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应该姓“中”
2018-09-14姜宝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姜宝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不应该用西方的美学或者西方的艺术规律以及理论来解释中国画,应该是沿着中国本身的本体思维往前推进、往前演变,推动我们的创作。
咱们中国画应该姓“中”,应该有我们民族的独立特点,才能屹立于世界。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往往用西方的艺术理论来解释中国画,甚至用西方翻译过来的词汇,来代替中国画理论和题跋里面常用的一些中国特有词汇。
举个例子,我经常听到我们在国画领域里面用“造型”的词汇,我个人理解,“造”字有一种塑造刻画的意思,用在西画里面是符合西画的创作规律的,因为油画、素描的形象要反复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但是中国画是写意,它不存在造型,下笔就有“形”,所以这个“形”不是塑造出来的,是写出来的。我觉得“造型”这个词汇用在中国画里面不恰当,我们是下笔就有“身”,有“身”就有“心”,身寄托在心上,身本身就是写出来的,我个人觉得“造型”是否可以用“写形”来代替,潘天寿院长用的是“捉形”。
这些小地方应该拨乱反正,不应该用西方的美学或者西方的艺术规律以及理论来解释中国画,应该是沿着中国本身的本体思维往前推进、往前演变,推动我们的创作。
如果说素描是西画的基础,那么书法就是中国画的基础。潘天寿先生称中国画首先要‘捉形’,我则用了‘写形’二字,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从临摹当中,去体会中国画的文化精神、笔墨精神,从而来加强我们的笔墨功力。
有了扎实的笔墨基础,还要勤于“写生”。“写生”就是要观察自然,以笔墨语言去表现自然,抓住在观察时对对象的感受,然后再来绘画。要了解对象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叶子是尖还是圆,叶径的走势如何。只有对自然熟识于心,再来创作时才可以将速写丢在一边。我们中国画的写意最终表现的是内心世界和内心感情,即缘物寄情,但前提一定是建立在笔墨和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有了传统的功夫和写生的能力后,才能最终达到“创作”的阶段。这个创作既要笔墨又要现代。一切艺术都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形式和语言在变,意境在变,我们笔墨的发展也要变,这样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形成自己的风貌,这就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