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09-13刘杨

新闻爱好者 2018年5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河南省现状

刘杨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焦点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从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公众科普信息需求、科普信息获取方式、对科普媒体信任度、科普信息接收特点等角度报告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问题;媒介融合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国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和未来发展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而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前沿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更依赖于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这是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充分肯定,也再次指出了加强科学普及,是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推进创新的重大任务。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新老媒体之间的快速融合,我国科普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方式、制度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大众对科普信息传播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要求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分重点地主动获取信息——这就要求科普信息的传播必须由大众式的传播框架转变为“分众化”的“大科普”局势,以适应当前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地区特色的人员需求。[2]本文立足河南省,在深入梳理相關资料与厘清河南省科普主体、渠道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廓清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研究小组采用网络问卷法,共发放网络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78.2%。这份针对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所设计的问卷共包含20个问题,涵盖了被访问者个人基本信息、科普信息接触情况、科普媒体使用偏好、对各种科普媒体的信任度等。

(二)半结构化焦点访谈法

许多学者都认为问卷调查法不能充分反映出参与调查者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所以他们建议使用焦点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及其他一些定性方法来更全面深入地呈现参与调查者个人经历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以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3]为了能够更精准地廓清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研究小组在391位网络问卷调查参与者中随机选择了10人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了时长约20分钟的半结构化焦点访谈。

二、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

在本研究回收的391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参与调查者的比例为51.41%,女性所占比例为48.59%,男性稍高于女性。在年龄分布方面,参与调查者中18~30岁的居多,占参与者整体数量的49.1%;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占22.25%;再次是41~50岁年龄段,占17.14%;接下来分别是18岁以下年龄段、50~60岁年龄段与60岁以上年龄段,分别占6.14%、3.84%与1.53%。基于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本研究对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现状总结如下。

(一)主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影响力有限

本研究发现,当问及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时,80%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不清楚,仅有20%的参与者知道有政府部门及省内一些协会。但当问及有哪些政府部门和学会协会的时候,调研对象的回答都较为模糊与不确定。这就凸显了目前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知名度低、影响力有限的现状。

(二)公众普遍有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

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需求是强烈的。总体上看,无论参与调查者学历及收入高低,其主动搜索科普信息的月频率多为1~5次。但本研究也发现,不同学历、不同收入的群体搜索与浏览科普信息的频率是有差异的。对调查数据的交叉分析显示,参与调查者的学历层次及收入水平都与科普信息搜索频率呈正相关,即学历越高的群体查看科普信息的频率越高,月收入越高的群体查看科普信息的频率越高。

(三)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公众使用最多的科普信息获取方式

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最常使用的三种科普信息获取方式为科普视频61.64%、科普影视作品53.96%、科普微博与微信52.94%,紧随其后的是科普APP34.02%和科普网站30.95%。而科普图书、期刊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使用率普遍较低,分别为22.76%、18.16%和11.25%。更值得注意的是,一贯被政府、科协和学会等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信息传播主体部门普遍使用的科普展教品的使用率仅为16.11%(见图1)。这表明虽然河南省公众科普信息媒介获取方式较为丰富,但公众更倾向于影视及网络媒体。

(四)公众对传统媒体科普信息信任度高于网络媒体

对科普信息媒体获取渠道信任度调查的结果显示,河南省公众对广播、电视等传统电子媒体所传播科普信息的信任度最高(48.11%),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印刷媒体其次(35.28%),对网络媒体(16.61%)信任度最低。结合上文相关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河南省公众更倾向于从影视及网络媒体中获取科普信息,但传统媒体依然是其最信任的科普信息媒体获取渠道。传统媒体对科普信息的挑选辨别、优化组合等增加了其可信度和影响力,也不断强化着河南省公众对传统媒体科普信息的信任度。

在问及网络上获得的科普信息对自己的帮助程度时,8.7%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没有帮助,61.3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帮助一般,仅有29.9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很有帮助。在问及为什么网络科普信息对自己帮助程度不高时,56.5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网络科普信息“总是出现不一样的观点,不知该相信哪一个”。这说明信息“把关人”缺失的网络媒体难免存在科普信息冗杂虚假的问题,直接导致其可信度与权威性相对传统媒体较低。

(五)科普信息接收时间集中化与接收方式碎片化

本研究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时间(多选)多集中在工作或学习的间隙(61.64%)、晚上睡觉前(57.69%)与三餐时(23.02%),且大多数(59.34%)参与调查者每次查询科普信息的时间低于30分钟。这说明了河南省公众科普信息接收时间的集中化与接收方式碎片化的特点,也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把获取科普信息作为短暂的休息或放松,而非严肃的信息接收行为。

