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2018-09-14李小燕
李小燕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700)
子宫内膜息肉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也为子宫内膜病变,在女性更年期前后和生育期前后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也为导致患者子宫占位病变和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引发因素,针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传统超声诊断,极易形成漏诊,随着我国宫腔镜的发展,宫腔镜的应用,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病症,然后在宫腔镜的指引下,将病灶彻底清除,宫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6~55岁,平均年龄为(42.21±1.25)岁,病程在0.5~7年,平均病程为(3.12±0.24)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8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6~56岁,平均年龄为(42.26±1.24)岁,病程在0.6~7年,平均病程为(3.14±0.23)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7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3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超声仪选用西门子ACUSON;彩色超声仪选用日本ALOKA-SSD;5.0~6.5Mhz的探头频率,电切设备、宫腔镜均来自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宫腔镜直径为4.5mm,6.5mm的电切镜内径;
对照组为常规刮宫术,术前麻醉,生效后,应用阴道窥器将宫颈充分暴露,对宫颈实施消毒处理,应用宫颈扩张器将宫颈扩张,直接将刮匙伸进子宫腔中,实施刮宫操作。
观察组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前引导患者将膀胱排空,做好消毒工作,应用宫颈扩张器对宫颈实施扩张处理,置入宫颈监察系统,对宫腔内部进行观察,确定病灶位置,依据电视屏幕,将腔镜置入,应用奥林巴斯配套宫腔镜电切镜系统,在B超监测的情况下,为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膨宫机压力控制为100mmHg,80W的电切功率,膨宫液为甘露醇溶液。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 19.0中,分析,用(±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n=30)60.02±2.2625.12±1.021.85±0.54对照组(n=30)122.45±12.0535.45±2.753.14±0.45 t 5.24655.45285.5427 P<0.05<0.05<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息肉作为典型妇科疾病,也是导致患者不孕或子宫出血的因素,主要的发病人群为绝经后和育龄女性,该疾病的产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污染的日益严重,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了影响我国女性人群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给予重视。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该疾病的出现与内分泌因素、炎症因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女性青春期任何阶段均能发病,多见于35岁以上妇女,针对病灶为单发、直径较小的患者,临床无症状表现,难以发现,随着病情恶化,部分患者会产生经期延长和月经过多的症状,这与患者子宫内膜增生过度和子宫内膜面积增加有着直接联系,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腹痛、不孕、子宫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存在负面影响,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治,越早越好。
临床上,随着我国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技术被不断的应用,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中,传统刮宫术随着有着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极易复发,整体疗效不甚理想,传统刮宫术逐渐被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所取代,通过借助宫腔镜技术,能够准确的确定病灶的位置、大小等,将病灶彻底的切除,手术确切,不会对患者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同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预后恢复快,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优先选用。
综上所述,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复速度,宫腔镜手术值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