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艺术家的时代到了么?
2018-09-14
艺术家被认为是最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职业之一,但近年来艺术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多的被探讨和运用。“风格、美感、神秘感都没有了,一切都改变得太快!”
人工智能为艺术带来什么?
近日,谷歌“艺术与文化”应用宣布与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合作。凭借这一应用,用户可以达到一个被详细分类、超越肉体时空限制的艺术世界。但在另一方面,这种强信息化的介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还对人们介入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此语境下,过于标准化及“多元化”是否会带来一种新的极权主义?而AI浪潮下的艺术在被剥离了空间体验与实体感受后,又怎样与过往理性及感性模型相匹配?这是否会造成另一种剥削?
事实上,本次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的“谷歌艺术与文化”应用程序正是源自这项2011年2月1日正式上线的艺术计划。跟Google当年引发争议的图书扫描行动相似,这项艺术计划旨在将历史上著名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通过图片或音视频全部数字化。现在,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为全球将近1000家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与各类机构在线展示其艺术作品、文物以及文化内容。
而如今,愈加发达的移动摄像与视频技术,则带来了全新的观看方式。通过VR场景和10亿像素的超清艺术品照片,虚拟比现实更加真实。人们可以探幽极细微处,又可以将其在历史的横纵坐标系中相互比较。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世界各大知名美术馆中徜徉。而艺术所带来的启发与影响,也因为网络而变得更加强大,成为了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事实上,“艺术和文化”应用的火爆之路,就离不开其对于用户注意力的强大抓取。在最初,这纯粹是个教育程序,它确实让用户更加方便地接触不同种类的艺术。但它真正成为“爆款”,则是在其推出了自拍功能后——用户上传自拍,应用识别用户面部与哪件作品最为匹配。这一功能让“艺术和文化”在当时迅速爬升至AppleStore第一名,并获得广泛下载。
而更为严重的是,谷歌们的AI在为人们提供搜索资源的极大便捷,和“到处寻找掠夺艺术史灵感”的机会同时,也在无形中将艺术作品量化并单一化,甚至为其制定了极其详细的标准答案。
在某种程度上,AI算法和数据集可以反映、增强或减少不公平的“偏见”。
对艺术过于明确的分类与量化也隐含着风险,想象一下,是它在告诉我们:“这幅画是反对某事的”、“那件雕塑与某一事件无关”、“这个事件是邪恶的”——在艺术界极力摒弃展签、政治权力和策展人语调的影响时,一个更大的塑造者已然来临。
多重穿梭 Polythread,简妮·莎宾,混合材料,2016©Bill Staffeld
简妮 · 莎宾 2016 年设计的这个亭子由细胞网络程序生成,它的结构轻便易拆,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阳光并在夜间发光,是造型优美的自适应建筑。它预示着未来将会有更多对环境敏感的互动建筑出现。
机器时代的美感是否真实?
众所周知的是,继Alphago横扫围棋界后,AI已经完全改变了职业棋手的行棋风格,“人机对抗已经结束,从现在起,是人跟机器学习的阶段。”(聂卫平)但就如中国围棋队领队华学明所言,“我原来一直认为AI进入围棋世界是利大于弊的,现在我一看到‘点三三’就头疼,风格、美感、神秘感都没有了,一切都改变得太快!”
大多数人工智能算法的推动力,目前仍然来源于从海量的训练数据中推断模型,即所谓的弱人工智能。但人类已然在更加广阔的环境里,建立了极其丰富的思维模型与十分丰富的感官信息储备,时刻塑造并帮助人们理解艺术作品。
于是,断裂又再次出现了:机器学习的逻辑成果如何与人类脑海里丰富种类的理性与感性模型相匹配( Ben Medlock)。或许AI为围棋提供了更好的下法,但说真的,艺术需要这样吗?
如今,AI也可以创造出难以分辨的艺术作品,专家称“机器发展出了一种美感”。但即便如此,这种美感是否真实?
