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芭蕾舞女的德加
2018-09-14森獴
森獴
就像是一提起抽象画就是毕加索,一提起小天使就是波提切利,一提向日葵就是梵高一样。在绘画界,能将一种事物和风格与一个特定的名字相连,并达到火爆推特、微博的普及度的人物还有德加——那个爱画芭蕾舞女的德加。
今年六、七月份那会儿,有一张火遍推特的照片,是莫斯科芭蕾舞团的舞者们,观看俄罗斯和西班牙一战直播时的场景,六位身着深绿色的芭蕾舞裙的妙龄舞者,围着一个正在充电中的小小手机,红色的地毯上的线条图案与白色墙体上的线条,将视角延伸到对角线远方。
这张照片被人转载到了微博上之后,又火遍了微博,评论的热点并不在于俄罗斯与西班牙的球多么的吸引人,另一个名字超越了照片上的任何元素,成为了网友们的焦点——“这简直就像是德加的作品!”
当然,不是所有的和芭蕾舞相关的平面作品,都能令人想到德加。从德加所生活的年代到现在一百多年来,将芭蕾舞女作为元素而表现,这种行为的“版权”也不是属于德加一个人的。
为什么德加能够如此鲜明的被人所铭记?仅仅是因为他画的最多吗?他或许确实是个笔耕不辍的劳模画家,然而在他作品深处所隐藏的平衡之美,才是他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古典与印象的平衡
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往往是决定其审美意趣的最重要的原因,这一点在画家身上尤为适用。
在德加的画作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三者的特质,这也就决定了德加并不是三种流派中任何一种的“代言人”。
也许德加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芭蕾舞女“代言人”,比起美好的芭蕾舞少女,被归入任何一个流派对他来说都是鸡肋。
德加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富裕之家,巴黎在德加的时代,是艺术大神们的奥林匹亚。德加少时学习法律,十八岁的时候决心成为一名艺术家。作为富家少爷的德加,自然可以得到名师的垂青,他的老师是路易·拉莫特,而路易·拉莫特,则是鼎鼎大名的古典画家安格尔的学生。
受到路易·拉莫特的影响,德加决定去意大利,这个文艺复兴的诞生之地,古典主义的家乡,他在意大利一住就是三年,所以我们能在德加的画作中,屡屡看到古典式的柔美和谐,很显然与这段经历有关。
在德加返回巴黎后,与爱德华·马奈相遇。马奈其人,虽然不承认自己是印象派,但是他却常常被后来的印象派列入“元老”阵营。马奈将德加介绍进入了后来以印象派闻名的巴黎艺术家小圈子。但是德加对这个圈子似乎兴趣不大。这个时期,因为科学技术上对光谱色的发现,让艺术家认识到了颜色并非事物本有,而是出于太阳光的反射。这群浪漫的年轻人歌颂着太阳,一股脑儿地跑到了室外作画,就连马奈也走出了家门,而德加依然是个室内派,他依然只对芭蕾舞女兴趣浓厚。
也许到此为止,德加依然是个古典派,但是从1880年开始,德加的视力逐渐减弱,他不得不开始用粉蜡笔作画,视力的衰弱让他的画笼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感,其印象派的一面也在这个阶段逐渐显露。
他同时也做了一些雕塑,最著名的雕塑《十四岁的小舞者》于1881年在巴黎印象派画展上初展。
古典与印象在德加的作品中,是无法分割的两部分,任何一个流派都无法将德加归类。
动与静的平衡
芭蕾舞拥有着极富美感的造型艺术,而舞蹈又具有一种时间流动性,绘画是静止的,绘画中时间的表达,往往是攫取某一个充满了势能的瞬间,让人感受到接下来画面中的某事某物一定会移动。
德加画作中的芭蕾舞女,往往并不是摆出完美的芭蕾造型的女孩子,而是正在练习中的女孩子,这就使画面充满了运动感,因为正在练习,而且姿势不甚标准,所以下一秒,她们一定会更改姿势,也就产生了运动。
德加除了强大造型能力,更有一种敏锐的灵性,往往能够捕捉到舞者不会表现给观众们的那些点滴瞬间,他仿佛是坐在舞蹈教室的角落,又好像是躲在钢琴后,在舞蹈教师的身边支起画架,就像是送孩子去上芭蕾舞课的父亲,盯着自己的女儿,无论她在刻苦练习还是在打鼾偷懒,是独自一人还是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都移不开那怜爱的目光。
这个陪读家长一般的视角创造了一种幻觉,令观看画作的人可以顺着德加的目光與他一同分享这迷人的情景。
绘画与摄影的平衡
德加的画作往往看起来就像是妙手偶得的一张抓拍,这大概是德加本人想要营造的效果,毕竟照片比画作来得更具有真实感。德加画作中最明显的“摄影感”在于他会故意制造出不整齐的边缘,仿佛真的有镜头的存在,不可避免的让一些不能全部进入镜框的人和事物露出一半。
德加确实十分崇拜麦布里奇的“静止镜头”,但是在德加看似天然的画作背后,通过X射线检测表明,他不断地移动过人物的位置,以追求完美的平衡和恰到好处的气氛。这些看似随意的芭蕾女孩,每一个都是画家的独具匠心和一丝不苟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