀光等多個產業尋求突破,所以未來在大灣區九大內地城市與鄰埠香港的對接合作乃至博弈之中,我們是用一套“合作之詞”走遍灣區還是細分對接,為主要行業號脈,精準治療呢?澳門受限於地理、人口等的因素,但文化與國際化程度上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因此在與其他城市的合作交往之中,如何展現自己的“肌肉”:澳門競爭力,這才是至關重要的,有競爭力自然吸引到更多優質的挑戰與良性的競爭,也才能擺脫先天劣勢,以小搏大,把握話事權。
當然,城市的競爭力在於硬件的基礎設施與相關配套以及軟件上是否足夠,但背後的核心就是“人才”。過去的幾個月中,內地各省上演“搶人大戰”,更精準的來說就是搶“青年人才與專業人才”。從天津、鄭州、西安、長沙、武漢再到鄰近的珠海,幾乎都祭出各種各樣的落戶新政,鼓勵大學生與專業人才落戶本地,提供各種創業、購房乃至安置房補貼等優渥條件,中國的應屆畢業生的流動決定了二線、一線乃至超一線城市的潛在發展動能與人才儲備庫。
澳門回歸接近20年以來,一直提出人才政策,主張吸引外來專才與重點培養本地人才的雙軌制度,多年來,各種阻力不斷,不少行業與領域因為人才的問題,而無法在本澳持續發展,似乎政府不敢大刀闊斧地變革,擔心觸動各方敏感神經。而此次政府邀請澳門“千人匯”的青年代表前往內地交流,就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訊號。
“千人計劃”是特區政府推出的青年人才培養重要項目,目的是培養和發掘澳門的優秀青少年,為推動澳門的發展儲備人才。目前,此項目以澳門的中學生、大專學生以及青年人為對象,以“千人計劃、百團出行”的3年計劃為總體規劃,培養目標人數為3千人,通過組織學員前往內地,進行多元化的交流和學習活動,讓澳門的青少年開闊視野,提升綜合素質,並傳承愛國愛澳的精神。而“千人計劃”更是由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辦公室總負責,澳門基金會為執行單位,並請國家教育部(教育部)及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全國青聯)協調支持“千人計劃”在內地的相關工作。足以看出其高規格,以及整合國家與澳門資源培養在地澳門青年人才的決心與努力,我們期待這樣的計劃能在政府、基金會與國家的支持下行而有效,持久堅持,讓澳門年輕人在如此豐富的學習與鍛煉機會中快速成長。
同時,我們也希望政府要有勇氣與信心,積極將澳門年輕人送去大灣區乃至兩岸四地的賽場上競技,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澳門年輕人的競爭力並不是一味的弱,很多區域、國際賽事上,澳門年輕人脫穎而出,因此適時地把我們的年輕人推出去,讓他們有些許競爭的“狼性”,又何嘗不可。同樣對於溫吞柔軟的澳門而言,在大灣區的挑戰之下,也是時候該培養帶有些許“狼性”的城市競爭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