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分析的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研究
2018-09-13曹怡静
曹怡静
摘 要: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期刊积极转型,努力探索自身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路径,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参与到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题研究中。从文献研究的数量、来源、对象、内容等方面对检索获取的249篇与期刊微信公众号高度相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国内学者对于这一主题研究的现有状态,旨在发掘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期刊;微信公眾号;期刊运营;微信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4-87-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4.02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more and more journals are actively transforming and trying to explore their new development path in the new media time.This phenomenon has also aroused the high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theme research of the journal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source, object and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249 searched articles which are highly related to the journal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current state of this theme research by domestic scholars are combed, aiming to discover the research trend of journal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and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Key words: journal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s; journals operations; WeChat
1 引言
腾讯公司发布的《2017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活跃微信公众号数量高达350万,较2016年增长了14%[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开设公众号寻求企业新发展,为用户提供购物、教育、学习、出行等各方面的便捷化服务。许多学术期刊也主动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开设期刊微信公众号,扩大学术的社会影响力,为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等用户提供移动交流平台,促进期刊社各项服务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地运行。为此,有关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不少专家学者格外关注各类学科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及运营模式,尚缺乏对期刊微信公众号这一主题已有研究的系统考察,故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于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题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预测未来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趋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以“期刊微信”为“篇名”检索词进行模糊查找,并通过篇名及内容判别剔除与期刊微信公众号相关度不大的文献,最终得到2013—2018年有关文献249篇,与林培德等(2016年)[2]检索所得54篇论文相比,期刊微信公众号这一主题研究的文献累计数量明显大幅增加。进一步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文献研究的数量、来源、对象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从现象逐步深入问题本质,帮助读者系统把握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题研究脉络。
3 文献研究数量分析
文献年代分布情况计量可以系统地反映某一学科领域产生、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并揭示其发展趋势[3]。2013—2018年期刊微信公众号研究数量按年代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起步于2013年,发文量仅有2篇。微信5.0版本于2013年8月发布后,微信平台新增了一些重要功能,随后甘岚[4]于2013年9月敏锐地发现并提出了新功能对于杂志运营的一些启示,同时还指出期刊实现微信平台运营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同年12月,梅阳[5] 结合《施工技术》期刊微信平台的建设经验及推送案例,指出开设微信公众号对于传统期刊转型具有重大优势。2014—2015年是期刊微信公众号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文献研究数量增长率最大。在此后两年文献研究数量仍呈现不断上升状态,并于2017年达到峰值,约占累计文献总量的33%。但由于本文的样本采集时间截止于2018年6月,没能反映出2018年全年的文献研究数量,但从折线的整体走势来看,2018年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文献研究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4 文献来源分析
从作者来源看,第一作者在论文选题及撰写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仅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的发文情况。经统计,发文数量排名前3的作者依次为冀芳、赵文青、徐小敏(与喻菁并列),分别发表论文6篇、4篇、3篇。尤其是冀芳于2016年连续发表论文5篇,可以被认定为该主题研究的高产作者。
从期刊来源看,这249篇论文总共刊发在85种期刊(不计重复出现的期刊)上。发表篇数最多的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该期刊从2014—2017年持续关注这一主题研究并始终保持平稳产出的状态,累计发文34篇;其次是《编辑学报》,共载有论文29篇;此外,《传播与版权》《学报编辑论丛》《科技与出版》《新媒体研究》等期刊发文数量也相对较多,均在10篇以上,其中《传播与版权》是最早关注期刊微信公众号研究的期刊。整体看来,这一主题研究论文大多集中在编辑出版类期刊,这些期刊在拥有一定规模研究群体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创新研究,是推动国内期刊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展的主要力量。