当“它”比人类更像人类时,它在教我们如何看艺术,或者说,它在教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又如何与这个世界保持共识。
应跳开“取代”的简单思维模式
今天的艺术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活动,它至少是一连串纠缠在一起互相发生作用的系列事件。
人工智能的本质首先是数学。对于大量数据、图案和关系的铁面无私的高效处理好像一种魔法,承载了人类对于机械智能的物质想像。
发肤维度,林欣杰,交互空间,2017
“发肤维度”是一个能将观者的生理数据视觉化的交互空间。设计者通过收集并处理观者的脑电波数据,控制空间的形态和图案。
当代艺术本身就已经由现代主义的艺术景观,演化为一个更为复杂的体系,需要在后工业时代的背景里去理解、去阐述,它牵涉到的远不止二维平面画布这样的简单领域。简言之今天的艺术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活动,它至少是一连串纠缠在一起互相发生作用的系列事件。因此,人工智能所绘制出的任何图像都是可以被期待和被想象到的,也就是说,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艺术创作其本身就已经是可以被大规模淘汰的产物,在今天
《借景》,Sky Yutaka建筑事务所设计,互动装置,2017
作品灵感来源于庭院设计和“借景”的概念——将美景组织到园林图景中,机械花与人互动的同时光影反射在墙面,也随花的摆动时而变幻。设计者希望通过机械花与人的互动,表达对城市庭院的想象,反思在城市化过程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开源房屋,Wikihouse,木质 Wikihouse 团队
2011 年AlastairParvin和Nick Lerodiaconou 发起了维基房子这一全球平台,使用者们可在此平台分享低成本,环保且易搭建的开源房屋设计及施工图。无需房屋搭建经验,任何人都可以从案例库中下载,改造并搭建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尤其以平面作画首当其冲。但前卫艺术的阵地早已突破了二维介质,它更多在于思想和材料的突破,在于艺术行动的组织方式和展示方式的革新,它是一种行动,一个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当讨论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问题的时候,应该跳开“取代”的简单思维模式,细化当下的实际问题本身,侧重于讨论AI在当代艺术的哪些部分哪些环节里,就人类目前可理解的范围中是可以与人类合作的。
ANIMA,尼克·弗斯坦德,混合材料,2014-2017 onformative
尼克·弗斯坦德同onformative 工作室合作,探究了未来的机器如何能够更理解人类。使用了高端配置的球形投影,ANIMA 能够像人一样以声光回应现场观众的动作和情绪。这个装置让我们看到,在未来界面设计发展方向中,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提高机器对人类情绪识的识别度及反馈度。
人工智能入侵艺术圈?
也许很多人还认为,人工智能离艺术圈还很远。实际上,AI已经悄悄进入了艺术行业的策展、创作等链条。一旦成本有了突破,人工智能就会让艺术圈翻天覆地。
一向被认为人类独占而人工智能难以突破的那些领域,比如情感和创意,也并非不可逾越。微软去年进行了“下一个伦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项目,挑战“如果伦勃朗死而复生了,他最有可能画什么”的问题,探索人工智能的创意潜力,教电脑像绘画大师伦勃朗一样思考、创意和绘画。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伦勃朗的现存作品,让机器自主学习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主题,“机器人伦勃朗”最后打造了一张3D 打印作品,画了一幅三四十岁、头戴帽子、有胡子、面向右方的男子肖像画。参观者感觉挂在美术馆里的伦勃朗与其作品一点也不违和。
这幅画算是创作还是机器人的模仿?艺术圈人士认为,“下一个伦勃朗”还只是人工智能基于伦勃朗的画作,对人类创意的“模仿和加工 ”。
艺术自媒体“天下一叔”认为,现在的AI 策展还是停留在资料数据梳理的阶段,但未来如果能训练机器人更接近人类策展人的艺术素养和思维方式,可以综合分析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家背景,以及创作语言,甚至和艺术家对话,那时人工智能会让艺术策展圈刮目相看。
CD/ITKE 研究亭,阿希姆·门格斯和杨·倪博思(斯图加特大学),玻璃和碳纤维加强型聚合物,2013-2014 斯图加特大学ICD/ITKE
阿希姆·门格斯教授是仿生学、数字化设计及机器人建造领域的代表人物。这个由机器臂织造的亭子,是斯图加特大学 2013至2014 学年的研究项目,也是一个轻质且易搭建的模块化建筑。
机器人怎么有的创意?
