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中国成人教育发展

2018-09-13苗坤曾青云

成人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成人教育多元文化创新发展

苗坤 曾青云

【摘要】多元文化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它所张扬的“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文化观,既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选择,又揭示了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阻力,而多元文化发展的走向则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新策略和新路径,对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成人教育;多元文化;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6-0001-05

【收稿日期】2018-01-10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工作对策研究”,课题编号为2015YBB21

【作者简介】苗坤(198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和成人教育基本理论;曾青云(1958—),男,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在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复兴的大潮下,如何从多元化的视阈去瞭望与践行成人教育的发展,是成人教育如何坚持中国属性,彰显中国特色的决定因素。这也意味着,多元文化的“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不仅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活力、新思路和新选择,同时也揭示了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阻力,对成人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因此,直面现代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成人教育如何在多元文化融合条件下,重构自我发展的新理念、新体系、新模式,又如何在多元文化碰撞的态势下,揭示自我发展的创新问题、改革问题和地位问题,进而如何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提出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思维、新策略和新路径,将成为社会和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多元文化融合与我国成人教育新走向

多元文化融合主张在多元文化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放下相互间的争议,注重彼此间的渗透与吸纳,从而实现文化的互补和互进。在客观意义上,这种文化开放、文化宽容、文化互动的文化融合观,也给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新内力。

1文化开放与成人教育新理念

文化开放作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基础,有利于成人教育新理念的生成。意义有二:一是文化开放要求成人教育,以一种文化传承者的姿态,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走出去”的办学机制运作,架起中国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的桥梁,让更多国家的文化进入中国,成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彼此欣赏,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推进不同文化之间合作交流的枢纽。二是文化开放要求中国成人教育,以一种文化自信的意识,在多元文化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承担重要责任,以“引进来”办学为平台,向世界传扬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文化的历史、内涵、特色、语言和资源,吸引更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进入中国,使之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这也表明,理念创新当是成人教育适应多元文化融合大势的前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以文化传承为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要深刻认识到,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国度,成人教育的使命各不相同,但世界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史却印证,传承文化是成人教育的根本使命,因此,中国成人教育要把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思想作为自我发展的首发使命。其次,以文化创造为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虽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中国成人教育担负着诸多任务(包括局部性和阶段性的任务,例如服务市场、满足需求等),但必须突出创造文化这个核心任务的主体位置与时代意义。为此,有必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框架中,通过成人教育的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学科建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他元文化的精髓,蜕化为新的学术成果、理论成果、研究成果的重要内涵,并及时把这些成果转化为新的文化元素,使之成为社会新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

2文化宽容与成人教育新体系

文化宽容作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原则,有利于我国成人教育体系的重构。一方面,多元文化间的宽容,促使一些不同渊源、不同特色、不同传统的多元文化,在求同存异与相互包容过程中和谐相处,并以此产生新的文化。而这种新文化的产生,客观上为成人教育内部各种要素的重组带来了机遇,尤其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办学特色、办学规模、从业人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核心因素的变革与调整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底蕴,使有效配置成人教育业内的各种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成人教育的国内与国际的竞争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多元文化间的宽容,带来了文化的气度与活力,催生了社会思想的自由、教育思想的自由、学术思想的自由,这些自由,不仅为成人教育结构体系的重建带来了新思维,还为成人教育的服务体系(包括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建设体系、教学课程体系、学科建设体系、资源聚合体系等)的健全与完善提供了新视野。

这也意味着,在多元文化的形势下,成人教育新体系至少拥有两种优势:其一,文化建设是体系建设的基石。成人教育体系建设当立足于文化(特别是成人教育文化)建设基础之上,无论是成人学历教育、扫盲教育、社会培训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都是成人教育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实态表现,更是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在体系重建中的贯穿与覆盖。其二,人文思想是体系建设的核心。中国儒家教育思想所拥有的哲学、伦理、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人文思想,当是成人教育体系创新的主流意识,进一步明确体系建设的“人本观念”即“以人为本”主旨,自觉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衡量体系建设优劣的尺度和标准,为成人教育体系重构指明方向,在多元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未来文化之间,选定成人教育体系创新的坐标系。

