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专家诊所把脉疑难矛盾纠纷
2018-09-14顾娟
本社记者 顾娟
8月28日,在江苏省法学会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南通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蒋玉虹介绍了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专家诊所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做法。2017年1月,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专家诊所整合法治媒体、学界、实务等各方法律专家力量,运用专业法律资源解答群众遇到的法律难题,引导他们合法表达诉求。
这一做法,被评为南通市年度政法工作创新奖。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省法学会会长林祥国先后作出批示,要求不断探索并总结推广。
选聘专家,免费服务打造两级法律专家诊所
近年来,家庭婚姻、邻里纠纷、医患关系、交通事故、房屋拆迁等涉法问题大量发生,群众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及时跟进。
南通市法学会和《民主与法制时报》江苏记者站在崇川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立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专家诊所,选聘专业法律力量介入社会矛盾纠纷的咨询和服务。每周三接待群众咨询,实行专家亮牌上岗,不向群众收取任何费用。其他8个县(市)区分别共建县级平台。
突出专业性和广泛性要求,市级诊所从全省高等院校、执法司法部门、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中聘任了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杨海燕、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宋超等32名从事教学、研究、法律实务工作10年以上或具有法学研究、教学的高级职称人员为法律诊所专家。
明确了专家诊所十项职能,主要有为党政机关重大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接受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委托对指定案件等进行核查和评判;为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参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处理等。
>>法律专家诊所成立一周年义诊进社区
专家问诊,社区义诊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新路
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专家诊所为何得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点赞?答案就是他们从专业的法律角度配合党委政府处理社会矛盾,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
法律专家的信誉度好,专业素质高,从开诊之日起就深受群众信赖,每次接诊都围满了来访群众。专家们耐心听取群众倾诉,解析法律关系和法律适用问题,引导当事双方尊重历史、兼顾现实,依法寻求最佳的解决途径。
南通某企业在改制中未及时为2000多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职工为此多年上访群访。法律诊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并邀请该集团负责人、法律顾问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研究,建议该集团从改制当月为员工补足“五险一金”。此后,专家们又多次做双方工作,终于促成这起长达13年的群体性劳动纠纷的平息。
去年1月至今年8月,该平台共坐诊接待社会各界人士3000多人(次),化解涉及拆迁、合同、股权、债务、遗产等矛盾纠纷1043起,劝退各类上访人员43人。
日前,法律专家诊所的15名法律专家走进崇川区文峰街道五一社区零距离义诊,就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疑难法律问题40余件。
除了“坐堂问诊”外,法律专家还定期开展“社区会诊”,到一些老旧居民社区“义诊”,接待群众法律咨询,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对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重视解决的问题,反馈给被诉单位并要求给予回复。
>>法律专家接受社区群众咨询
延伸职能,拓宽领域前移维护社会稳定关口
不仅坐堂问诊“治已病”,还注重源头预防“治未病”,将工作领域延伸到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这是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专家诊所的核心优势。
他们参与《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南通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等9个立法项目的起草审核,参与《南通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等10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核。
积极参与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针对乡村电瓶车摩托车驾驶员酒驾、高居不下的80后离婚、离婚纠纷处理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并形成智库咨询报告提交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为推进企业规范执行劳动、安全、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启东市依托专家诊所,成立法治惠企志愿者联盟,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组织业务培训,协调劳资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南通市还以民主与法制·南通法律诊所专家为骨干,组建了160名法学、法律工作者组成的“江海法治讲坛”讲师团,以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群众为重点对象,去年以来组织法治宣讲827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