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化视觉风格下的东西方建筑比较

2018-09-14江馨仪赵聪陆雨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筑文化扁平化

江馨仪 赵聪 陆雨婷

摘 要:在没有丝绸之路的开拓和发展的情况之下,东方与西方的交流局限且狭隘。他们各自的文化文明、自然环境和地域环境创造出完全不同的建筑,而不同建筑背后的原因也可以称作是建筑文化的不同。而这种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在数字媒体之下有多方面的解读。扁平化的方式是现如今以简单的几何形体结合表达出物体特征的一种诠释,这符合当今高效率的社会趋势。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群体能够以最简单的图案来了解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扁平化的诠释能让我们的研究以一个大众都能理解的方式来当作趣味了解。

关键词:建筑文化;扁平化;几何形体;青少年群体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市级项目,项目编号:E3-0800-18-01092]

一、扁平化视觉风格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

扁平化的出现是基于现如今移动端快速崛起的情况下,人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艺术倾向也随着信息流的接入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而这其中又以移动平台用户基础的手机、平板电脑系统为首,Android、iOS的用户体验理念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在几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市场上来分析,这是由于之前过于混乱的拟实化设计规范已经不适合信息量和个性化都要更加丰富的这个时代的内容。从统一的角度上来说扁平化的设计规范也是厂商对于一些没有设计经验的开发者准备的一个美学下线。从设计风格趋势来分析,是由于在上一个移动终端的发展峰值周期,人们表现出了明显的审美疲劳,对于过于写实的风格逐渐出现了统计学上可量化的抵触情绪,这些根本上的因素成为了扁平化风格的契机。将建筑文化转换成扁平化的形式来表达理解,是对于相对年轻化的多媒体接触者的一种优化模式。青少年的获取知识习惯符合扁平化的视觉特点,扁平化的风格把你需要的信息直接呈现给你,不需要从繁琐的视觉要素中提取出你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Ustwogame公司于2014年正式发行的益智移动游戏《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即是App Store2014年度IPAD最佳游戏和该年度苹果设计奖得主。《纪念碑谷》这个游戏上市之后,大家就被其界面艺术设计所吸引,其配色简约化,界面以低纯度的渐变灰色为主题。配色的扁平化处理能够使顾客在体验游戏的时候更加舒适,并且也不会干扰顾客提取游戏里的信息。游戏体验者能够快速进入游戏所带给你的意境,被游戏本身所吸引,从而进行闯关和深入研究。

相较于游戏的表现形式,传统教育类应用并不能较广泛地进入群众的视野,一是因为他们多数没有商业团队的运转,不会去抓住用户的滞黏度,二是因为他们基本上只是ppt的另一种形式,只是直接灌输给用户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然而却又显得太苍白。如果有一种结合了游戏类交互方式和有益内容的应用出现时对青少年群体的亲和度和吸引力相必会提高不少。

二、建筑文化扁平化的视觉形式(分析)

扁平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不是单纯的因为审美疲劳导致的为了变化而变化,而主要是数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日常生活导致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一方面是拟物化作用越来越少而退出主流,另一方面是扁平化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无论是东方建筑还是西方建筑,建筑本身由几何形组成,而扁平化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几何形,所以两者之间有天然的共性,几何形态的简化建筑正是扁平化的一种体现。通过调研和回顾中西方建筑建造历史,发现无论什么年代,什么地域的建筑大多以左右相对对称来构成。

但是太纯粹的功能讲解对于非专业人群来说是一件异常复杂的问题,往往会将一群人阻挡在专业的理论知识门外。就推广而言,建筑形式的输出比功能的讲解更能吸引门外的人群。但是纯视觉的输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在形式和功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并给输出的信息赋予一定的价值,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的分析,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地标(建筑或城池),从中西方古代旅人的視角出发,提炼文化元素,结合数字化软件的各项优势,展现出在中西方的眼中最有代表性的别样景致。

扁平化设计的优势也在此时体现,它可以呈现更加简单直接的信息和事物,在稳定熟悉的操作基础上靠简洁的色块与规则形状识别信息,不仅比辨别花哨的细节特征更有效率,同时在视觉感受方面也更加明快和理性,让大众从简单的形状与线条中就能立刻领略某个建筑的特征,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中西方建筑扁平化比较的设计方案(实施)

哥特式教堂的尖顶代表着宗教上的接近天堂,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建筑都是竖直向上的建筑基本形态,所以我们在决定变形时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变化逻辑。由三角形和矩形组成的基本体,在经过向上趋势的变化后变为建筑的具象特征,经典形象有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这种结构变化给人以一种向上的冲击力,强烈的动势,意在表现教会摈弃凡尘的宗教观念,体现了其试图接近上帝和天堂的宗教理念。所以变形过程主要体现的是自下而上,再加上垂直向上的射线代表圣光的感觉,在这基础上生长出的建筑结构才有了最后那种极简的竖直的造型,这是在西方的大洋彼岸的建筑风格。

向东前进,在伊斯坦布尔,那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有着中东地区和大洋彼岸建筑风格相融合的特色。这栋建筑的顶部有着明显的两种风格,既有着穆斯林传统尖帽状屋顶,也有着天主教风格的尖塔式屋顶。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就是最明显的文化交融的象征。这是在文化区域交界地区后来兴起的人口聚居地所特有的建筑面貌。尖塔式的屋顶出现逻辑和教会建筑一样,特征需要减弱。穆斯林特征需要在三角的基础上修改而来,用缓动动画的效果从三角变成尖帽。缓动动画是MG动画特有的有张力的表现手法。这样就能在变化过程中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变化过程。

泰姬陵则是明显的带有圆顶风格的建筑形式,表现手法是底部生长出来的动画效果,再加上顶部圆顶的变化。为了突显出建筑形式是由圆顶建筑变化而来的,需要先加大圆形外框的弧度,接着再向半圆的趋势变形,最后和底部生长出来的矩形合并,从而做出建筑本体的变形效果。

在东方,华夏文明的熏陶下诞生出来的建筑莫名遵守着天圆地方的设计准则,在不失精巧功能性的情况下做出优美的矩形线条。由此一来,我们的生长动画是从上开始的,从上出现的代表天空的圆形和从下出现的代表地面的矩形是第一步。然后圆变形成为屋顶的有弧度的结构,线条在建筑的榫卯结构处加粗并消失,从而生长出整个建筑体。

四、结语

而相对比较注重细节和精巧的东方建筑,可以多以一些三角形、圆形、矩形等多样的形状来表达。这样结合下的东方建筑几何体可以让APP受用群体很好的了解。

并且,几何形体比较容易拼接和重新组合。在丝绸之路中的建筑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着一些东方与西方建筑相同的地方,同时,也会有一些不同之处。我们运用这些不同的几何形体来表现那些相同点与差异点。例如,相同点用同样的矩形表示,这样也相对符合体现扁平化的整体效果,让APP受用群体可以清楚地理解那些相同点。而在差异点的表示上,可以由梯形演变成三角形的模式表达。这样APP受用群体可以很直观地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以简单的几何形体转换,体现建筑也可以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可以让受用群体通过自己对这些几何形体的移动中了解到东西方建筑的交融和差异。

参考文献:

[1]谢启芳,向伟.古建筑木结构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08).

[2]徐群英.论西方建筑文化与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融合[J].学术交流,2013,(05).

[3]李长林.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美学和建筑术对后世的影响[J].阿拉伯世界,1998,(02).

指导老师:余丰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你喜欢

建筑文化扁平化
扁平化设计的发展趋势、优势与成因
浅论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现状及危机
当代中国主流建筑文化的新趋向
扁平化的球星Ⅱ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