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巍:拆解世界
2018-09-13杨莉楠
杨莉楠
打开心结
与北京大学的“失之交臂”是张碧巍的心结。
张碧巍出生于北京,自小在爷爷的严格教导下读史书、论时事,梦想着成为一名北大学生。直到2006年,一场德国世界杯的比赛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为了观看足球赛,张碧巍的同桌没有写英语周报,照抄了她的作业。老师认定,英语成绩相对较弱的张碧巍才是“抄袭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她桌上的所有英语读物扔到窗外,并且把她“像拎小鸡一样拎出了教室”。
这个噩梦般的场景影响了她整个高中时期,直到高三之前,她“再没碰过英语”,最终以5分之差错过北大。这段经历让她遗憾至今,并且开始思考“爱的教育”的重要性。进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后,她有意识地关注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活动,成为“音画梦想坊”的一名志愿者。
“音画梦想坊”由6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创建于2011年,最初目的是教授打工子弟学生学习摄影。通过两年的推广与坚持,“音画梦想坊”吸引了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其他高校学生的参与,活动内容扩大为在北京兴华小学、木兰社区、讲礼村等地为流动儿童进行艺术教育体验提升。
第一次参与活动,张碧巍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听到4位老师对不同学生进行了“伤害性教育”:“你怎么这么笨”“这都不会,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张碧巍顿感“全身的血都涌到了头顶”,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堂无助的英语课上。
“当你真实地看到这些孩子面对这些伤害的话语毫无反应的表情时,你就会去想,如果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平等地被对待、被鼓励,他们会不会像我一样,从曾经对自己、对未來的不自信中站起来,把握自己想要的人生?”
带着这种强烈的想要做出些改变的想法,张碧巍开始了自己的尝试, “看看爱和鼓励能否给一个孩子带来改变。”
一堂艺术课上,她见证了奇迹。一位叫小智的学生,因为儿时生病的经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说话口齿不清,受到同学的歧视。课上,志愿者们问,哪位小朋友能讲一讲孙悟空出生的故事?小智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举着手说:“我……我……我知道。”教室里一片嘲笑声。
志愿者们走到小智面前,把他的鼻涕擦干净,慢慢地安抚着他。故事很短,一般学生1分钟就能讲完,小智却足足讲了10分钟。故事讲完,张碧巍和志愿者们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他哪个地方讲得很生动,哪个地方有细节。“小智睁着大眼睛,全班同学也都沉默了。”从此小智开始在学校抬起了头。
小智为张碧巍“帮别人带来改变”的想法增添了信心,也给了她发现自我的契机。她已经大四,之前一直为错过北大耿耿于怀,大学期间重新拾起英语后,在这一年取得了GMAT 770的成绩,斩获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4所名校的offer。
然而找回“原本位置”的张碧巍迟疑了。她反问自己,这么“满怀心结”地去名校是为了什么?拿到一张哈佛的文凭?最后她回答自己,“不是”。
“高等学府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去改变世界,而改变的前提是要有对世界的疑问。”经过反复思考,大学毕业后,她带着对“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疑问,出去“旅行”了。
旅途中给予她答案的,不是欧洲也不是北极,而是借宿在青海省一个贫困村村长家牛棚里的一个夜晚。“真的是家徒四壁”,张碧巍告诉《中国慈善家》。在那里,她看到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劳动力,牛甚至住得远远要比人好。她对眼前赤裸裸的贫穷感到震惊,也想通了为什么要寻求知识。“如果科学、技术、医疗等能够用于解决贫困问题,才是真实有力的。”
如同拆解一座巨大的积木塔,在那个牛棚里,她从这个每时每刻都运转不停的世界中,将她的小小梦想拆解了出来:改变更多人,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是谁,又想成为谁。
回京后,张碧巍拒绝了哈佛的offer,将通过体验式艺术教育提升儿童积极心态和创造性思维作为目标,与“音画梦想坊”早期参与者王星辰一起接手了因创办者大学毕业而被搁置的“音画梦想坊”。2014年,正式更名为“音画梦想”在民政部门注册。
有趣又好玩
“我自己学了10年钢琴,知道当人沉浸在音乐中去表达情绪时的畅快。他们可能没办法学钢琴,但他们有画笔、剪刀,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张碧巍坚信,艺术教育的介入,能够带给儿童情绪与心态上的积极改变。她注重将艺术教育和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整合,如布置教室、规划城市街道等。“当他发现自己可以对环境做出改变的时候,对自我的认知就会不一样,会愿意主动尝试去做更多的事。”
在张碧巍的带领下,4年时间里,“音画梦想”从两位创始人发展到拥有十余名员工,3000余名志愿者,年筹款上千万元”。“她是一个内心坚定并且目标清晰的人。”在王星辰看来,“音画梦想”能够走到今天,和张碧巍的坚持以及创新不无关系。
2015年,一家教育基金会决定资助“音画梦想”。抱着审慎的态度,这家机构从合作开始,每天反复质问:你们为什么做这件事?你们为谁做?你们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真问题吗?
这种来自灵魂般的考问让王星辰不堪忍受,但张碧巍认为可以克服。在“必须对服务对象抱持敬畏之心,努力反思和改进,应对每项质询”的原则下,她坚持下来,与这家基金会合作至今。
创立之初,“音画梦想”靠着亲朋好友、志愿者以及陌生人一点一滴的帮助,筹集到了10万元。2016年之前,除了基金会资助和政府购买,“音画梦想”成员筹集资金的方式只有“杀熟”和“死磕”。一次,得知某个公益论坛在北大举办,项目组的一位小姑娘直接在现场“堵”住了一位企业老板,对方说了一句“你们的项目特别好”,捐了200元。
诸多碰壁之后,张碧巍注意到互联网众筹的大趋势。“年轻人的公益就应该既有趣又好玩”,2016年她和团队转变思路,尝试网络众筹。这个创新之举,“踩准了互联网的点”,这一年,“音画梦想”正式成为“阿里巴巴联合公益暨公益宝贝2.0计划”第一批合作伙伴,筹集到357万元。
与此同时,张碧巍为团队制定了“精准招聘”、目标制订、文化建设等发展战略。“音画梦想”只收“985、211公共管理专业的名校生”,每次招聘需要通过部门主管、小组成员、项目负责人等六轮面试。高标准虽然带来招人难的问题,但员工的稳定性却特别好,留在“音画梦想”的都是认可其梦想与价值的人。4年里,“音画梦想”团队核心成员流失率为0,志愿者留存率超过90%。
在师资有限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学校开展艺术教育,很难通过简单的几门标准化的课程去完成。为此,“音画梦想”自己开发教材,筹备建设了“乡村艺术校本课程的资料库”,通过几年运营,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艺术教材及教育理论框架。教材除了直接供给学校、教师,也向其他公益组织开放。
如今,张碧巍和她的伙伴们已为超过37万名流动儿童提供了无门槛的艺术教育。下一个目标,她希望到2020年,“能为1000万孩子提供基础艺术教育,让他们去享受艺术,了解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