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英文字之死

2018-09-13林沛理

南方周末 2018-09-13
关键词:德里达文法合法性

林沛理

最近读报,看到以下标题:

“Trump signs defense bill but snubs the senator the legislation is named after-John McCain.”

(编者注:大意是川普签署国防法案,却冷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法案是以后者的名字命名的。)

对捍卫正统的文法学者(grammarians),这句子的“whom”“因遗漏了反而引人注目”(conspicuous by its absence)。

“Whom”的用法其实并不含糊。按权威的《柯林斯英语词典》(The Collins Dictionary)的解释,在正式文体写作中,“whom”应取代“who”,用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Whom is used in formal or written English instead of 'who' when it is the object of a verb or preposition)。因以,以上的标题应改写为“Trump signs defense bill but snubs the senator whom the legislation is named after-John McCain. ”

然而《华盛顿邮报》的把关人选择了弃用“whom”。新闻媒体不与时并进,怎能留住受众?一般来说,英国人比美国人更注重文法规则,并对其正确使用有更大的敏感度(grammatically aware);但“whom”这个字在英国印刷媒体被“放逐”的情况,跟美国大同小异。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年前在《独立报》(The Independent)看到一篇社论题为《“Whom”之式微并非文明的终结》(The decline of whom is not the end of civilization)。文章的第一句就是“Whom正在日常使用中逐渐消失”(Whom is dying out)。

如此显而易见的事实,当然无法否认,有关的过程更难以逆转。演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认为,语言是有生命的,因此像生物和人体器官一样要服膺于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和用进废退(use it or lose it)的定律。英文文法讲的不是逻辑,而是约定俗成,所以长远而言,习非必定成是。随着使用者习惯改变,文法的某些规范不可避免地会丧失其规范性功能。在这个意义上,“Whom”慢慢变得荒废和陈旧过时,不过是时间对语言的汰旧换新。

计划报废(planned obsolescence)是产品和促销策略,指企业故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目的是为消费者购买它们的新产品提供诱因。“Whom”一步一步走上报废之途,当然不是任何人的计划,也没有策略可言。可是,这个过程就像将“计划报废”概念发扬光大的智能电话,是不折不扣的时代记号(a sign of the times)。可以预期,在今日这个正式文体衰落到连美国总统都选择用“推文”(tweet)来公告天下的年代,“whom”只会愈来愈没有立足之地。

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沟通工具要发挥所长,需像法定货币(legal tender)那样具备两大条件——合法性(legitimacy)与流通性(currency)。所谓合法性,就是合乎文法与使用的惯例 (grammar and usage);而流通性指的,就是使用的频率和广泛程度。一如法定货币会因流通性不足而停止发行和使用,“失宠”的字词和用法,迟早会像面值太小的纸币或不方便携带的硬币一样被报废。

“Whom”尚未遭此厄运,跟“To whom it may concern”这句惯用语力挽狂澜大有关系。发文的时候不知道联络人或收件人的名字,“To whom it may concern”确实提供无比的方便。问题是这用法既公式化又没有人情味,像中文的“敬启者”一样陈腐而拒人千里;所以愈来愈少人使用,逐渐被比较亲切的“Dear Sir/Madam”取代。

在这样的环境下,“whom”慢慢变成僻字,甚至“癖字”,用来彰显用者的个性和癖好,或者制造特别的戏剧和艺术效果。举个例,纽西兰诗人斯蒂阿德(C.K.Stead)有首诗叫《That Derrida whom I derided died》(那个被我嘲讽的德里达死了)。这分明是戏谑对修辞和用字有研究癖的法国解构主义学者积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七十八年前,海明威的《战地钟声》(For Whom The Bell Tolls)出版,一雷天下响,连带“whom”也风光一时。今天,读这本书的人固是寥寥,就连它的名字也给好事之徒恶搞为“For What The Bell Tolls?”这就是一个英文字的升沉起落。

猜你喜欢

德里达文法合法性
基于Java的递归下降语法分析器的实现
Westward Movement
德里达前期隐喻思想的存在论维度
国办:确保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
乔伊斯与德里达
教育精英化还是平等化
文法学校见证英国两党争斗
浅析德里达的解构翻译思想
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义性文法的SLR(1)分析器的直接构造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