3文化互动与成人教育新模式

文化互动这条多元文化融合主线路的实施,将有利于成人教育新模式的破茧。首先,通过多元文化,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互补,不仅可以引入和带来近百年来的国际成人教育发展思潮,以及国际成人教育的前沿理论,还可以借鉴与援用國际成人教育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中国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进行“取长补短”、“西为中用”的调整,使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策略的集合体系更为有效实用。其次,文化互补,可以把西方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关于重“物”而尚“实”的观念,与成人教育文化思想的重“心”而贵“虚”思维,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会通,构建一种“心与物”的辩证统一的新型中国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并在此思想引导下将中国成人教育操作策略和运行程序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进而生成新的教育模式。

这也表明,成人教育新模式将在二个层面上有所表现:一是办学模式的调整。成人教育可以充分借鉴文化互补所获得的信息与数据,根据中国国情,在国家成人教育相关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合理设立成人教育发展目标,优化成人教育结构、创新成人教育过程、改革成人教育方法,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尤其是在成人教育的领导体系、机构体系、管理格局、内部结构等方面,既重本土实际又具国际视野。二是育人模式的创新。文化互补可以为中国成人教育带来新的成人教育理念、理想信仰、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学科成果、制度体系,使成人教育的育人模式,不仅有底部的创新,更有顶层的设计,有条件从整体建构上去思考中国成人教育的育人模式,特别是要对育人目的、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過程、育人方式、育人手段、育人质量等要素进行重新梳理,形成成人教育育人的整体合力,不仅要从根本上打破以往那些单一的“学历化”、“技能化”、“职业化”等的“碎片式”人才培养习惯,还要从国际的标准、国际知识、国际能力、国际眼界、国际胸怀、国际思维等方面,加速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

二、多元文化碰撞与成人教育新问题

多元文化的融合总是与碰撞相伴而来,并由此产生诸如文化自负、文化自卑、文化自弃等负面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进程,在某种视度上也为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1文化自负与成人教育创新问题

在多元文化碰撞过程中,文化自负是制约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固守传统成人教育文化,不能正确理解多元文化碰撞的义理,认为中国文化(中国成人教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根本,西方成人教育文化思想所提出的新概念、新观念、新理论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的板块找到原点,作为采补,适当吸收一点就可以了,致使中国成人教育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淖。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过于自喜,对以往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过度偏爱,认为只有在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尤其是在儒家成人教育文化)背景下,中国成人教育才能产生新活力和新内力,激活中国成人教育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产生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局面,从而催生“现代中国成人教育话语系统”,以及中国成人教育学科的崛起。而这种另类的文化自大与文化自满,无疑会把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引入因循守旧的樊篱。

文化自负问题或与中国成人教育跨越式发展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人教育呈现出一种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在学人数、开考专业、办学机构,以及办学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上,都进入世界领先位置,也许这种跨越式发展着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的因果作用,但中国成人教育制度(如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等)的创立,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重新崛起,都有深层的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背景,其所张扬的中国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已、集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等),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推进中国成人教育跨越发展的动源与内力。但问题总是双向的,跨越发展又反过来促使一种莫名的文化自负产生,致使一些人对某些明显陈旧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模式津津乐道,乃至守旧循故,把中国成人教育发展中所获得的一些局部经验当做基本规律,把一些阶段性成果当做放之四海为皆准的必然结果,固化了人们关于中国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认识,并在不应有的“路径依赖”中难以自拔。

2文化自卑与成人教育改革问题

与文化自负相对,文化自卑也是阻碍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改革思路的影响甚大。自改革开放后,业内的一些人片面看待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不能在多元文化碰撞的大势下,理性分析中国成人教育文化与西方成人教育文化之间优势与差异,尽管他们也积极呼求构建现代中国成人教育文化体系,但骨子里还是认为“中国成人教育文化不如西方”,只会处处援引西方成人教育思潮来建构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或以中国成人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去印证西方成人教育理论与成果的世界意义。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包括成人教育理论、观点、成果、模式、经验等),作为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向,热衷于引进甚至照搬西方成人教育文化,并试图以西方成人教育文化思潮和成人教育观念为参照,重构一种所谓现代化的中国成人教育理论体系、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中国成人教育课程体系,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成人教育育人体系,但事与愿违,这种追求西方成人教育思潮的片面文化对话,很难成为推进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精神支撑,而种种“山寨版”的改革思路,仅仅是承袭了西方成人教育的话语系统,却鲜有本土成人教育文化的要素,以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系统,迄今仍是中国成人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