(六)旨在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及职业技能的科普信息最受欢迎

年龄、职业、兴趣等差异会直接影响不同民众对科普信息的选择,但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公众普遍对能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及职业技能的科普信息感兴趣(见图2)。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关“您对哪类科普知识比较感兴趣?(多选)”的回答统计显示,最受欢迎的前三类科普信息分别为:科技与生活(59.08%)、职业技能(50.64%)和医学保健知识(47.57%)。此外,自救知识占43.22%,交通知识占29.92%,军事知识占21.23%,科学育儿占18.16%,农业知识占11.51%,其他占6.65%。这表明科普信息要有较强的实用性,紧贴民众生活和实际需求。

(七)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缺乏知名度

研究小组统计了河南省的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传统纸质媒体有报纸《河南科技报》、期刊《农家参谋》,传统电子媒体有广播频道“科普之声”、大屏频道“科普新天地”以及电视频道“科普全方位”,网络媒体有《河南科技报》微博、河南科协微信、今科普微信、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关“您了解的河南省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有哪些?(多选)”的问题回答中,有36.57%的参与调查者选择了“其他”,26.6%的参与调查者选择“无”。半结构化焦点访谈中,9人(90%)表示未听说过以上任何科普渠道。这凸显了河南省科普信息媒体传播渠道缺乏知名度的现实。

三、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存在问题分析

(一)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科普传播重视不足

上文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影响力有限,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科普传播工作重视不足。具体来说,科普传播主体涵盖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会协会、科技出版社、科技媒体公司、科技咨询服务中介等。本研究发现,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科技馆、河南省科普活动中心、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等省内科普信息传播主体虽然数量不少,对科普传播工作的重视程度却亟待加强。如河南省科技厅官网的《科普园地》栏目包含了科技活动新闻报道、历史资料、公益广告等非科普内容,绝大部分来自央视新闻报道及纪录片。河南省医学会官网的“科普园地”板块只有4篇科普活动新闻报道,无任何科普信息。这凸显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主体对科普信息传播重视程度较低的问题。

(二)科普信息传播内容存在不合理性

相关研究指出,我国大众传媒传播的科普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内容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和时效性[4],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和不合理性。

首先,科普信息内容的数量与质量都亟待提高。以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为例,其官网设置的“科学普及”板块中工作动态报道居多,虽然也有《科普图文》和《科普视频》两个栏目,但《科普图文》中仅有两篇配图文章且全部为转载内容,《科普视频》中的13个视频能正常观看的仅有6个。河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的《科普园地》栏目也是如此,该栏目迄今为止一共有16篇文章,且这些文章多有重复之处,甚至有些文章只有标题而没有任何内容。这些都凸显了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数量和质量都偏低的问题。

其次,科普信息内容与受众需求脱轨。上文调查结果显示,能提升自身生活質量及职业技能的科普信息最受河南省民众欢迎,但反观省内众多科普媒体,其所提供的内容与受众主要需求脱轨,其传播效果当然也会大打折扣。如河南省科协主管的省科技馆官网虽然有“科普微电影”“科普动漫作品”“科普图书”“科普图片”等板块,但多为食品安全书籍、农业器具照片、科幻片预告及片段、古代科学家介绍短片等,与现实生活和受众需求脱轨。这里我们不得不回到科普的含义上来对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所谓科普,指的是在包括科学家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中传播与扩散,引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并促进民主理念的启蒙。[5]由此可见,科普信息能够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前提是引发公众兴趣,进而才能实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及促进民主理念启蒙的终极目标。现阶段,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与受众需求的普遍脱轨无法有效引发受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科普传播终极目标的实现也就失去了根基。

再次,科普信息内容的时效性不足,不能贴合社会与科学发展热点。社会热点问题往往能吸引大众的广泛关注,科普信息可以及时以这些话题作为科普传播的引子和题材,帮助公众解读热点,疏导其产生的情绪和疑惑,拉近其与科技的距离。本研究发现,河南省科普信息内容较为滞后,且未能很好地利用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有效的传播。如2015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引发了举国关注。其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河南正是全国疟疾高发地区之一[6],屠呦呦获奖正是河南科普媒体向广大公众进行科普传播的良机。而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科技馆等多家科普机构均未有任何相关解读和权威发布。河南省唯一的专业性科普报纸——《河南科技报》仅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这篇新闻中提到了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微博只是转发了《人民日报》微博“屠呦呦,中国首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缺乏本地化的阐释及科学知识的普及。2017年10月,引力波的重大发现引发了科学界的轰动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协等机构也未作任何形式的报道和科普传播。对社会热点问题缺乏及时、科学的解读,短期看来可能只会影响到科普媒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大大削弱社会公众参与科普信息传播的积极性。

