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傩戏传播困境探析

2018-09-13刘昕

声屏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傩戏

刘昕

摘要: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植根于民间并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濒危剧种傩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和传播困境。主要表现分别是政府层面的短板传播、濒危剧种本身的短视传播以及媒体的短路传播。解决的办法是变“短板传播”为“长板传播”,化“短视传播”为“长视传播”,促“短路传播”为“宽路传播”。

关键词:傩戏 传播困境 濒危剧种

傩戏作为我国戏剧类别之一,是在驱鬼逐疫仪式的基础上融合舞蹈充分吸取各种地方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大戏剧类别,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堪称戏曲界的“活化石”。傩戏起源于商代甚至更早的巫术仪式,但其具体形式出现于西周,一直持续到唐代,之后傩戏便散落在民间,自生自灭。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环境下,傩戏的传承与保护才逐渐引起各方关注。但就目前来看,傩戏生存前景堪忧,其传播面临着诸多困境。

短板传播:政府传播困境

在傩戏的传承、保护和传播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政策保护等措施,在傩戏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政府的宣传逐渐放缓,政策落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可以说,政府层面在推动傩戏的传播上,存在着短板,主要表现如下几点:

第一,政府传播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高。在傩戏的保护与传播过程中,政府主要采取了政策保护、举办学术会议以及傩戏文化展等主要方式对傩戏进行传播。但这种传播仍然是一种单纯、片面的戏曲传播,并未与当下的大众市场相结合,未能借助市场的能动作用将傩戏发扬出去,传播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尚未得到实现。

第二,政府传播与受众因素结合不紧密。在国家和政府重新发掘傩戏之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受众热议和关注。但在后期,政府在传播傩戏的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能动作用,未能使傩戏真正融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傩戏本为地方剧种,内容有一定的晦涩性。政府没有加强傩文化的引导,受众不能更好地了解傩戏,傩戏的传播因而缺失了受众市场。

第三,政府传播与媒体相结合不到位。大众媒介作为传播者,其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效果之大均不容小觑。在单纯的市场作用下,大众媒介出于传播效果和媒介利益考虑,往往忽视了对傩戏这类受众群体小、传播效果不佳的濒危剧种进行传播。

短视传播:本位传播困境

目前,傩戏虽受到政策的保护与扶持,但其传播仍然以本位传播为主。在古代,傩戏的传播与政治、民间生产与生活关系紧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这种紧密的联系逐渐淡化,傩戏本位传播的局限性逐步凸显,因而陷入了一种短视传播的困境之中。

第一,傩戏的传播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社会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戏曲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在近年来受到来自各种因素的冲击。①创新是传统剧种尤其是濒危剧种在当下大众文化潮流中逆势发展的唯一出路。傩戏虽然颇具文化价值,但其内容相对晦涩难懂,受众的接受度较低。

第二,傩戏的人才培养陷入困境。一出戏拯救一个剧种的言论绝非夸大其词。其中,人才的培养对于戏曲的传播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戏曲人才就是戏曲的一种广告、一种活招牌。人们提到川剧,就会想到沈铁梅;提到越剧,就会想到茅威涛;提到京剧就会想到尚长荣等。②而现下,傩戏很有可能将面临着“人亡艺亡”的窘境——年轻人多不愿意学习和传承傩戏。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觉得学戏辛苦、收入微薄外,很大程度上是许多人对于传统戏曲缓慢、固定、缺少交流手段的演出形式缺乏热情。③

第三,傩戏自身未形成产业链。傩戏的发展一直是相对封闭、自守的状态,尚未形成商业产业链,除了政策的扶持外,傩戏自身的产业发展仍需不断的加强。此外,傩戏的表演向外延伸度不足,未能积极地与其他方式相结合,例如饮茶、交友等方式在扩大傩戏的传播路径的同时,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应。由此可见,傩戏自身发展的封闭性也是影响其传播的一大弊病。

短路传播:媒体传播困境

在百度浏览器中检索视频,京剧的检索结果多达40000条,而傩戏的检索结果仅为1000余条。这除了与京剧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关以外,媒介传播力度的不均衡也导致其在傩戏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缺位的现象,造成了傩戏传播中的短路,即大众媒介的传播路径狭窄。究其原因,可总结为“传者不传、受者不受”。