近代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失根”当是问题产生的根源。自近代以来,中国一批知识分子为了抵御列强,救亡图存,变法革命,偏激的把全面清算和批判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特别是儒家教育文化思想),作为解决中国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环节,从清末“癸卯学制”的“废止科举”,到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新文化运动的“西文东渐”,再到“十年文革”的“批孔批儒”,近百年来交替而行,从未静止,致使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尤其是儒家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在中国文化格局中遭到全面放逐与批判,从中心地位退隐到边缘位置,造成了今日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失根”。而这种文化失根,必然引发成人教育改革方向的迷惘,改革底气的缺失,改革定力的不足,因而改革思路的偏失也就难以规避了。

3文化自弃与成人教育地位问题

可以说,文化自弃是影响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地位的现实问题。一是放弃传统成人教育文化的转化责任。业内一些人过于注重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效益,而对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如何把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不感兴趣,尤其是对其博大精深的“价值认知”(例如四书五经等)和“实践认知”(例如荀子的《劝学篇》、《孟子》等)等核心文化资源的转化,表现出一种整体性缄默,更勿论对那些层层包裹在中国历史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伦理学、中国教育学之中的优质成人教育文化资源,进行抽丝剥茧、去粗取精、曲折艰辛的转化工作,致使中国成人教育失去本然的文化地位。二是放弃现代成人教育文化的建设职能。业内缺失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建设中国特色成人教育文化的极端紧迫性,埋头于无纲领的日常工作,习惯于无操守的生源竞争,已然成为一些办学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常态,而对需要明确发展目标,且投入大而见效慢的现代成人教育文化建设,则敬而远之,避之不及,甚至束之高阁,有意无意间就放弃了自身所承担的文化建设职能,以至中国成人教育虽然在诸多指标上领先世界,却始终处于内外竞争的弱势地位。

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可能是文化自弃现象产生的主要因果。可以说,文化自弃是业内整体性文化资源转化为软实力能力空白的集中反映,而这种整体转化能力的强弱,源于行业内高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数量,其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转化者(团队或个人)必须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包括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教育史)的厚重功底,拥有中国成人教育文化思想(包括儒家成人教育文化、诸子百家成人教育文化、历朝历代成人教育文化)的专业背景,且精通中国古代汉语,否则只能传承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形式认知”(例如汉字、汉语以及通过汉字、汉语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艺术形式等),却放弃了它的“价值认知”和“实践认知”,从而丧失了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主体性,也就不可能把丰富的中国成人教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软实力。以此质量标准去比照中国成人教育现有专业队伍建设,要从根子上消除文化自弃现象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多元文化走向与成人教育新思路

多元文化在“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诸多新的文化思想和文化概念,其中,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模式,不仅引领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新潮流,更为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

1以“多元文化主义”更新发展思维

中国成人教育要引入多元文化主义的合理元素,并以此作为自我发展思维体系建设的新活力与新要素。在这个新的发展思维体系中,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不再是衡量成人教育发展的唯一尺度,促进个人成才、激活个人潜能、突显个人价值也不再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而推进社会发展、提升民众福祉、创造主流文化,将成为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现实与远景目标。同时,也诉求政府要全面履行成人教育职责,不再局限于满足日益高涨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市场需求,而要在社会环境、法律法规、战略方针、制度建设、资源投入等方面有所破陋,使成人教育能与其他教育(例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一样享有平等发展的资格,极大地改变当下边缘化与弱势化的窘境。

这种思维体系至少有二大特色:其一,秉承“全人教育”理念。它在深度把握中国成人教育的使命、责任、职能及现状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成人教育文化思维为一体,把中西方成人教育文化关于“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进行整合与贯通,把健全广大成人的人格品德,促进广大成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成人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形成既重视成人的社会价值,又重视成人的个人价值的成人教育发展新思维。其二,秉执“共享发展”意识。它期许中央和地方政府能以一种共享发展的意识,公平对待各类教育,不要硬性给各类教育排队分层,人为的分为三六九等,使本应面向所有教育的政策共享、资源共享、机会共享、数据共享、信息共享,蜕化为某类教育或某些教育的特权。而是要在“全面共享”的平台上,让所有教育尤其成人教育,能与其他类型教育(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一样,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包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生态各方面的成果),全面保障各类教育特别是弱势教育应有的合法权益,使各类教育都可在共享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优势与办学特色,为中国教育的共建做出更大贡献。

