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更新背景下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与设计

2018-09-14郑馨田和雨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市空间长春市城市更新

郑馨 田和雨

摘 要: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后工业城市未来几十年的关键使命之一。当前是国内新产业的兴起和构建的时期,东北经济却出现断崖式衰退,长春市作为东北传统的老工业城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废弃地的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工业废弃地使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枯竭、城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阻碍了新产业体系的构建。结合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研究,通过项目对比分析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构建出长春市工业廢弃地再生规划与设计的模式,为实现长春市未来工业废弃地历史保护型开发、经济转型型开发、生态修复型开发提供合理建议,以及再生规划后在生态修复、土地再生、景观营造、人口就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促进长春市的城市更新。

关键词:城市更新;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再生;城市空间

工业废弃地是后工业化遗留下的产物,其发展和衰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文化脉络的一部分。长春市从建国初期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发展至今,伴随着当今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工业废弃地的处理对于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城市历史文化脉络、促进新产业体系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长春市的工业废弃地处理应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工业废弃地再生处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长春市地域发展情况,从而使工业废弃地的再生规划为长春市的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起到助力作用。

一、国内外城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模式

(一)西雅图和杜伊斯堡模式

西雅图模式是西方工业国家对工业废弃地处理的初步尝试,其主要处理方法是对工业废弃地保留其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部分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拆除工业废弃地破败和污染严重的构筑物,改建和新建一些新建筑设施。这种处理方法既保留了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同时改建和新建的建筑设施为新型产业提供服务,达到一种新旧对比的效果。

杜伊斯堡模式是西雅图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在西雅图模式之上依靠生态技术的发展进行再生规划的一种综合性模式。杜伊斯堡模式在充分保留工业结构和工业元素的基础上,赋予工业景观全新的设计语言。再生设计集中在设施内部的功能布局上,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是局部的、小规模的、生物微观上的,对工业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的同时,使人们难以分辨出工业废弃地改造前后的具体变化,尽最大限度保留工业废弃地的历史风貌。

(二)雪铁龙模式

法国雪铁龙模式是对原有工业遗迹和废弃地采取不保留原有设施和结构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抽象提取原有工业废弃地的某种景观特质,并注重对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美化的全新替代的策略。这种处理方式代表了法国巴洛克园林的风格,并且通过新的设计语言对原有工业废弃地进行全新阐释,让使用者对原有工业废弃地产生全新的印象。

(三)我国环境整治开发模式

我国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纷纷开始追求高质量的城市生存环境。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占据了大量空间,导致城市中供市民休闲游览的绿地偏少,因此工业废弃地改造成的城市公园备受市民欢迎。例如,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原址建设的中山岐江公园以独特的后工业美学带给市民强烈的审美冲击,由历史沉淀的工业化主题、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和城市更新设计的理念深受市民喜爱。这种处理方法借鉴了国外再生规划的模式,同时结合了地域历史文化特征,为城市增加了带有历史印记的绿色空间,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的类型

(一)历史保护型工业废弃地再生设计

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废弃地应该采用对原有建筑和场地的历史功能进行重新设计,保留历史工业遗迹,将体现城市工业发展进程的文脉符号予以保留,将废弃地再生规划为市民参观、游览、历史展示和吸引游客的新型城市空间。例如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改造,将原址保留修建成博物馆,增加影院、商业街等与电影文化有关的新型功能空间,部分土地置换成住宅用地。这种处理方式既保留了电影工业的遗迹,又通过展现长春电影发展的历史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电影产业的辉煌,同时通过电影节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从而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经济转型型工业废弃地再生设计

一些位于城市中心的工业废弃地占据了有限的城市空间,影响城市环境,这类工业废弃地的土地具备很高的利用价值和高附加值的投资利润。再生设计这类土地应该注重城市更新的需求,遵从城市发展策略,需要与周边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城市空间的功能进行相互补充。对原有建筑空间的再利用可以再生设计为适合高科技企业、创业产业、商业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回报率、高效率发展的城市空间,同时应具备城市空间的多功能性和高效率性,新建建筑应从建筑体量上进行控制,避免影响原有城市风貌。

(三)生态修复型工业废弃地再生设计

工业废弃地由于多年的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毁坏,基地土壤、水体、植物等生态系统亟待恢复。对于工业废弃地的非建筑因素处理方法应结合生态修复理论进行综合修复,最终让工业废弃地内生态环境可以自我净化,自我更新。例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的花桥吴淞江湿地公园,历史上工厂的排放物使河水和周边环境恶化。利用生态修复技术的治理和“一个湾,两个中心,三个景观串联带,四个功能分区”的框架设计理念,将公园内天然的湿地、物种和亲水文化内涵表达出来,既达到了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的效果,又为市民提供了户外休闲的用地。

三、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策略

长春市工业废弃地的再生规划应该首先从城市更新和人口就业等方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保证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土地再生、景观营造方面的设计指标。由于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衰退期,长春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人口流失、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2003年国家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将城市空间区域资源进行整合,积极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废弃地改造因为具备工业文化上的优势,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更加适合改造成适宜第三产业发展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空间。

长春市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也是曾经伪满政权的重要城市,长春市工业废弃地并不适合大拆大建的改造方法,因为诸多工业废弃地是历史的见证者。应在原有废弃构筑物与空间的基础上释放工业废弃地新的活力,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打造适合于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工业废弃地再生规划的指标中应该将人口就业的指标考虑进去,应该利用工业废弃地的再生设计的成果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工业废弃地的文化、经济、环境价值才是长春市城市更新所需要的。

长春市是全国知名的园林城市、会展城市、雕塑城市,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城市工业废弃地拥有着历史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等特殊属性。在设计规划废弃地时应充分考虑挖掘和利用原有废弃地的文化属性,同时需要结合长春市城市发展趋势,让工业废弃地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城市空间价值,更加符合长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合理引进国内外的工业废弃地处理方法,应该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可以指导长春市对现有项目的再生与规划设计,在参考的同时应该加入长春市地域性和民风性的元素。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长春城市更新需求且为市民所喜爱,并且保留原有場所记忆和延续原有场所精神的新型城市空间。

四、结语

长春城市工业废弃地是长春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城市工业废弃地的诸多价值是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建设者在再生规划设计中灵感的来源,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长春市工业废弃地的再生设计应该结合长春市经济发展的动态,为长春经济提升做出新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应该避免出现因为忽略工业废弃地自身的原有价值,造成重新设计后的城市空间成为城市中人迹罕至的角落。

参考文献:

[1]曾志宏.城市复兴视野下的吉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7.

[2]杨彬彬.长春市产业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张楠.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7):63-64.

[4]赵超. 城市工业废弃地活力重生的景观修复途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5]章超,李赓,张燕青,林清.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发展浅析[J].台湾农业探索,2010,(05):52-56.

作者简介:

郑馨,博士,吉林建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寒地城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生态修复与景观遗产保护。

田和雨,吉林建筑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寒地城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生态修复与景观遗产保护。

猜你喜欢

城市空间长春市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登泰山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浅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
拾荒助学子 温暖众少年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