(三)科普信息表达形式较为单一

总体来看,河南省科普信息表达形式多为纯文字或文字+图片,表达形式较为单一。以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为例,其官网的“科普园地”板块只有40篇科普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纯文字形式,无视频等其他表达形式。又如《河南科技报》的官方微博,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微博已发布5446条博文,但均以文字+图片的形式传播,无视频等其他传播方式。而影视及网络媒体成为河南省公众使用最多的科普信息获取方式。这一调研结果说明河南省公众更喜爱表达方式多元化、能产生更多感官感受的科普信息表达形式,而纯文字或文字+图片这种单一的、传统的表达形式势必会使科普信息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四)科普信息传播话语亲和力不足

如上文所述,科普信息传播实现提升民众科学素养及促进民主理念启蒙的终极目标的重要前提是引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然而普通公众不是科学家,虽然有一定的兴趣,但很难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与知识。这就要求科普信息要尽可能地通俗化,并以普通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除此之外,河南省公众科普信息接收时间集中化与接收方式碎片化的特点更要求增强科普信息传播话语的亲和力。但研究小组在调研中发现,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话语亲和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河南省科学院科普栏目中的《世纪重大发现:引力波与爱因斯坦的完美拥抱》《芯片上的宇宙》等若干篇文章基本由专业术语与专业知识组成,一些配图中的说明文字都是英文,基本不能有效帮助读者理解引力波为何物。这很容易让公众产生“科学高高在上”“科学就是难”的刻板印象,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很难被激发,提高科学素养更是无从谈起。河南消防网科普专栏中的79篇文章大多与居民防火自救有关,信息全面,虽然公众能读懂,但文章内容过于程式化和说教化,不能吸引公众阅读的兴趣,亲和力的缺失也使得消防科普知识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五)媒介融合发展程度较低

在当今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体的边界日益模糊,科普信息传播手段也更加丰富,能够不断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如一条科普信息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音频等各种方式进行传播,也可以在包括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门户、新闻网站、自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传播。媒体之间的合作与融合,能够使科普信息以更新、更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更多的渠道传播。仔细审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媒体,不难发现其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如《河南科技报》虽有电子报的网络链接,但始终无法打开;其博客与微博发文的评论量和转发量均为个位数。上文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公众虽然更爱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科普信息,但其对传统媒体科普信息的信任度高于网络媒体。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专业性科普报纸,《河南科技报》未能有效将公众的信任和对其发布信息权威性的认可通过传播能力更强的网络与新媒体进行巩固与增强,进而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有效地传播科普信息。农业科普期刊《农家参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期刊没有网站主页,微博是其仅有的新媒体传播渠道,且微博发文的评论量和转发量也较低。可见在媒介融合大潮之下,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媒体只是做到了“形融”,在信息传播渠道的融合、传受界限的融合等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受众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也未能有效推動科普信息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广泛与深度传播。

(六)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较为匮乏

科学普及离不开品牌拓展,树立标杆式业务权威,更加有利于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接纳。[7]具体来说,河南省科普媒体和产品数量不少,一些科普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如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科普资源较多且信息涵盖面广、广播频道“科普之声”更新及时且收听次数较多,但本研究受访者普遍对省内科普媒体和产品基本没有认知,这凸显了河南省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较为匮乏的问题。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的匮乏会直接削弱受众对科普信息传播的兴趣和参与度,导致科普产品和节目的发展缺乏动力,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科普传播主体愈加缺乏科普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品牌的树立和强化更无从谈起。

四、结语

相关研究指出,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只有3.27%的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8],比例之低让我们深感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和新成绩,但还存在着上述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今媒介快速、深度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进而探寻科普信息传播的创新路径,促进科普信息传播的发展,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素,这是河南省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河南省科普信息传播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240041017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邱成利.科技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科普要跟上[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602/c1003-28407281.html,2016-06-02.

[2]中国科学传播报告课题组.“十三五”时期中国科学传播现状及体系构建[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5.

[3]Jie Xu,Tao Yang,Ting Cong,Yuanxiang Zeng.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mong Chinese and American Researchers:A Comparative Study[J].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5,47(1):60-76.

[4]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加强群团建设 适应科技传播新变化[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0.

[5]黄时新.科学传播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7.

[6]别以为屠呦呦获奖跟你无关,河南是疟疾高发区之一,你可能就属于高危人群![EB/OL].http://news.ifeng.com/a/20151007/44789535_0.shtml,2015-10-07.

[7]中国科学传播报告课题组.“十三五”时期中国科学传播现状及体系构建[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

[8]贾鹤鹏,范敬群.科学传播:从普及科学到公众参与的挑战[M]//詹正茂.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3—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97.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河南省现状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