2以“多元文化教育”重构育人体系

重构以“多元文化教育”为纲领的育人体系,无疑是多元文化下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应然之举。它把“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国际教育理念引入业内,强调“文化平等”原则对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张在成人教育领域内,所有成人,不论他们从属于哪一类文化系统(包括不同的民族文化、种族文化、宗教文化、区域文化、行业文化、阶层文化等),或隶属于某个特殊社会群体,都应该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都应获得学习不同文化的机会。阐明在多民族共存与多元文化共和的中国,重构多元文化背景的育人体系,不仅是中国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具体表现。

重构育人体系的着力点有二:一是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转变。以中国成人教育文化为先导,从多元文化发展的范畴,尝试变革各类各级成人教育的育人结构和教学体系,不仅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广大成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更要通过各种育人模式的人文化、各种育人知识的多元化,在培养广大成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方面有所建树,既要培养广大成人具有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观察中国文化、本土文化的技能,最大限度地消解以往对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亚文化,以及他元文化的偏重与歧视,形成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以及他元文化的正确理解与积极态度,释放由于文化失忆或文化断层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和行业压力。二是育人平台向文化平台的转型。要适时适地的把各种成人教育的教学平台、学习平台、在线平台,转化为一种文化传扬与文化传承的高地,为广大成人提供一种选择文化的机会与平台。同时,根据不同的育人平台的要求,把不同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事件融入各种专业知识、政治知识、职业知识、岗位知识之内,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文献阅读、写作立论、专业知识传授等方面尤为关键,既可让广大成人能从文化的高度去了解知识的产生,阐明知识的概念、掌握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获得适应中国文化、主流文化、世界文化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又可培养广大成人对多元文化价值应有的尊重与欣赏,增长一种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能有效把握多元文化趋势的能力。

3以“多元文化模式”打造从业队伍

运用多元文化模式提升从业队伍的综合素质,是中国成人教育在多元文化条件下自我发展的必有之策。其制定的依据是: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冲突的大背景下,成人教育所覆盖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成人群体的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化都保留了一定的自身特征,并共存于中华文明之林,而提升这些民族的成人群体的整体素质是中国成人教育的法定责任。更为紧要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成人教育还要走向世界,去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下的成人群體。在此大势下,中国成人教育从业队伍只持有某一种文化的素质与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在“文化熔炉”的模式下,从队伍建设素质、队伍建设标准、队伍建设环境、队伍建设制度、队伍建设平台等诸多界面,注入多元的文化观念、文化知识和文化元素。

此从业队伍建设的原则有二:一是“合众为一”原则。强调成人教育所有从业人员可以在保持自己文化特点的前提下,根据从业的区域环境、文化特征、对象范畴、个人实际,主动学习和自觉汲取多元文化的新知识,生成一种以本体文化为主,且兼有其他文化的综合素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更新自我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以及知识体系、文化信念、思维方式,进而在整体上聚合为彰显中国成人教育特色的文化自觉。二是“文化张力”原则。诉求在“文以化之,以文化之”的观念下,跨越对从业队伍建设的一般认识,在深层发掘中外优秀成人教育文化的价值与要义的基础上,既注重多元文化对从业队伍建设的外延作用,又尽可能以多元文化丰富从业队伍建设内涵,将成人教育文化的聚合力、辐射力、感召力,贯穿于从业队伍建设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使打造一支“四有”(有理想、有文化、有本事、有人格)的从业队伍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著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EB/OL].新华网,2013.12.

[2]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Z].2015.1.

[3]张旅平.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刘兵.面对可能的世界科学的多元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李丽红.多元文化主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Abstract】Multicultural era has brought new vigor and vita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dult education, especially its flamboyant “vision in seeking” and “dissimilation” cultural viewpoint. 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ult education and reveals new problems, new contradictions and new resi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adult education of China. It points out new direction, new strategies and new path in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ult education. It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ult education.

【Key words】adult education; multiculturalism; innovative development

(编辑/赵晓东)

猜你喜欢

成人教育多元文化创新发展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