5 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统计发现样本论文主要涉及某一学科领域、某一特定期刊或某一数据库。其中,有22篇论文选择某一种特定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分析该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从局部深入整体,为整个期刊微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出建议。如李小兰等[6]通过分析《棉纺织技术》这一期刊公众号运营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引发了对纺织类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深入思考;杨臻峥等[7]以《药学进展》办刊实践为例,介绍了微信平台在期刊塑造品牌和提升影响力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周华清[8]通过对“学术中国”微信公众号的个案进行数据分析并总结其运营思路,为国内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提供参考。文献研究对象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有关医药医学、高校学报、农业科技类期刊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多,分别为16篇、11篇、6篇;而新闻传播、编辑出版、法学、林业、体育等领域期刊的研究相对较少。如王晓蕴等[9]探讨了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以期加速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冀兆鹏[10]具体分析了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号建设与发展现状,为高校学报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金会平等[11]发现影响农业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黏性的主要因素为:体验需求、服务需求和推送内容,为农业期刊微信公众号提升用户黏性指明了方向。此外,还有学者对某一数据库来源的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研究,如王宝英[12]全面考察了CSCD来源期刊(2015—2016年)微信公众号的开设及运营现状,并分别从对话框、消息推送、分类导航、“分类导航+消息推送”4种情形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内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提供参考;冀芳等[13]采用普查法统计并分析了CSSCI来源期刊(2014—2015年)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数据信息,提出优化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实施策略。
6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目前,有关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题研究正处于不断细化、不断探索的阶段,从最初论述微信平台运营优势到分析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再到微信公众号功能服务的个性化探讨,众多专家学者不断跟进新媒体时代发展,确定新的研究方向。调查发现,研究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和建设策略的论文数量最多,有关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版式设计、头像、推送内容、H5、选题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周丹等[14]明确指出了期刊微信公众号文章排版的注意事项,以引起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注意,从而使文章版式设计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付丽萍等[15]提出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优质内容的创作思路,指出要以优质的内容提升口碑传播速度;张扬[16]从“H5+微信”在期刊微信公众号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呼吁更多的期刊公众号积极探索H5与微信相融合的新媒体模式,不断丰富传播形式。此外,由于期刊微信公众号规模日渐壮大,微信公众号的评价和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周华清[17]通过建立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考核指标体系,为期刊微信平台运营提供一定的科学方法;张夏恒等[18]构建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期刊微信公众号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了一定的操作依据。
7 结语
目前,国内期刊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寻求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为此,有关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也将持续升温,对于后续研究来说,研究对象及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对象应更广泛,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期刊,可对比研究不同学科领域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进而发现国内不同学科领域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差异,通过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来实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共同发展;研究内容应更细致深入,不再局限于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可着眼于微信公众号的建设、运营、维护、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同时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探索期刊微信公众号在新环境下的运营模式,帮助期刊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符帆.2017年微信数据报告[EB/OL].(2017-11-19)[2018-03-14].http://tgpc.qq.com/2017/mobile/.
[2] 林培德,庄晓文.国内科技期刊微信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C].//2016年第8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6.
[3] 查先进,曹晨.近20年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20):6-10.
[4] 甘岗.期刊也能玩转微信5.0[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9-12(012).
[5] 梅阳.传统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经营[J].传播与版权,2013(7):142-143.
[6] 李小兰.纺织类期刊微信运营的思考与建议:以《棉纺织技术》期刊为例[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6):20-23.
[7] 杨臻峥,郑晓南.微信平台服务学术期刊品牌和影响力建构的实践、分析与启示:以《药学进展》办刊实践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5):442-446.
[8] 周华清.“学术中国”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4):332-339.
[9] 王晓蕴,缪宏建.医学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5(11):122-123.
[10] 冀兆鹏.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8(8):145-147.
[11] 金会平,鲁满新.农业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6):526-531.
[12] 王宝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85-93.
[13] 冀芳,张夏恒.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7):756-762.
[14] 周丹,周华清.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式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2):1154-1159.
[15] 付丽萍,代万雷,李仲先.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号优质内容的创作思路[J].出版广角,2018(10):48-50.
[16] 张扬.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0):936-940.
[17] 周华清.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指标与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2):1289-1294.
[18] 张夏恒,冀芳.大气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