第一,传者不传,主要是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缺位。媒介缺位的成因涉及两个层面,即媒介的传播效果和利益因素。傩戏的小众化、偏涩化,加之社会转型期媒体的浮躁化,都不利于打开受众对于傩戏的接受程度。此外,对于传播结果的预期判断也使得媒体在选择传播、推广傩戏之前细细斟酌一番,避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之后仍然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媒体对于经济效益的越来越倚重。媒体为了生存,被迫迎合市场规则,④在进行传播时更加考虑传播内容的商业价值、以利益为重,从而忽视了自身背负的社会责任及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观之傩戏,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大,大众媒介在传播傩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可观。因此,從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大众媒介可能会减少甚至放弃对傩戏这类文化价值高但影响小、效益少的濒危剧种的传播推广。

第二,受者不受,主要是指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缺位。受众缺位的成因可大致归为受众的“异化”和信息的“异化”。首先,受众的“异化”是指现在受众的特质已经发生改变,与以前的傩戏受众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戏曲素养方面,更加体现在受众的心理素养层面。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氛围愈来愈浮躁,因而受众心理也呈现出浮躁的态势。在这种浮躁心理的作用下,对于傩戏这种表演时间长、内容晦涩化的戏曲,受众的接受缺乏一定的耐心。其次,信息的“异化”是指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较之过去已发生改变。在大众媒介的助推下,娱乐已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它已溢出电视扩散到整个社会之中。⑤加之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受众更热衷于“快餐式”的消费文化,相较于完整的文化表现形式,片段化、碎片化的“异化”内容更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傩戏这个小剧种的娱乐、教化功能严重萎缩,出现受众流失现象。

建议

政府:变“短板传播”为“长板传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剧种,傩戏的传播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政策宣传层面,想要得到长足发展,政府必须完善传播策略,变“短板传播”为“长板传播”。首先,傩戏的传播与市场相结合,依靠市场的力量扩大其影响力。比如,由政府牵线开展傩戏的展演活动、筹建傩文化原生态基地建设等,利用政府的力量逐步将傩戏推向市场。其次,在传播傩戏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受众的把握。傩戏宣传应走进群众,提高受众戏曲文化素养,培养傩戏的爱好人群,形成稳定的傩戲粉丝群体。最后,在媒介对于傩戏的传播中,需要政府的牵引甚至是政策的支持,扩大傩戏的媒介传播力度。

傩戏:化“短视传播”为“长视传播”。傩戏能够变“短视传播”为”长视传播“的根本仍在于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戏剧传播中,人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提高傩戏演员待遇水平,发扬傩戏的艺术魅力,吸引多才艺的人才,能够缓解人才短板问题。傩戏自身产业链的建设对于其自身的传播也十分重要。深入挖掘潜在市场,积极探索傩戏创意产业化的新路径,有利于傩戏进一步的打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扩大长足发展的资本,延长傩戏的生命周期。

媒体:促“短路传播”为“宽路传播”。媒体对于傩戏是一种窄路径的传播。在抢救和传承濒危剧种的环境下,需要拓宽媒介的传播路径,变“短路传播”为“宽路传播”,提高傩戏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大众媒介应提高自身的传播意识,摆脱利益束缚,主动承担起社会遗产传承的功能,积极抢救、传播傩戏这类的濒危剧种。通过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结合,能够扩大傩戏的受众号召力和传播范围。出于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的考虑,媒介还应对傩戏内容进行包装,包括两个层面,即多元化的形式和大众化的内容。两个层面的结合能够带来受众从兴趣关注到持续关注的转变,形成傩戏类濒危剧种的稳定受众群体。

结语

傩戏的传播是当下濒危剧种传播的一个缩影,探究其传播困境对于濒危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有着一定的参考与启示。傩戏这样的濒危剧种要真正传播出去,深入受众,需要的不是某一方的努力,而是政府、傩戏、媒体三者相互配合。政府应当负起传播的引导或宏观指导责任。当下的媒体应充分了解现有政策、积极承担传播责任,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目的。傩戏本身要展示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克服自身缺陷,依托政府的政策与媒体的力量加以传播,不能故步自封。只有这样濒危剧种才能渐渐恢复自身活力,迎来新的生机。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栏目责编:吉 庆

注释:①② 张志全:《当代戏曲保护与传播的困境及其对策建议——以历届“中国戏剧节”入选剧目为考察对象》,《戏剧文学》,2013(4)。

③孙 昭:《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美育学刊》,2016(3)。

④张涛甫:《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与重建》,《新闻记者》,2007(8)。

⑤陈后亮:《泛娱乐业时代——兼读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大众文艺》,2009(1)。

猜你喜欢

傩戏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文旅融合背景下宁都傩戏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策略
软陶傩戏面具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江西傩戏符号构建研究
论傩戏剧本的现存状况、类型与价值
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傩戏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