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斯:保持着古风古韵的美国小镇

2018-09-14沈黎明

新青年 2018年9期
关键词:印第安罗杰斯印第安人

沈黎明

美国新墨西哥州桑格·德·克里斯托山脉西麓、格兰德河支流旁,有一座叫陶斯的小镇,它建于16世纪初,原是美国土著印第安人聚集区,如今虽经岁月洗礼,但仍保存完好,镇中街道、建筑还保留着祖先当年的风格,居民依然保留着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和古老传统,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貌,使这个常住人口不足6000人的小镇,成为美国最迷人的小镇之一,每年慕名前来参观、游览的美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1992年小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土房土屋,古韵悠悠千年一脉

走进小镇,一股带着泥土芬芳的气息扑面而来,镇中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现代化砖瓦水泥建筑,而是清一色土房土屋,如若星辰般散落在小镇各处。看到我望着这些房屋的好奇神情,陪同我的美国好友告诉我:“这些土房土屋的建造方式形成于16世纪以前,是先将泥土加稻草与水混合,倒入自制的模具中打造成土坯,在太阳下晒干后一块块砌成墙,砌完墙再在墙面上抹上几层湿泥,建成厚达六七十厘米的墙体,最后在四面墙体顶部交错搭上大小木方,密密麻麻铺上树枝,用和好的泥土将屋顶压实,一座房屋就算建成了,因此整座房屋从外面看,就像一座泥巴垒成的土堡”。听了好友的介绍,我突然有所感悟:美国西南部长年干旱少雨,用土坯建房既便于就地取材、又经济实惠,而且修整起来也十分容易,于是情不自禁发出感叹——陶斯的印第安祖先真聪明,这种建造方式,可以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行走中我发现镇中许多居民家房屋墙边都竖着一个木梯子,觉得很奇怪:“难道这里的人每天都要登梯上房?”我带着疑问向好友讨教,谁知他也说不上所以然。这时见几步开外一座房屋前坐着位印第安老人,手中正在忙活着什么,便上前讨教。老人很客气,放下手中的活儿告诉我们:“这里的房屋,原始建造方式是不安门窗的,只在房顶上开一个不大的小洞,屋里屋外各放一把梯子,人们通过梯上爬进爬出,若遭外敌侵犯,立即将梯子撤掉,将房屋变成一座封闭的堡垒,以保安全,如此做全是祖先在兵荒马乱年月想出的无奈之策,后来太平了,再建房子都安了门窗,但老祖宗的习俗依然保留着,留着梯子也算对先人的一种怀念吧!”“哦,原来如此!”听完老人的讲述,我想起了来陶斯前查阅资料得知的一段歷史:1540年,西班牙一位叫科罗拉多的探险家为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带人来到陶斯,开始了对当地印第安原住民的殖民统治,此后,陶斯人不堪忍受奴役,奋起反抗,殖民统治与反殖民统治的斗争连年不断,直到把外来入侵者赶出家园。

站在这些保持着印第安人土坯结构建筑艺术的古老房屋前,驻足凝望,我不禁想起了俄国著名文学家果戈里的一段话:“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还依旧诉说”。陶斯的房屋,很好的诠释了果戈里的观点,历经上千年不变的建筑方式,已成为物化的记忆,凝聚着小镇的沧桑,记录着当地人祖祖辈辈的守望,看着它们,让人得到的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满足,还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看到历史的印痕。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化形态能像建筑一样,超越时间的限制,岁月的洗礼,长久而且直接震撼人的心灵!

小小博物馆,记录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漫步小镇,边走边看,走着走着,我发现一排古老土屋前挂着块“米莉森特·罗杰斯博物馆”牌子,感到非常意外,没想到一座远离大都市、仅有几千人的小镇上竟有博物馆,而且是以一个并非伟人名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顿时来了兴致,感到这座博物馆一定非同一般,背后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步入博物馆,一番了解,果不出我所料,这的确是一座有着感人故事的博物馆——博物馆名字中的米莉森特·罗杰斯,是与洛克菲勒合伙创建了石油公司的美国大商贾亨利·罗杰斯的孙女与继承人,她出生于1902年,漂亮且聪慧。富裕的家庭使米莉森特·罗杰斯从小到大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精通6国语言,翻译过不少古老的希腊语诗歌,并会设计服装及珠宝,号称美国第一个女装设计师的查尔斯·詹姆斯曾对米莉森特·罗杰斯的设计才华赞赏有加,其设计水平由此可见一斑。米莉森特·罗杰斯还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旅行家和艺术品收藏家,尤其在收藏上,她独具慧眼,收藏了很多美国早期油画、古老的墨西哥艺术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玉器,其中不乏精品佳作,如我国清代的白釉浮雕一路连科梅瓶、白玉雕天伦图碗等,全球著名的佳士得拍卖公司就曾在世界多地上拍过她收藏的中国瓷器、玉器。

