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维护与保养分析

2018-09-13鲍俊超

科技视界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设备维护

鲍俊超

【摘 要】随着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出来,使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也成为施工中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情况,本文将对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进行分析,首先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就现阶段缺乏设备管理人才、缺乏合理应用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施工;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4-024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4.113

0 引言

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工程的顺利完工,提供了保障。目前机械施工已经成为各项工程普遍应用的方式,但是工程中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问题却没有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因此工程效率和质量受到一定的制约。为了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的应用水平,必须使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因此探究这一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1 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逐渐成为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并且在各类工程中得到普遍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工程中应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因此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操作,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问题,从而对工程进度、企业管理造成影响。另外,工程类型不同,施工环境就不同,机械设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性能问题,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就会导致机械故障,甚至会导致设备报废,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还有可能威胁机械操作手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发生,必须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施工的要求,从而保障工程顺利开展。

2 现阶段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的设备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施工过程中会对很多种类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不同设备的性能、规格、优势、操作等特点具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使设备能够合理应用到不同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使设备发挥出最大优势,这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但是当前这种专业的设备管理人才还相对较少,很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操作能力还不够丰富,因此不能全面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导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存在问题。

2.2 缺乏规范合理的应用措施

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出现机械设备乱用、代用等情况,例如在公路施工中将推土机用于平地,将装载机用于吊重物等,这种应用方式不仅影响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还严重损害设备的寿命,当设备处以不恰当的应用条件下,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和损坏,由于有些损害并不是表面的,因此設备管理人员不会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导致设备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1]。

3 施工设备维护和保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没有制定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个企业及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健全的设备维护及保养方面的管理制度。就当前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现状来看,很多单位受到工程项目的影响,会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频繁的调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会盲目对设备的管理机构进行精简,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由其他机构代维管理,这就导致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存在空白和脱节现象,不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势必会导致设备应用的混乱,从而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2 没有贯彻落实设备的保养制度

机械设备保养制度能够保障设备的应用安全,当时当前很多施工单位都不能对设备的保养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导致制度内容变成一纸空文。这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展期间缺乏保养意识,虽然将操作人员与施工机械进行绑定管理,但是不能明确操作人员与机械设备之间的关系,只针对设备的使用进行管理,没有明确设备管理对施工存在的制约性,导致很多机械故障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而一些设备维修人员在对故障进行维修时,缺乏预判和评估的意识,只能对当前存在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的维修,不能以保养为措施对潜在的故障进行排除,导致设备故障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3.3 没有明确各项设备的使用规范

由于没有明确的设备使用规范,因此操作人员在利用设备进行施工时,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导致施工中的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例如实际施工中有很多设备操作人员属于短期聘用,因此对当前设备的情况没有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依然将设备投入到施工中,使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成本的考虑,没有及时更新机械设备,对于老化的机械设备都缺乏维修及保养意识,因此导致施工效率受到制约。例如很多设备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保养措施,因此很多设备都存在老化现象,但是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仍然将老化的设备投入到施工中,导致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制约。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保障工程的工期不受到影响,会将报废机械上的设备转移到老化设备中,导致机械操作手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而施工效率和质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增加了企业负担。

4 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有效措施

4.1 明确维护和保养的各项原则

4.1.1 使用方面

在施工中为了保障机械设备的完好率,首先需要坚持定人定机原则,既要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也要做好保养和保管的工作,因此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的概况有全面的了解,在使用前检查设备有无漏油、漏水等情况,并对设备故障给予及时的修复。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范的要求,按设备使用规定,预热设备的发动机及液压系统。施工人员要有成本管理的意识,综合考虑工程进度与设备的使用维修成本,从而增强机械设备使用的维护保养意识。另外,操作人员必须对现场施工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对设备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避免暴晒、潮湿等环境对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导致社会的使用寿命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施工的效率。

4.1.2 维修方面

机械设备在连续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故障,及时维修及保养能够避免设备出现重大故障,从而达到维持设备完好率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维修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坚持低成本和高效率原则,既保障设备维修不耽误工期,同时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例如采用零件换位和胶黏修复法。零件换位主要指的是对设备中承受单向负荷的零件进行更换,使零件的负荷得到均衡,从而降低其磨损程度,延长使用的寿命;胶黏修复指的是用刷镀胶粘的工艺手法对性能失效的零件进行修复,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使设备得到正常使用[2]。

4.1.3 保养方面

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必须坚持严格按照厂家规定执行,使用合格的滤芯及各种润滑油,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很多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没有使用合格的滤芯及润滑油,久而久之,导致设备出现严重磨损,从而发生重大设备的故障,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各项保养措施。为了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能够对设备运行的状态给予正确判断,从而在全面保养的基础上对容易产生故障的零部件进行针对性的保养。

4.2 增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意识

要提高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水平,必须增强设备管理人员、修理人员及操作手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意识,为此施工单位首先要加强宣传工作,以定机定人为原则,使每个操作人员对自身设备都有明确的管理意识,能够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设备展开维护和保养,确保个人管理下的设备不会影响到工程的工期效率和质量,例如某施工单位以激勵机制对设备管理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进行奖励,并且发挥榜样和典型作用,将管理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传授和交流,从而提升施工单位整体的设备管理水平;其次,施工单位应该制定健全的管理条例,并且加强监督工作,使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规则操作并管理。

4.3 设置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制度

设备在长期的使用中会出现磨损和消耗现象,为此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对潜在的故障隐患进行排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制定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制度,通过及时检查发现设备存在的不足,并且给予针对性的解决。例如制定规范合理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周期,以每周小检和季度大检相结合的方式,对设备展开全面的检查。为了保证检修和保养的质量,可以引入“状态检修”的理念,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就给予及时解决,从而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3]。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维护与保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够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设备的寿命,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节省成本,从而为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必须从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三个方面明确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方法,同时增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的意识、设置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制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希望本文能够为研究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维护与保养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熊伟.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2):240.

[2]张继昌.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6(16):227-228.

[3]郜小虎.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42(Z1):35-36.

猜你喜欢

设备维护
浅析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DAM50kW(GZ—GS50K—8)中波广播发射机维护办法探讨
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与安全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