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马德里淘古

2018-09-14董荆歌

文苑·经典美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古董店米罗银器

董荆歌

马德里有号称欧洲最大的跳蚤市场——埃尔拉斯特罗。每个星期天,这里都是人山人海。绝大多数的人,本地人也好,游客也好,是来赶热闹的,购买的也并非古董,而是服装、皮制品、工艺品、旧书、旧唱片、旧钟表、旧玩具,等等。旧货倒是应有尽有,让我叹为观止的是,所有的日用工具都能在这里找到,但是要论古董,这个地方的档次还是不够。

尤其是中国古董,无论是在地摊上,还是古玩店里,都难见其踪。即使出现,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因为其假其破,放到苏州的文庙地摊上,都是低档货。

有家古董店老板,马德里人,我每次去他都要问我一遍:“要不要玉?”开始我以为他秘藏了什么宝贝,拿出来一看,竟是石粉压制的一尊观音。第二次去,他又作如是问,拿出来的竟还是上次那件。接下来路过他的店,他还没问“要不要玉”,我就对他说不要。但是,他还是神秘兮兮地打开柜子,抱出这尊观音给我看。

我估计,这位仁兄这辈子就打算抱着这尊观音,有朝一日撞上一个钱多人傻的中国哥们儿,他的梦想方可成真。

因此,埃尔拉斯特罗,虽然我每个星期天都会去,但从来都不抱淘到什么东西的希望,所以去逛逛也是一种生活的惯性罢了。好像每周都有这一天,结绳为记似的,去逛一下算是没有辜负这一天,甚至是这一周。

而真要看到一些像样的东西,还是要去一些好的古董店。不过,中国古董还是难觅,有也都是一些假货。老外可能看外国古董比较在行,但是对于中国瓷器玉器,他们真是看不明白。他们特别锁在玻璃柜子里的一些东西其实非常可笑,放到中国,没人会当回事。

值得一看的,是他们的古代雕塑,还有一些老银器。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各种材质的都有,但是我们不会买,买来没啥用。老的银器真是不错,价格也低,我四处转悠,看到好的老银盒,便会见好就收。我想这种年份和工艺水平的银器,价格以后一定会涨起来。

最近我对古董画框颇有兴趣,购买的第一件,东西虽小,但雕饰古雅,泥金历经两百多年依旧灿然,拿回家来挂于墙上,越看越爱。后来再去一些店里想多淘几个,看得上眼的,开价却高得令人吃惊。这一阵迷上古董画框后,去普拉多、提森等博物馆看画,常常看画一分钟,对框子却是左看右看,每个至少端详五分钟。

最能看到好东西的,还是一些拍卖会。前几天去的一个拍卖会,看到米罗的画估价2万~3万欧元,还有一幅毕加索的手迹,估价3000欧元。两幅东西放在一起,米罗的画充其量也和老毕的手迹一样,算是一幅书法。相比之下,毕加索老师的那幅,真心是太便宜了。在国内,稍微有点江湖地位的书法家,都不止这个价。但人家是毕加索呀,世界级的德艺双馨艺术家!

我发现西班牙的古董店对红珊瑚和黄金普遍看得很重,凡发现这两样东西,开价都不会低。你说它东西不好,他必强调,这是金的呀!这是红珊瑚呀!其实,金又怎样?在古董这行,金不算什么。

这些古董店老板,和中国的还真不一样,他们开出来的价,你很难砍价。祭出佯装要走这种淘宝三十六计之一计,对他们似乎根本不起作用。大路朝天,你爱买不买,你要走就走。

所以有人说,马德里人开古董店,其实是开著玩玩的,并不幻想挣钱发财,没生意不要紧,打发时光才是王道。像那个见到中国人就捧出粉压玉观音的哥们儿,当是例外。他应该出趟远门,去中国练摊,学成归来再来马德里经营古玩,相信一定会有建树。

猜你喜欢

古董店米罗银器
米罗的色彩狂欢
一江春水向东流
米罗爷爷的秘密电视机
米罗“粉”
老银器漫谈—小议地域特色之徽州老银器
找到长工作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