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研究与设计

2018-09-14天津市宁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冯淑慧

电子世界 2018年17期
关键词:挂号医疗机构基层

天津市宁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冯淑慧

1.引言

随着软件工程、云计算、企业服务总线等技术的快速改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证券、工业生产等领域均引入了先进的应用软件,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社会群众的一线诊断、治疗和预防单位,也开始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实现了门诊挂号、医疗诊断、药物使用、住院出院、疾病预防、病历档案等业务的自动化,能够将患者信息、诊断报告、药方使用等实时地加入到系统中,操作界面非常简单,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查询功能非常强大,统计报表也非常简洁明确,可以大大地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质量,提高医疗诊断效率,满足医院管理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本文详细地描述基层医疗机构常用信息化系统功能或子系统,同时引入了B/S体系架构设计平台,提高了信息共享能力。

2.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功能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具有实用性、基础性等特点,主要作用是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采集、医疗诊断、药房管理和传染病预防,更好地提高居民的卫生健康水平[2]。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详细地总结了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或子系统,详细描述如下。

(1)患者挂号系统。患者到医院就诊需要挂号,挂号系统可以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住址、年龄等,也是医院和患者交流的重要窗口,实现患者信息第一次采集,保证后续治疗。

(2)药房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药物入库、出库、盘点等功能,实现对库存药物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药物信息的共享。

(3)诊断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医学影像管理、病理诊断管理、远程诊断管理等多个功能,查看患者的各类型诊断资料或报告,判定患者的病情或种类,具有重要的作用。

(4)住院病房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共享管理医院的病房,针对每一个床位、病房内的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患者住院、出院操作,充分利用医院的病房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基层医疗机构面对广大群众,判定及预防传染病是重要的责任,一旦发现传染病的苗头就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报告,及时向管理部门呈报疫情,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向各地传达传染病防御措施;基层医疗机构担负着城市市民、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采集工作,可以收录这些信息,统计居民健康信息,预防疾病;妇儿保健可以实现对妇女、儿童的健康防护,提高妇儿保健的成效,进一步提高计划免疫能力,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3.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设计

基层医疗结构信息化系统非常多,为了提高人们应用的便捷性,本文引入先进的三层B/S体系架构,构建了一个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用户交互界面、Web服务、数据服务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集群化登录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用户交互界面可以显示各类型子系统或功能登录入口,Web层可以实现资源分配和负载监控,设置MySQL、Web服务器、ESB适配器或消息传输服务;数据层可以实现存储器、CPU、通信链路或辅助设备的虚拟化,构建一个共享软硬件资源的医疗卫生平台,相关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业务流程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可以为用户构建一个强大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医师、患者、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首先为用户分配一个账号,用户连接一个登录中间件,中间件能够连接资源池,实现网络通信连接操作、硬件资源分配、逻辑业务处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加载完成之后,可以为每一个业务处理分配MYSQL数据库、WebService服务链路等,实现对消息的实时传输,并且通过ESB业务实现对消息的加工和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资源分配完成之后,为了提高信息处理的并发性,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存储器、CPU、通信链路及辅助设备进行抽象化,实现对消息的加工和分配处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信息管控能力,保证对数以亿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4.结束语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将会被部署到平台上,以便能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智能化、自动化、无纸化和共享化程度,提升医疗卫生的信息统计和采集水平,为基层群众的疾病预防、医疗诊断作出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挂号医疗机构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分析探讨自助挂号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走基层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