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度”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8-09-13费婷婷

创新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四度法治道德

费婷婷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势必给教育带来严峻挑战。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与此同时,初中“思想品德”课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一系列变化都可视为教育对时代发展的积极回应,而作为学生德育主渠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如何回应?以下,笔者试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结合时代背景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设计和教学。

一、教学目标要有“高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几个概念、几个观点,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情感体验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的设计应该和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让社会认同、政治认同真正从学生心底成长起来。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和依据,在崭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最终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具备与时俱进的视野的评价因素。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应该紧跟党和国家的思想引领方向,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且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让较为艰深的理论变得更加明确具体。目标的达成绝不能依赖教材进行简单灌输,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

在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状况,并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现阶段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把自己个人的理想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教学有了方向,学生的学习有了具体的目标,教学才能生动有效。

二、教学内容要有“深度”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为,既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又要坚持重点论,全面掌握事物的本质、重点、突破的关键,两者辩证统一才能调控好主次轻重。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来说,既要注重理论的培养,也要注重实践的养成,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更要注重“深度”。而教学内容能挖多深,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修养。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以课堂为载体、以理论为内容的精神交往。有“深度”的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应该有深刻的认识、透彻的把握和精彩的教学设计。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理论知识还较为浅薄,教师要把深刻的理论通过鲜活有趣的教学案例剖析给学生,既要讲清楚,也要讲透彻。当前尤其要引导学生领会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才能有时代感和吸引力,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要有“温度”

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实施人的教育,教师首先应该摒弃满堂灌输的传统教法,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将教学实施的过程视为师生之间经验交流和共享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人文“温度”。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施教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和学习方面的要求,利用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案例进行推进。时政和热点的社会话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素材,结合教材选择新鲜的社会热点进行导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正在进行时”的国内外大事件,更能起到“眼前一亮”的效果,既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紧跟潮流,积极探索和运用互联网素材,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素材来加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时,笔者通过视频《王大锤的求职经历》让学生快速了解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并根据视频提问:“待业青年王大锤在求职时被录用了,他想快速了解员工福利、晋升渠道、公司设置等信息,那么他可以阅读什么呢?”学生可以快速回答:“公司章程。”接着笔者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国家有没有‘公司章程?”学生马上回答:“是《宪法》。”新颖的视频导入直观、简洁,既符合教材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目前的认知,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为接下来《宪法》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要实施有温度的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探究为主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问题,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多点拨、多倾听、多引导,用自身的积极因素去感染和带动课堂气氛的走向,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必然是有温度的。

四、 教学过后要有“效度”

道德与法治课不僅要解决学生的内在知识问题,而且应该解决学生的外在行为问题,实现知行统一。而课堂最有效的延伸方式莫过于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一课后,学校某班级开展了“我有一个小提案”活动,针对本地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作为公民的建议。在开展一些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学生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与许多部门的交涉往往无功而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用了理性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行动,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多种方案。最后各个活动小组都提出了一份精彩的“公民提案”。其实,实践活动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上述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了作为公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让课堂的“效度”延伸到了课堂外的生活中。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道德与法治课程尤其要以培养现代优秀青少年为己任,要以习主席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守护好自己教学的阵地,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四度”为突破,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四度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做有“四度”的电视民生新闻
力求“四度” 写出精品
谈评课的“四度”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