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数学,你在哪里
2018-09-13胡丰亚
胡丰亚
大家可还记得,网络上热播的那个超萌小女孩背诵乘法口诀表的视频,因为“三五一十五”这句背不出来,急得泪流满面,大喊“三五太难了”!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数学本来就是枯燥的,不背、不记、不做题目怎么学得好?殊不知,不当的教育方法会使幼小的孩子丧失学习兴趣,产生不应该有的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那么,学前的孩子到底该如何学习数学?其实,数学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懂得抓住家庭生活中的小环节,和孩子玩一玩、做一做、说一说,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呈现的是豆豆一家的几个生活小场景,会不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起 床
妈妈:“起床,小懒虫!7点钟啦。”
豆豆:“再睡10分钟!”
妈妈:“好,等长针走到数字10,10分钟就到了,马上起床哦!”
豆豆盯着时钟,听着“滴答滴答”的声音,10分钟很快过去了。
豆豆起床穿衣服,母子俩聊天。
妈妈:“豆豆,今天星期几?”
豆豆:“今天星期五,明天可以休息啦。”
妈妈:“一个星期有几天呀?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豆豆:“哦,我去看一下台历本。”
爸爸妈妈看过来
渗透。家庭环境中渗透着数学元素,要增强孩子对数的敏感性。一是物品的投放,如时钟、台历、身高测量表、体重秤、跳绳记录表等。总之,与数学元素有关的物品,都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呈现。当然,要注意的是,家长应以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前提,以孩子的兴趣点来选择并投放。二是交流互动中渗透数学学习。就像豆豆家一样,父母有着对数学的敏感性,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机会,和孩子的交流中隐含数学。如墙上张贴孩子自己制作的一日生活安排表,慢慢地,孩子知道几点钟上幼儿园、几点睡觉等,并学会看钟表;台历本上请孩子将重要节日及父母、长辈、自己的生日圈画出来,把要做的重要事情画在备忘栏上,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有几周、每周有几天等。在平时做某件事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让孩子感知时间,又培养孩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路 上
爸爸:“豆豆,我们坐几路公交车去幼儿园呀?”
豆豆:“我知道,可以坐15路,也可以坐6路,再转7路。”
爸爸:“嗯,我们今天坐15路吧,要坐几站呢?”
豆豆和爸爸一起在站台上数起来,数着数着,豆豆有了新发现:“爸爸,坐15路要多乘3站路呢,我们还是先坐6路,再转吧。”
爸爸:“好,听你的。豆豆真能干!”
爸爸:“豆豆,幼儿园在什么路?你知道门牌号吗?”
豆豆带着爸爸一边走,一边观察门牌号,他又发现秘密啦:“数字越来越小啦,这边的都是双数。”
爸爸妈妈看过来
情境。抓住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帮助孩子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对孩子来说,数学不是数字、符号,不是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要通过一日生活的环节,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就像豆豆爸爸一样,在坐公交车时,引导孩子关注坐几路车,数一数乘几站,比较哪条线路长。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找一找门牌号、汽车的车牌号、电影院的座位号等,引导孩子发现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不仅理解了数的真实意义,也理解数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
晚 餐
豆豆是妈妈的小帮手。
妈妈:“豆豆,帮妈妈装8小碗米。”豆豆用小碗一边装,一边数着:2、4、6、8。
妈妈:“拿量杯装水,到数字500的刻度线哦。”
妈妈:“数25颗红枣给我吧。”
豆豆:“妈妈,烤鸡翅要调到几度?”
妈妈调控烤箱上的温度,请豆豆仔细观察。
开饭啦。豆豆帮妈妈布置餐桌。妈妈给了豆豆一张座位安排表:爷爷在中间,爸爸在爷爷左边第一个位子,妈妈在爷爷左边第二个位子……
爸爸妈妈看过来
操作。基于孩子的学习特点,要注重孩子在操作中学习。孩子的数学学习应该是有动作参与的过程,这种学习依赖于大量的感性经验和对自己的操作经验的反思。也可以说,数学学习要靠孩子自己感悟和体验来获得经验。如做饭环节蕴含着数数、测量、比较等经验,摆放餐具蕴含着一一对应、数量、分类等经验,排座位蕴含着空间、距离等经验,这些都是可以让孩子亲身参与的操作机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通过操作真正理解数学经验,还能够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
玩扑克
豆豆和爸爸玩扑克牌游戏。
豆豆:爸爸,我来变个魔术。你从这7张牌中随便抽出一张,我能够猜出来少了哪张牌。(豆豆将7张牌按序拿好。)
爸爸:这么神奇,我来试一试。
爸爸认真地抽出了一张,豆豆一下子就猜出来:是红桃5。
爸爸: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我再试一次!
爸爸妈妈看过来
游戏。孩子都喜欢玩游戏,借助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和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家长可以就地取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和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扑克牌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又容易找到的材料,牌面上有图形有数字,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比大小”“接龙”等游戏,让孩子在玩扑克牌中认识数字、数数;玩“凑数”游戏,学习初步的加减运算;玩分一分、让扑克牌回家的游戏,学习按某种特征给扑克牌分类。在豆豆和爸爸玩的这个游戏中,孩子自然而然认识了相邻数、序数。通过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蕴含在孩子快乐的玩耍过程中。当然,家长要注意循序渐进,选择难度适宜、孩子喜爱的游戏,还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自制游戏材料、设计新游戏。
购 物
妈妈:“媽妈给你10元,你可以自己做主买东西。”
豆豆:“太好了,谢谢妈妈!”
妈妈:“要看一下保质期哦!”“这是打折商品,可以优惠多少呢?”“数一下,一共买了几包?太多了,你考虑一下拿走几包,剩下几包?”“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妈妈:“你买了几样东西?一共多少钱?超出多少了?”
爸爸妈妈看过来
表达。要鼓励孩子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数学语言。与成人间的互动交流能使孩子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促使数学思维具体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采用口头或者绘画的形式,来说明或解释问题解决和数学推理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孩子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数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理解。家长要学会偷懒,让孩子走在前面,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就像豆豆妈妈在超市购物中的引导一样。
在一日生活中蕴含数学元素的情境还有很多,家长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教育的智慧来支持孩子的发展。要提醒大家的是,数学发展的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家长不必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而是应该观察了解孩子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的不同天赋、能力、兴趣和经验,循序渐进地推动孩子,使其不断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
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到生活中用,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就在日常生活中。