当人工智能让人们又爱又恨时,大多艺术圈人士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觉得艺术创作是一种人类还没有充分认识的大脑行为,以及艺术家那些无法预知的天赋才华,还远不能为机器所替代。
机器人怎么有的创意?谷歌给出的答案是,基本思路是先让机器学规则、会识别、会模仿,然后再教会机器打破这些规则做出创新。
当然,开发创作性机器人难度之大连谷歌也承认,可能最终还需要人工参与。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即便理论上可以实现,要调试到成熟的应用,还需要特别为机器学习艺术信息进行大量的专门训练,对于艺术这样一个小体量的行业,这么大的研发投入,让商业机构无法接受。但是未来艺术家在构思新作品的时候,让机器人做一些查阅历史资料等基础工作,同机器人一起探讨碰撞灵感,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未来审美能力会被量化?
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理论上可以做得比人类更严谨和全面。比如,图像分析、艺术史研究、拍卖数据库、艺术市场分析、艺术品鉴定判断等方面。机器自主进行图像或文本学习,然后分类归纳,进行分析预测,能减少很多不必要或者不准确的判断。不过,阻碍技术的应用,很大方面在于成本。
纽约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顾险峰认为,人工智能的方法可以分离艺术内容和艺术风格,并且能够确切地表示内容和风格,自如地转换,合成艺术风格。虽然计算机的能力令人惊艳,但是今天艺术作品的审美和评判依然不可替代地由人类来完成。那么,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的审美能力也会被量化,由数学公式精确地推演,最终由人工智能来越俎代庖呢?
Microstructures Adaptation Chair(Long Cell), 约里斯·拉尔曼,第十二版,镀铜尼龙,2014 约里斯·拉尔曼实验室
世界知名荷兰设计师约里斯·拉尔曼的作品完美融合了高科技与高超手工艺。这张 3D打印椅子,通过数字程序模拟细胞系统来生成不同大小、坚硬程度、颜色等,将订制家具的材料灵活度与完成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机器艺术家的时代到了?
艺术家被认为是最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职业之一,但近年来艺术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多的被探讨和运用。
近日,巴黎大皇宫《艺术家与机器人》展览虽刚落下帷幕,但作为首个法国公立美术馆展出当代艺术家运用机器创作的艺术作品,其意义和价值却不容小觑,也引起了艺术家与机器人关系的讨论。
展览提出了“人工想象力”的问题:机器人可以做哪些艺术家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机器人有人工智能那它会有独立的想象力吗?艺术家、工程师、机器人、观众,谁是作品的创作者?机器创作的作品是否更新了我们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或者突破了艺术的界限?
巴黎的展览以“机器制作”“根据设定完成的作品”“机器人自我解放”三部分展示了越来越尖端的数字艺术作品。
第一部分“机器制作”中,机器人是具有可以作画的机器肢体,并且具有对现实的观察、感应和反应机制。它们似乎永不疲倦,具有一种西西弗式的荒诞性。第二部分“根据设定完成的作品”中,机器变成无形的程序和数据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机器所创造的艺术形式,它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捕捉观众身体的动作和气息,与观众互动,把观众变成作品的一部分。这些作品不断且时时变化着,无穷无尽。第三部分“机器人自我解放”中,机器人看似“解放了”,艺术家让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使得它们可以反过来增强、激发人的能力,并与人融合起来。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SHAREVARI,铃木尤里,互动乐器,2013
由黄铜与水晶组成的互动乐器,探索了水晶作为声学材料的可能性。作品可感应观者肢体动作并创作即兴乐曲。
人工智能似乎已经开始改变艺术品的创作、展览、传播、保存、接受方式。就如同参展艺术家Nicolas Sch?ffer所说:从此,艺术家创作的不再是作品,而是(机器)创作模式。艺术家在创造机器人艺术的时候灵感也是多元的:比如在仿生学的研究让艺术家可以教机器人掌握了某种自然的规律;生成模式的数字艺术作品可以自动无限生成出不同的作品,使得每一件作品都不同;程序互动性的机器作品无间断地制造了超越现实和人类有限能力的幻象。另外,这些作品似乎延续着现代艺术的理念:艺术并不需要出自艺术家之手。在这个展览中的作品让我们看到,艺术作品可以是与数字工程师合作实现,并且观众的互动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文章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