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拍与自画像

2018-09-14寇研

读者 2018年19期
关键词:佐夫尼古拉斯米尔

寇研

关于自拍,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如何观看世界》中提到一个观点,即自拍的前身是自画像,且反映了“一个曾经的贵族消遣活动是如何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视觉文化的”。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书里写道:“自拍是一个剧本,它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自我演绎和内心的情绪。”那些自拍100张最终选定一张,又经过360度无死角修图,最终发在朋友圈、静待人们前来点赞的自拍发烧友,自然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其实画家的自画像也有此项功能。凡·高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是《割耳朵后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背后的故事流传很广,说是他和画家高更发生剧烈的争吵,高更大怒而去,而凡·高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便将耳朵割伤。这次争吵于凡·高想必是刻骨銘心的,所以他选择用自画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将《割耳朵后的自画像》和另一幅《献给高更的自画像》放在一起看,人们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的故事。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中的凡·高,神情痛苦。有评论说,这幅自画像有着“扭曲的面孔、恐怖的眼神和颤抖的手势,他仿佛在代替人类受刑,成为痛苦的化身”。在一次失败的友谊中能获得如此深刻的痛苦,大约也只有凡·高这样的人能做到。而智能手机时代的好朋友们,是怎么展示自己的爱恨情仇的呢?或许该是:好朋友在一起自拍,握紧拳头抵着下巴、嘟嘟嘴、剪刀手。而如果某天你在朋友圈看见某张照片,作者只给自己修图,让朋友真实出镜,大约就能猜出:哦,这对朋友闹掰了。

(雪 茹摘自《扬子晚报》2018年7月26日,〔法〕Jean Jullien图)

猜你喜欢

佐夫尼古拉斯米尔
遇见
37年,受伤天鹅成家人
给自己切阑尾的医生
漫画
七岁男孩之死改变意大利器官捐献
良心的安宁
尼古拉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