1947年,过惯了纽约等繁华大都市生活的米莉森特·罗杰斯,因自身健康原因,想找一处远离喧嚣、古朴清幽的小地方安安静静生活,左挑右选,最终博学多闻的她选择了一直保持着古老风韵的小镇陶斯。来到陶斯,米莉森特·罗杰斯在一套年代久远的土屋安了家,很快她融入到印第安人生活氛围中,穿起了印第安衣裙,佩戴起了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装饰品,习惯了像当地人一样光脚走路,她热情地和当地人交朋友,与大家熟悉起来后,钟爱收藏的她,开始经常走街串巷,了解印第安人传统文化、收集当地的古董、精美艺术品。与此同时,有着浓郁艺术细胞的米莉森特·罗杰斯还喜欢上了印第安艺术,她的喜欢不仅近似疯狂,而且迅速运用到自己热爱的珠宝设计中,她努力钻研当地纳瓦霍族、蒲芦族原住民的珠宝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设计、制作出了一大批带有美国西南部风韵的珠宝饰品。上个世纪50年代初,米莉森特·罗杰斯的身体状况亮起了红灯,每天饱受疾病折磨,即便这样她依然不忘珠宝饰品的设计,只要身体稍好,就在病床上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1953年,米莉森特·罗杰斯在陶斯病逝。她去世不久,儿子阿图罗为了永久纪念母亲对陶斯、对印第安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把她的故居改建为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专门展示她在当地搜集的古董、艺术品及她设计的珠宝饰品。博物馆共15个展室,展品多达六千多件,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分门别类展示着当地印第安人的历史和他们从古至今的生产、生活用品及艺术作品,一件件实用工具和制作精美的服装饰品、陶土器皿、雕塑绘画等珍贵展品,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印第安人的独特文化。

参观中面对许多年代久远,有着极高文物价值的展品,我想:“若将它们放到历史长河中审视,印第安人在刀耕火种年代即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只能用两个字评价——佩服!”参观完展览,我真切感受到了米莉森特·罗杰斯对印第安文化的尊重,也打心眼里为陶斯小镇能保留这样一座纯粹文史性质的博物馆点赞!

特色制品,体现着浓浓的印第安文化

众所周知,印第安人是世人公认的好猎手,居住在陶斯的印第安人也不例外,因生活所需,他们祖辈在狩猎中逐渐形成了用兽皮制作生活用品的精湛技艺,这种技艺代代相传,一直传承至今,现在陶斯人用鹿皮制作的皮鞋、皮靴等皮制品在整个北美都极负盛名,而当代陶斯的纳瓦霍族、蒲芦族艺术家们则将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艺术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设计制作出了独具陶斯特色的各种饰品和手工艺品。由于如今陶斯已成为吸引四海宾朋的旅游胜地,因此小镇中有许多专门经营当地特色商品和工艺品店的小店,它们各具特色,穿梭其间别有一番情趣。

游逛中我和好友信步走进一家工艺品店,刚一进门一种充满野性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只见墙上挂着一块素色刺绣的太阳神,旁边是一串串玉米和许多鹰的羽毛,在印第安人的习俗中玉米是他们信奉的玉米神的化身,鹰的羽毛,红的代表能力和富足,黑的则表示权贵和死亡,这些鹰羽毛,红的红如血、黑的黑如炭,颜色十分夺目。此外墙上还悬挂着红珊瑚项链和银质项链等饰品,它们各个款式粗犷,散发着一种别样的自然美。一排白色货架上摆满镶嵌着云母片的陶器,大大小小一个挨一个,就像正在举行盛大聚会。一个柜台上各种玉石按照不同颜色置于黑绒布做衬底的盒子中,艳丽的玉石在黑绒布衬托下,显得特别高贵。这些经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之手精心打造的工艺品,价格比大城市至少便宜一半以上,件件款款正以真诚的姿态等待着新主人。看着店里这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我头脑里原有的美洲印第安人那原始、落后的形象一扫而光,显然陶斯的土著居民告别狩猎生活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一代代传了下来,将原来的生产生活用具变成了极具特色的饰品和旅游纪念品,吸引着前来游玩的四海宾朋,可以想象得出,每年几十万游客的到來,一定为陶斯带来不菲的收入。

在店内慢慢转悠着,我看到很多印第安文化中的图腾元素,如鹰羽、太阳、月亮、云朵、闪电、山川、河流、长矛、弓箭等被运用到饰品及工艺品中,这些元素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印第安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突然柜台上一个用红褐色相间的鹰羽毛制成的摆件吸引了我的目光,凑到近前仔细端详,它那因材施艺营造出的质朴感深深打动了我,于是二话不说当即买了下来。

旅游的时间一晃而过,离开陶斯时,小镇中那带着泥土芬芳的土房土屋、那记录着感人故事的“米莉森特·罗杰斯博物馆”、那体现着浓浓印第安文化的特色饰品、工艺品,都一一深刻印在了我脑海中,成了永远难忘的记忆!

猜你喜欢

印第安罗杰斯印第安人
美国首次统计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死亡人数,但关键问题悬而未决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父亲的形象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称和标志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的生活
论《痕迹》中的印第安生态文化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